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男子钓到罕见油鱼棒,身似鲤鱼嘴似清道夫,网友:20年没见!

信息来源于@打个比,红河州渔业管理站,云南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读本。

贵州男子钓到油鱼棒

12月9日,IP地址是贵州遵义的博主@打个比发布了一则视频,配文是:“这种极品大猪嘴,有雄得起的朋友吗?”

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一眼看起来形似鲤鱼的深色鱼类被放在红盆中打氧,但只要多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其吻部非常的长,而且鱼嘴似乎在下方,这显然不是鲤鱼的结构。

图片

随后有人将这鱼给抓住,然后翻了过来将其鱼嘴展示出来,此时我们就知道为何标题叫这种鱼“大猪嘴”了,因为其嘴唇非常肥厚,其唇皮上的角质小乳突排列整齐,形成一横向宽带。下唇厚,向上向内弯,其前部的角质乳突区较大,往后逐渐变小,向颏部收缩成一三角形区域。

图片

图片

那古怪鱼嘴不断开合,真的像是猪嘴似的一拱一拱的。让人马上也联想到了清道夫,清道夫的鱼嘴结构跟这个类似,但清道夫的嘴明显是硬的,而这鱼是软趴趴的样式。于是有不少网友就瞎猜,说这鱼是清道夫的亲戚,或者是清道夫跟某种鱼杂交而来的。

图片

其他的网友则以具体的物种来猜测,什么岩鲤,巴西鲷,江口青鳙,胭脂鱼都来了。不过这些猜测也都有点太乱来了,尤其是巴西鲷最离谱,因为巴西鲷完全就是鲱鱼的样子啊。

图片

不过互联网就是能集结天南地北的人,当然也是有人知晓了该鱼的真实身份,它就是俗称“油鱼棒”的暗色唇鱼(Semilabeo obscurus),民间还有猪嘴鱼的俗称。

图片

知道这鱼的人马上就开始向博主询价了,看来这鱼非常受欢迎,我在闽南地区是从未见过这种鱼,自然也是压根没有吃过。

图片

这种鱼现如今确实罕见,其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稀有种类,而且在1989年就被列入云南省级保护动物。据说现在只分布在中国珠江、红河水系。很多网友都表示非常久没见过这种鱼了,广西网友表示:“我们这里已经绝种了!”后面还有一个广西的网友证实了他的说法,这位网友表示:“这鱼40年前广西也有,后来搞电站就绝迹了。”

浙江网友表示已经20多年没见过这种鱼了。甚至有专门做野生鱼生意的网友说自己从业十年只收到过一条2斤的这种暗色唇鱼!

图片

暗色唇鱼

暗色唇鱼,听名字就知道体色不怎么鲜艳,它身上是黑褐色的,腹部为乳白色,体侧有些纵纹,但非常不明显,有些个体压根看不到;鱼鳍则是褐色的。

图片

它的体态比起鲤鱼感觉更像是土鲮一些,其成年体长可长到28厘米,身体较为细长,侧面略微扁,最特色的就是向前突出的吻部和结构奇异的鱼嘴,这样的鱼嘴是专门适配它们的食性的。

暗色唇鱼的主食的藻类,它们作为底层鱼类会栖息在河床底部或岩洞水底,靠着向下长的鱼嘴,它们可以轻易地将水底岩石上的藻类给刮走吃得干干净净,有时候也会吃些植物的碎屑和水底泥沙中的腐殖质等等。

图片

它们仅分布于中国珠江、红河水系,据说目前只有我国云南元江、广西右江和红水河、贵州甲茶等地区还有些种群,确实是非常罕见了。

而导致它们数量如此稀少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人类的各项活动。主要是水电工程的开放和河流的污染。它们作为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河床底部或岩洞水底。它们喜欢生活在山区江河支流、岩洞水底层以及小河中,特别是在沙滩及有岩石、砾石的河段。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要求以及可能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较高依赖性,也进一步加剧了其罕见性。

图片

好在2011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所基地驯养的研究人员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成的混合催产剂对暗色唇鱼催产获得成功。先后试验了10尾雌鱼和20尾雄鱼,成功催产9尾雌鱼和20尾雄鱼,分别占雌、雄鱼总数的90.0%和100.0%。

图片

也就是说这种鱼类已经人工繁育成功了!现在的全国各地的水生资源保护工作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再加上人工繁育的成功,相信这种鱼是可以延续下去的,并最终推广开来,让我这样的外地人都有机会尝尝。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