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城西街道的“多年生稻+禾虫”试验田里稻浪翻滚,收割机轰鸣。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簇簇饱满的稻穗被卷入收割机仓,现场一派丰收景象。而收割后稻田的之下生机勃勃。禾虫繁育专家扒开从田里挖出的一抔泥土,禾虫在灵活蠕动,展现出旺盛生命力。
阳江职院水产专业教授 禾虫人工繁育团队首席专家 陈兴汉:
在多年生稻的加持下,从管理上来说,城西街道禾虫产业更加容易实现标准化,更容易推广以及得到农户的接受。我们想通过大户,先把试验田、示范田搞起来。
据了解,城西街道产业基础扎实,农田及水源条件良好,是远近闻名的禾虫养殖基地。然而,禾虫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养殖它的田地不能喷施农药和化肥,稻谷便经常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产量并不理想。于是,城西街道在今年7月引进多年生稻,并在阮西村划出30亩试验田,探索“田上种稻、田下养虫”的综合种养新路子,以期突破扩产瓶颈,实现“一地两收”。
深圳华大云谷科技有限公司多年生稻首席技术专家 陈齐炼:
禾虫和多年生稻是一对“黄金搭档”。多年生稻为禾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为多年生稻的根系发达,禾虫可以吃它的腐烂根系。多年生稻又为禾虫提供了安定的生长环境,因为多年生稻可以连续免耕收割3—5年。另外,养禾虫的稻田是越养越肥的,可以为稻田提供肥沃的土壤环境。养禾虫的效益很高,一般每年每亩的产值可达到2—3万元。多年生稻从第二季开始就免去了购种、育秧、插秧、耕整等系列环节,每亩每季可节省500—600元的成本。
禾虫目前的出塘批发价约为200元每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名副其实的“软黄金”。城西街道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的成功经验让他们壮大了胆子继续试验,将推进禾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动更多农户参与养殖,闯出一片特色产业发展新“钱景”。
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 许文霆:
我们城西街道会将“多年生稻+禾虫”的种养面积扩大至3000亩,大力把这个项目发展下去,从而带动村民增收、就业以及村集体增收。同时借此持续完善水利工程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丢荒田、发酸田等得到改造。
来源 | 阳江新闻
文字 | 冯秋颖
摄像 | 黄国伟
编辑 | 刘帝森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