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有新说法,中美同一天的表态不谋而合?

特朗普对中国有了新说法,中美同一天的表态不谋而合?

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的记者会上,特朗普做出了对中国的最新表态——“中国和美国可以一起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你想一想,这很重要。”

图片【特朗普日前表示,中美两国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此外,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称,中方领导人是自己的朋友,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在疫情前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他说:“疫情并没有结束我们的关系,但对我而言,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而就在特朗普作出这番表态后的几个小时,中国外长王毅在出席202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示,希望美国新政府做出正确抉择,同中方相向而行,排除干扰,跨越障碍,力争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毅外长强调:“中方愿同美方保持对话、管控分歧、增信释疑、拓展合作,共同探寻两个大国在这个星球上的正确相处之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图片【中国外长王毅表示,希望美国新政府做出正确抉择,同中方相向而行】

同一天之内,特朗普的表态与王毅外长的表态,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说“不谋而合”,都在强调中美合作能够对整个世界带来的利好。

不过还是那句话“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如果美国一直制造问题,那么中美关系必然还要经历更多的跌宕起伏与动荡波折。

就眼下可以预见的情况来说,尽管特朗普还没有正式宣誓就职,但仅从他过去一个多月对新内阁的人事安排来看,这届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恐怕要比第一届还要鹰派,很难想象这样一批人能像特朗普说得那样“与中国一起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

图片【这届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恐怕要比第一届还要鹰派】

国务卿候选人卢比奥,在当参议员的时候就是最著名的对华鹰派,两次被中国点名制裁也算是美国政坛独一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沃尔兹,多次强调美国应该结束中东和东欧的战事,集中精力对付中国;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早在2011年就写过一本书,名叫《致命中国:对抗巨龙》。

实际上,特朗普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一套,做一套”了——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2017年8月,特朗普把自己当选的头号功臣斯蒂夫·班农赶出了白宫,言语中充满了对后者的厌恶。

而就在两年后,2019年的8月,特朗普又突然热情地宣称“班农还是我的铁杆粉丝,他刚加入我的团队,我喜欢和他一起工作!”

图片【实际上,特朗普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一套,做一套”了】

当年两人恶语相向,隔空对骂好不热闹,几乎是恩断义绝。

结果两年后剧情反转,热络如此让外界感到惊讶。为了备战2020年大选,特朗普不得不把这位当年大选的功臣迎回白宫。

对外就更不用说了,案例太多了。2018年5月19日,中美在华盛顿发布双边经贸联合声明,双方就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成了一系列共识。结果不到两周后,特朗普政府突然变卦,于5月29日宣布将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

2019年7月30日,中美在上海举行了第十二轮双边贸易高级别磋商。结果谈判刚结束不到一天,特朗普便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将对中国3000亿美元商品加税。

图片【如果美国一直制造问题,那么中美关系必然还要经历更多的跌宕起伏】

这种言而无信、变本加厉的操作,在特朗普的第一届任期4年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听听民主党人是怎么说的。早在2017年4月,我们熟悉的现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时他还不是国务卿,就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批评特朗普,标题为《言而无信是美国总统的致命伤》。

布林肯的笔杆子还是很硬的,文章第一句话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特朗普的问题所在:

“在危机时刻,信誉是一位美国总统最宝贵的资本。外国盟友质疑总统的判断是一回事;盟友不相信这位总统说的话,则是更令人感到悲哀的另一回事。”

布林肯在文章中举了叙利亚和朝鲜的例子,指责特朗普在这些问题上听信假新闻和阴谋论,并在社交媒体上虚张声势,大话连篇,比如针对朝核问题,特朗普就声称“朝鲜在自找麻烦”“如果中国不出手帮忙,美国就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的结果有人可能还记得,朝鲜根本就无视特朗普的威胁,2017年9月举行了第六次核试验。而特朗普的解决方式,是在2018年和2019年三次与朝鲜领导人举行会面,最终谈判无果而终。

文章的结尾,布林肯建议特朗普学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学习“砍樱桃树不说谎”的精神。

布林肯批评特朗普的言而无信,让美国在盟友那里失去了信誉,然而特朗普何尝只是在盟友那里失去了信誉?尽管古人有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但放在特朗普这里,我们还是很难相信特朗普会在经过4年后变得“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