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场位于陆地与海洋之间,从山东潍坊市区一路向海靠近,植被越来越稀疏,当树木消失的时候,滩涂就显现出来,等到蓬草和芦苇也消失不见,就到滨海盐场了。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海水中有盐和煮海为盐的秘密。更普遍的做法是晒盐,在滩涂上建立方格形状的盐池,池底抹平夯实,池边垒起墙壁,海水就在盐池中晾晒成盐。在我国,相比起井盐和湖盐,海盐产量更大,约占全国原盐产量的70%。但海盐的晾晒也更辛苦。西北的咸水湖在每年秋季的枯水期就会裸露出盐沙,铲车开进去能直接挖出来,但海盐的晾晒需要大量人工劳动。
滨海盐场靠近黄河入海口,淤泥堆积成大片海滩,在泥滩上开垦出一方方盐池。这里主要生产原盐,用作工业用盐,盐场周边林立着大型纯碱厂和合成碱厂。每年3月份盐场开始晒盐,一直持续到10月份,从春到秋一共收盐四次。
当盐池里的海水蒸发掉90%以上的水分,就会在池底生成直径2至5厘米的晶体状盐粒;当40厘米高的海水晒成15厘米高的盐层时,就可以收盐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春秋两季气温低,海水蒸发缓慢;夏季蒸发效率高,但雨水也多,每逢下雨,晒盐工人需要拖起沉重的塑料篷布遮盖盐池。夏季的炎热潮湿也是最难耐的,工人们在盐池干完一圈活儿,衣服就全湿透了,海风裹着咸湿的气息黏在身上,总也甩不掉。
晒盐的日子里,工人们每天要下两次盐池,用木头耙子扒开池底沉淀的结晶,增加晶体与水接触的面积,加快晶体析出的速度。收盐时期全天忙碌,辅助机械捞盐和堆盐,尽管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人力肩挑运送,但过程中少不了人的把控。堆盐的时候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人站在盐堆上,用铲子不停地调整盐山的形状,以便后期更好地储存。
盐场是人为开辟出来的生产空间,除了晒盐工人,几乎没有人在周边居住,也没有什么商业和娱乐活动,日常采买需求依赖不定期兜售商品的大篷车——卖一些食物、日用品、五金用品。在物资缺乏的时期,晒盐工人常常吃不上菜,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附近还开了一家小超市。
晒盐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大约3600元。来盐场工作的大多是中老年,他们离开农村,又不符合工厂的年龄要求,盐场接纳了他们。来自山东聊城的王庆木年逾六十,以前是村办企业模具工人,已经在盐场工作15年。他没有家庭,独自居住,冬天盐场关闭时也不离开。他雕刻模具,用盐做了一尊神像,祈盼盐场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