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周边经济发展增添底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源源不断地向滹沱河进行生态补水,使得曾经风沙遍地的母亲河重焕新生。
奔腾不息的滹沱河,把南水北调的“诗与远方”带到身边,也带来了好日子。从空中俯瞰滹沱河北岸正定段沿线,一排排的温室大棚格外显眼,周世杰从2020年起就负责这个智慧农场项目,他告诉记者,水质更好的南水成了智慧农场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关键一环。
如今,周世杰团队采用的设施农业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乡村所采用。依托滹沱河资源禀赋,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我市积极优化调整示范带产业结构。十年来,“南水”润泽着滹沱河,让经济效益充分释放。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滹沱河上游的石家庄市鹿泉区,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受水区,如今这个曾经的“水泥走廊”已经转变为了一条绿色环保的“生态绿廊”,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也正在这里快速聚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是我国重要的高端核心电子器件供应基地、半导体新器件新技术创新基地。在鹿泉,它已经孵化出由数十家高技术企业组成的新质生产力集群。不过,这个企业集群在发展之初,最大的困扰就是水。
当前,鹿泉区电子信息企业已经超过1200家。南水给鹿泉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成为新质生产力企业聚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十年来,稳定且优质的引江水,为石家庄市受水区带来了供水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用水水质和供水保证率,促进了工业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创造了空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源支撑。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滹沱河有了南水北调的生态补水,河流生态得到复苏,沿岸也发展起农业特色产业。每年9月份,在滹沱河石家庄藁城段的中药材种植观光基地,连片的黄芩为滹沱河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近年来,我市利用滹沱河河滩地大规模改造的历史契机,在正定、藁城等10个县(市、区)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建设了中药材等26个农业实验区,面积达2.5万亩,预计将带动数千人就业,年总产值将超10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效益助力经济业态新发展。而今,在冬日暖阳照射下,滹沱河波光粼粼,不时有水鸟飞过,三三两两的行人漫步河边,享受着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舒适和惬意。一条生态河、产业河展现在眼前。
民生关注记者报道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