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莱交出执政一周年成绩单,阿根廷明年会怎样?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55字,阅读需5分钟

1.阿根廷总统米莱执政满一周年,推行激进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支持率保持在50%左右。

2.米莱计划明年进行一揽子财政、政治和安全改革,包括缩小政府规模、取消更多公共机构。

3.他将推动税收、养老金、劳工、刑事、政治和国家安全事务方面的重大改革,并宣布将制订一项核能计划。

4.此外,米莱将继续推进对外贸易,打破外贸链条,以更好的价格出口和进口更多质量更高的商品和服务。

5.米莱还计划2025年彻底取消货币管制,允许地方自主管理税收,激发各省之间的税收竞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阿根廷总统米莱执政已经满一周年,这一年来,他一直在推行激进的改革,包括削减公共开支、减少部委数量、取消市场管制、推动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以及坚守财政纪律。这些措施让很多外人都给他捏把汗,但神奇的是,米莱坚持了下来,而且在控制通胀和财政盈余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支持率也稳住了,保持在50%左右。

米莱在发表一周年讲话时表示,明年将继续他的“电锯改革”,并且将进行一揽子财政、政治和安全改革。其中包括继续缩小政府规模,取消更多公共机构,建立一个“更小、更高效、更节省成本的政府”。用米莱的原话说就是“继续取消任何不应该存在的国家机构”,“政府越小,自由度就越大”。

具体一点,米莱将推动税收、养老金、劳工、刑事、政治和国家安全事务方面的重大改革,并宣布将制订一项核能计划,以及在打击贩毒和有组织犯罪方面推行更多措施。米莱还宣布明年进行全面税制改革,取消90%的国家税收,并将税收权力下放至各省。

另外米莱将继续推进对外贸易,他表示:“为了加速复苏,必须打破当今令我们窒息的外贸链条,以便能够以更好的价格出口和进口更多质量更高的商品和服务。”这点即便是远在中国的普通消费者也能感受到,在很多关于阿根廷的新闻评论中,都可以看到有人留言说,感谢米莱让牛肉价格降到了30元以下。这个事实,让很多原来不看好甚至讨厌米莱的人,态度也有所转变。

作为一个曾经的经济学者,米莱改革的理论依据非常明确,那就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这个学派今天相对小众,知道的人并不多。奥地利学派的理念,就是米莱正在践行的,通过减少国家税收来提高政府效率,从而鼓励私人部门投资和经济增长。

有人认为米莱是一个小政府主义者,这点在方向上大致没错,但其实米莱本人公开表示他是一个“无政府资本主义者”(Anarcho-capitalism)。这个观念并不是主张“无政府”,而是说所有权利都应建立在个人主权的基础上,并反对任何的强迫和诈骗行为。所以,对于法律的正当性问题,只有从所有权基准以及主权个体间自愿签订的契约权利所衍生的法律才是正当的。

也正是基于此,米莱“电锯改革”的对象,不仅针对他手下的各个行政部门,还包括他所在的权力核心部门。只不过,理论是方向性的,现实是渐进性的,现实不可能允许米莱一步到位,把他自己也“锯掉”。

但是米莱计划明年削减国家90%的税收,并把税收权力下放到各省,这跟他的理念方向是一致的。他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确,正如他自己所说,“明年我们将看到各省之间真正的税收竞争,看谁能带来更多的投资。”

而在货币管制问题上,米莱也准备兑现他的竞选承诺。他计划在2025年彻底取消货币管制,原来只允许用阿根廷比索进行交易的所有业务,明年都将可以用美元来交易。现行货币管制政策是从2019年开始实施的,阿根廷人每月可以在银行合法购买200美元。米莱强调从2025年开始,货币管制将永远结束。

事实上,米莱计划走得更远,他已经明确表示,将采取新的步骤关闭中央银行。在米莱看来,中央银行是过去导致阿根廷经济不稳定和高通胀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他主张通过废除中央银行来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预测,当美元交易量变得非常大而比索交易量变得非常小的时候,就具备了关闭央行的条件。米莱正在创造这样的条件,而关闭中央银行也是其竞选承诺的一部分,而且他多次强调这一决定不容协商。

允许地方自主管理税收,从而激发各省之间的税收竞争,看谁能吸引更多投资。引入竞争的大方向是对的。任何领域只要没有竞争,消费者没有其他选择,一定不是什么好事。这应该是一个基本常识,就连一个最常见的学校食堂或超市都是如此,但凡没有竞争的地方,就会在客观上形成一个小范围的行政垄断。

米莱计划的改革动作,本质上就是引入竞争,通过竞争把压力传递给各省。用我们的谚语就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哪个省能把经济搞好,能把人们的生活水平搞上去,几乎是一目了然。阿根廷的国民,则可以根据各省的表现来选择“用脚投票”,这可比单纯的选票真实多了。

任何国家的改革,都要经历阵痛。对于阿根廷来说,改革就是今天很痛苦,明天可能更痛苦,但后天很美好。米莱已经挺过了“今天”,如果能再顺利挺过“明天”,阿根廷经济一定会出现奇迹。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