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白肉的前世与今生

到宜宾市翠屏李庄不吃白肉等于没到李庄

那轻薄透如纸张的肉片

配上美味的蘸料

一口送入嘴里

口中就能幻化出

肥美柔和、清香适口、爽滑柔韧

的极品肉味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

走进李庄白肉的前世今生

李庄白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而它的原名其实是“蒜泥裹脚肉”。这个名字来源于其肉片的形状和食用方式,即肉片薄而长,像裹脚布一样,用筷子裹而食之。

图片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的得名成名,与抗战时期文化机构迁徙李庄息息相关,是一段佳话。据《李庄镇志》记载,抗战时期,同济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等文化机构内迁李庄,留芬饭馆最受知识分子欢迎。某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陶孟和博士(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教务长,新中国成立以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慕名来到留芬,吃到招牌菜蒜泥裹脚肉时,为之倾倒,赞不绝口。然而,当陶所长听到留芬饭馆温老板对“蒜泥裹脚肉”的传说介绍后,遗憾此美味佳肴名字欠雅,于是将之改名为“李庄蒜泥刀工白肉”。

制作工艺:选料是饲养一年左右,大小200—300斤重,不喂添加剂的本地土猪,只能选出3公斤左右猪后臀正“二刀肉”部分作为原材料。

用冷水将肉下锅,“哑子水”煮肉,其间,需除去煮出的血沬。起锅时机全凭师傅经验掌握和判断,起锅前需水至沸水后,即刻将熟肉放入温开水里浸泡,以防结皮影响刀工,以达到化油软皮的效果。

图片

片制出来的肉厚薄均匀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传统制作技艺中,刀具均为特制刀具,刀口锋利,生铁材质,炼火上千度,放钢均匀6公分,使刀口平整,刀具的长度、宽度、重量都有特定的要求。厨师的高矮胖瘦决定特制大刀的大小、轻重、厚薄,其直接影响片制白肉连贯性和完整度,片制时而飘逸,时而稳健。片制出来的肉厚薄均匀,长达30公分,宽至20公分,厚仅1—2毫米,薄能透影。

蘸水最早源于船工研制而成的“糍粑椒”。用干椒、花椒、大蒜一同舂成糊状,加入酱油、老姜等多味佐料调制,色鲜、香浓、味奇。特别是蒜泥的加入,既能提味增鲜,又具有消毒祛湿、克服水土不服的效果,用筷子夹住整片肉的前端,用巧劲儿一甩,将白肉裹在筷子上蘸料吃,颇有“大块吃肉”的豪爽之气。

在李庄,以白肉为招牌的饭店不下十家。各家白肉师傅偏爱沿街摆开阵仗,表演大刀片肉的绝活,一刀、一案、一块白肉,成为一景。

懂得吃李庄白肉的食客,掌握着“三个一”的秘诀,所谓的“三个一”便是一卷、一裹、一口闷。用筷子夹起一片肉片后,轻轻甩动,将肉片紧紧裹在筷上,再满满蘸上佐料,最后来“感情深,一口闷”,将白肉一口吞下。入口便是肉香满口,鲜香麻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食后回味无穷,久久不忘。

李庄白肉传统制作技艺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是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考证和研究李庄饮食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

白肉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是李庄人沉淀了岁月的智慧,是自然馈赠的丰盛礼物,是一种关于家的味道,更是脚步匆匆的旅人心中一抹温暖的安慰。

每一口都似乎在讲述着老街的故事,每一片都在吟唱着岁月的温柔。(翠屏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