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COP16落幕,资金方面有突破,干旱议题难达共识

当地时间12月14日,经过两周的关于如何应对土地退化、荒漠化和干旱的紧张谈判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落下帷幕。在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关键节点,这场聚焦地球“伤疤”修复的大会,承载着各国携手应对土地退化、沙漠扩张难题的期望,历经多轮研讨与磋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部分关键议题上留下些许遗憾。
图片
COP16闭幕前最后一场发布会现场。


资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大会通过39项决议文件

细数此次大会成果,资金募集与调配实现积极突破。主席国沙特发起的“利雅得全球抗旱伙伴关系”倡议吸引了121.5亿美元资金,这些资金将用于支持世界上最脆弱的80个国家抗旱能力建设。不仅如此,大会还推出了人工智能驱动的全球综合信息平台——国际抗旱观测站,可协助各国实时监测干旱风险,提供政策决策参考。
同时,大会通过了对《公约》2025—2026年的核心预算。各方同意总额超过1770万欧元的两年预算额,相比上一轮预算年均增长近8%。大会还通过了应对沙尘暴、干旱、强化科研创新等39项决议文件。
此外,非洲“绿色长城”计划从意大利筹集1100万欧元用于萨赫勒地区的景观恢复,又从奥地利筹集360万欧元用于加强该计划在22个非洲国家的协调和实施。美国和多个伙伴国家及组织也宣布,将投资近7000万美元,以推进“适应性作物和土壤愿景”(VACS)。这一倡议旨在建立以健康土壤中种植的多样化、营养丰富且适应气候的作物为基础的弹性粮食系统。
据统计,新增资金规模有望在未来5年内,助力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启动超200个大型生态修复项目,为当地脆弱生态注入生机血脉。这些资金不仅用于“绿色工程”,更渗透到社区发展层面,赋能原住民成为“治沙先锋”,从而扭转“沙进人退”困局。


干旱议题成为高耸的“巴别塔”,难达共识

尽管闭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出可能有关于干旱议题的成果出现,但最终闭幕时,各方在全球干旱韧性机制上仍难达共识。据悉,尽管各国都认同需建立全球机制应对干旱,但在机制的形式及法律地位上存在一定分歧。从科学认知差异看,各国对干旱界定标准不一,气象干旱、农业干旱与水文干旱指标在不同气候区解读有所区别,欧美以降水距平百分率(某时段降水量与同期降水量多年平均值的偏差百分比‌)为主,非洲更侧重土壤中的水分状况与农作物歉收的关联。各国依循本土主导学科视角,让干旱议题成为高耸的“巴别塔”,一时间难以逾越,致使干旱预警启动阈值、响应级别设定等核心规划方案因此难产。
除了科学认知方面的差异外,在实际利益层面同样出现诸多阻碍。一些干旱地带潜藏丰厚资源富矿,化石能源、稀有矿产开发潮涌,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诉求激烈对冲。部分能源巨头难以割舍开采利润,抵触减产转型。一些农业国家谋求灌溉扩张,无视水资源透支状况,抵触用水紧缩措施。上下游国家围绕跨境河流旱季流量分配有所龃龉,尼罗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域旱季分水纷争不断,让协同抗旱规划举步维艰。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框架下的三大重要环境公约之一,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并称为“里约三公约”。
“相较于其他两个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谈判进程不断推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诉求差异将日益凸显,相关议题的纷争还会出现。”一位参与此次谈判的代表告诉记者。


技术共享破土萌芽,更多原住民的心声被倾听

缔约方大会既是政治集会,更是一次展示国际合作精神及表达人类共同关切的重要活动。两周的时间里,各国的首脑、科学家、环保组织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成果,凝聚共识为世界的“绿色未来”而努力。
两周的时间里,技术创新与共享机制不断破土萌芽。各国科研团队在COP16期间合力搭建起全球荒漠化防治技术交流平台。从西亚国家精准滴灌“微创新”到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宏大实践智慧,各类前沿与实用技术在此汇聚碰撞,催生出适配多元地貌与气候的治沙“良方”,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等随着COP16各项活动的开展不断升温,企业的相关贸易订单也在增加。中国凭借成熟无人机播种造林技术,与中东、北非国家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派遣专家团队赴当地开展联合示范项目,加速新技术落地生根,提升区域整体治沙效能。
同时,政策协同框架进一步夯实。目前,各国国内环境法规与土地利用规划开始深度接轨公约准则,国内土地规划、农业补贴、资源开发等政策不断向生态修复倾斜,“绿色标尺”不断校准。欧盟更新了农业补贴政策,将生态修复指标纳入补贴发放考量,激励农户减少过度开垦,推行“土地休耕换生态补贴”计划;亚洲多国携手制定跨境沙尘污染联防联控预案,从源头减尘、途中监测到末端治理,全链条织密防治网络。
“这届大会设立了绿区,我们还邀请了3500名普通人参会,他们有的来自偏远地区,有的来自本地农场的农户。这些人作为沙漠地区的原住民,其声音理应被听到,这也体现了我们这届大会的包容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说。
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中,缔约方要求成立原住民核心小组和地方社区核心小组。目标是确保他们独特的观点和优先事项在公约的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今天,历史已经被创造。我们期待通过专门的核心小组来履行保护地球母亲的承诺,并相信我们的声音会被听到。”来自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代表奥利弗·泰斯特说。
在本次缔约方大会进程中,主席国沙特阿拉伯在这场全球盛会中扮演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以本土热情与国际视野为大会注入强劲动力。地缘上,沙特深谙荒漠化困境、率先垂范,将本国“绿色沙特”“绿色中东”倡议融入大会脉络,承诺未来十年内斥资50亿美元用于国内生态重建,造林百万棵、修复绿洲数十个,为区域行动立标杆,激发周边国家同行决心。
同时外交斡旋穿针引线。沙特穿梭于各大洲代表团间,会前密集外交预热,积极推动各方对话,促成多对南南、南北合作意向;会中面对复杂议题僵局,凭借中东地缘核心地位与外交亲和力,召集利益攸关方闭门磋商,巧妙化解谈判僵局。
会场内外,有关地球未来的讨论声还在继续,思想交锋、共识凝聚......闭幕不是终点,关于荒漠化防治的探讨还将在下届的主席国蒙古继续,于共识处前行、分歧处破局,全球防沙治沙、抗旱征途未有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