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展现出对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坚定承诺——中外嘉宾共话新疆劳动者权益保障
记者 张磊
“曾经的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锅台和孩子打转,如今我当了一名外卖骑手,有了新的生活。”12月16日,在新疆劳动者权益保障专题研讨会上,来自和田地区洛浦县的外卖员热依汗古丽·阿布哈力克向现场嘉宾分享了她的故事。
热依汗古丽·阿布哈力克在分享她的故事。记者 张磊摄
热依汗古丽说,近年来,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兴起,她选择在家门口就业,成为一名外卖员。为了胜任新岗位,热依汗古丽开始认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水平逐渐提高,给工作带来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她说,随着与顾客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她的接单量也越来越多,月工资也从2000元涨到了7000元。
来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青年吐尔汗江·库尔马西曾是一位牧民,几年前,他放下马鞭,成为当地一家能源科技企业的工人。“从牧民到产业工人,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吐尔汗江在专题研讨会上说,他的妻子和岳父现在也成为产业工人,全家年收入达到20万元,和之前相比,实现了数倍增长。“我们通过平等自愿就业,靠努力劳动增收致富。污蔑中国新疆存在所谓‘强迫劳动’,是美西方反华势力凭空捏造的世纪谎言,完全不可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教授徐爽表示,新疆一直实施积极的劳动就业保障政策,有力维护各族群众劳动就业的基本权利,“符合中国宪法法律,契合新疆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新疆是国内较早出台劳动权益保障地方性法规的省份之一。早在2014年,自治区便制定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条例》;2023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体协商条例》开始施行。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教授曹燕说,新疆政府探索出适合本地发展实践的劳动关系法治化路径,充分体现了卓越的劳动关系法律治理能力。
阿拉伯团结中心教授、中山大学客座教授阿里·卡德里表示,中国的经验并不是不可触摸的。相反,它是一个真实的、理性的、完全可以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来解释的现象。
阿里·卡德里发言。记者 张磊摄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西方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山大学副教授琳达·玛塔尔指出,“西方批评中国的人并不关心中国人民及其生活水平,他们真正担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会对美国全球霸权构成威胁。”
菲律宾《马尼拉时报》专栏作家安娜·罗萨瑞欧·尤一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劳动者面临着剥削、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和系统性的不平等。新疆已为应对这些挑战作出巨大努力,展现出对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坚定承诺。
研讨会上,国内外嘉宾的分享不时引起阵阵掌声。新疆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