The Innovation Energy | 光催化生物质重整制氢:可持续制氢新技术

 // 

自然界丰富、清洁和可持续的生物质资源对取代有限的化石燃料具有非常大的前景,也可作为长期、可持续生产高价值化学品的原料。近年来,光催化技术已被证明能够将生物质资源中的木质纤维素转化为氢气和其他燃料,已经成为新型制氢技术的前沿研究方向。本文旨在强调光催化生物质重整制氢技术对新兴能源领域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并推动该技术的新发展方向。


导读

光催化生物质重整制氢是一种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清洁、可再生H2的新兴方法。该方法将光催化制氢与可再生生物质的光氧化相结合,能够使廉价、可再生的生物质直接光转化为高价值的能源H2。与传统水分解法相比,该技术所需的转化能量更少,并且能在不产生O2的情况下生成高纯度H2


图片

图1(A)木质纤维素光重整示意图(B)木质纤维素光转化为H2的示例


光催化生物质重整制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木质纤维素原料中生产H2。以下部分将简要概述几种木质纤维素成分,如糖、纤维素、木质素、低聚糖和多糖等的光催化重整。


糖是木质纤维素光转化为H2的示例性底物。例如,Teng课题组通过硫和氮共掺杂将四价氮引入石墨烯的主平面,以修复其结构空位,并利用该材料成功将葡萄糖光转化为H2(10.1039/C8TA12123K)。


纤维素

由于纤维素的紧密多级结构,对其光重整比低聚糖更困难。Reisner课题组报道了在碱性水溶液中使用CdS/CdOx将纤维素光重组为H2。在使用50mg/ml的α-纤维素的情况下,H2的生产率可达2400 μmol g-1 h-1 (10.1038/nenergy.2017.21)。


木质素

与其他木质纤维素组分相比,木质素的光重整受其高稳定性和难降解特性的极大限制。通过利用CdS/CdOx(260 μmol g-1 h-1)(10.1038/nenergy.2017.21)和SiF/Ni-NQGD(14200μmol g-1 h-1)(10.1002/adma.202301576)实现了可见光驱动的木质素光重整。


低聚糖和多糖

低聚糖和多糖(如纤维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等),由于其较大的分子量和稳定的氢键结构,通常表现出比单糖更低的光转化效率。通过使用Pd/TiO2催化剂,能够实现光催化重整蔗糖制氢,H2生产率可达3096 μmol g-1 h-1(10.1002/slct.202101277)。


基本原理

木质纤维素中存在许多含氧官能团,它们在非键轨道上具有丰富的孤对电子,可以有效地消除价带(VB)中的空穴,产生缺电子物种。在非质子或硝酸盐环境中,这些物质也会导致氧化并产生H2。当半导体光催化剂暴露于光子能量高于相关带隙能量(Eg)的光源时,可以产生光生载流子(图1A),并用于激活光催化反应。充当牺牲剂的木质纤维素可以通过VB上的空穴被氧化,同时质子可以通过导带(CB)中的电子被还原产生H2,以获得增值燃料。


此外,光催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包括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在内的活性氧(ROS),这会导致木质纤维素的氧化损失。并且,木质纤维素分子也可以通过电子和空穴产生的ROS直接或间接地被空穴氧化。因此,在木质素纤维素光转化为H2的过程中,限制木质纤维素中间体的过度氧化,并通过调整光催化剂的结构、反应气氛和溶剂来调节ROS的产生,是提高光氧化产物活性和选择性的关键。


总结与展望

光催化生物质重整制氢是一种有前景且可持续的燃料和原料化学品生产策略。尽管该方法在室温下生产清洁H2的效率尚不及传统技术,但相较于热化学方法,其操作简单性和能耗优势仍然显著。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开发具有丰富活性位点和窄带隙(Eg)的光催化剂,以实现太阳光照下的木质纤维素的高效光转化。同时,为了提高对高价值化合物的选择性并降低所需的外部驱动力,定制化生物质氧化催化剂的研发是必要。


当前,天然木质纤维素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糖类和糠醛等模型化合物,而非实际的木质纤维素,这一关键问题亟待解决。此外,木质纤维素光转化的机理尚不明确,迫切需要通过原位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等先进手段进行深入揭示。最终,光催化生物质重整的秘诀可能在于采用不适合水分解的低能光子,并将其与其他太阳能燃料发电系统进行结合,如太阳能驱动的H2O2生产、CO2转化和N2固定等。


责任编辑

侯盼盼   澳门科技大学

夏良君   武汉纺织大学




本文内容来自The Innovation姊妹刊The Innovation Energy第1卷第4期发表的Perspective文章“Photoreforming of lignocellulose into hydrogen” (投稿: 2024-03-26;接收: 2024-04-23;在线刊出: 2024-08-30)。


DOI:10.59717/j.xinn-energy.2024.100047 


引用格式:Liao G. and Wu M. (2024). Photoreforming of lignocellulose into hydrogen. The Innovation Energy 1: 100047.


作者简介

廖光福   博士,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质基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特聘教授。2020年6月于中山大学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导师:高海洋教授);2020年7月-2021年7月于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从事博士后工作(合作导师:卢怡君教授);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中国地质大学担任特任研究员职位;2022年9月至今,担任福建农林大学生物质基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陈礼辉和帅李教授团队),并于2023年4月成功入选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23年12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廖光福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电催化能源气体转化、聚合物合成与应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纳米结构材料、气体储存和能量转换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武汉市科技局基金1项,已经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影响因子48.165)、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9.714)、 Physics Reports(影响因子30.510)、Matter、Chemical Science、ACS Catalysis、Nano Energy、Macromolecules、Smal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Catalysi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 Reseach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7篇,授权专利10件。论文总引用3473次,H-index 30。并长期担任ACS Nano、Macromolecule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每年审稿约50~60篇。并担任Advanced Fiber Materials、eScience和Exploration青年编委。

武明杰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电催化能源存储与转换方向的研究,2023年8月结束麦吉尔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入职武汉纺织大学以来,以第一、共同一作或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包括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16.6)、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IF:31.3)、Nano-Micro Letters(IF:31.6)、Chemical Society Reviews(IF:40.4)、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IF:20.2)、Nano Research Energy等发表论文10余篇。目前担任The Innovation、Nano Research Energy、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Materials Report: Energy、《稀有金属》等期刊青年编委。


往期推荐

削峰填谷,多硫化物解耦电解水制氢

甲酸制氢:面向氢经济愿景的二氧化碳-电力循环路线

水向氢转化的热力学新见解

液态载氢体:链接可再生能源以实现碳中和的未来

活性氢控制下的CO₂/N₂/NOx电催化还原:从机理理解到催化剂设计

解析催化剂表面再构机制来调控催化性能

 “以毒攻毒”:硫醇修饰实现镍基多相催化剂的升级换代

实现太阳能转化的更高效“光催化剂”

优化细菌-电极界面,助力生物电催化转化CO₂

氧化锰实现稳定的酸性水电解:迎接低成本绿色氢能的未来

 高焓可回收固-固相变材料,用于高效储热


期刊简介


The Innovation 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 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58个国家;已被151个国家作者引用;每期1/5-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200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2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含39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EI,中科院分区表(1区)等收录。2023年影响因子为33.2,2023年CiteScore为38.3。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

www.the-innovation.org

www.cell.com/the-innovation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  |   期刊标识

图片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The Innovation 姊妹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he Innovation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赞助单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