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预计2024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达9700亿元,2025年将增长至10053亿元。冰雪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不仅推动了冰雪旅游和冰雪赛事的繁荣,也为冰雪装备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工作人员对冰刀样品外观、细节等进行质量检测 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 供图
新雪季 新装备
新雪季来临,各地的滑雪场陆续开放,滑雪爱好者们纷纷换上新装备,踏上雪道,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
为迎接雪季到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各雪场对索道等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太舞、富龙、万龙等滑雪场新增了林间雪道,开板就迎来开门红。其中,万龙滑雪场的夜滑雪道由上个雪季的3条增至10条,总长达到14公里。同时,为给滑雪爱好者提供更贴心的滑雪体验,万龙滑雪场还新增了2个滑雪装备品牌、1个运动损伤康复品牌。
在吉林省北大湖滑雪度假区,记者看到,为迎接今年雪季,度假区做足了准备,多条崭新的雪道已经向游客开放,两条新增的索道也做好了最后的调试。不仅雪道数量从64条增至74条,雪道面积从239公顷增至275公顷,缆车新增2条至13条,造雪机也新增了100台。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市场总监闫帅说:“今年我们新增了两条国产索道,期望可以提高游客的滑雪体验。国产索道性价比较高,还兼具定制化的服务功能。”
滑雪场火热,雪具店里也人头攒动。在位于张家口市太子城高铁站外的几家雪具店,不时有游客进进出出挑选雪具。在一家滑雪装备店里,单板滑手阿阳正在挑选新雪季的装备。目前,阿阳的大多数滑雪装备是国产品牌,包括滑雪服、雪板、固定器、雪鞋、头盔、雪镜、手套等,全套下来价格甚至不到万元。
“我第一套滑雪服是国外品牌,仅衣服和裤子就花费近万元。现在国内专门做滑雪装备的品牌逐渐多了,产品不仅价格亲民,而且做工已经可以和国际一线品牌看齐。”阿阳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他今年购买的高科技冰雪装备——智能滑雪鞋垫。它能够收集滑雪过程中的双脚压力、运动加速度和滑行路径等数据,帮助他提高滑雪技术。
新产品 新布局
随着冰雪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冰雪装备企业开始加速产业布局。
吉林省辽源市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是新成立的一家专业研发、生产滑雪靴等滑雪装备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今年,公司投建了滑雪靴自动化生产线,预计年产量将达到30万双。公司总经理曹国清说:“我们的滑雪靴是根据亚洲人的脚型、行走习惯进行研发的。”此前,这家公司一直在广东省从事冰雪装备代工生产,这个雪季开始,他们的运营团队在吉林省内的多个雪场进行自主冰雪装备品牌的市场推广,希望增加优质国产滑雪靴的市场占有率。
北京卡宾滑雪体育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提供全自动造雪系统及造雪机的企业,在10月举办的2024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推出了“全自动造雪系统”及全自动造雪机“卡宾雪—鲲鹏SU8机型”,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公司董事长张鸿俊说:“我们的造雪机已经推向了东北、西北、华中、华北、西南等地区市场,成为雪场优先选择的产品。”
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拥有的“黑龙”牌冰刀在冰上运动爱好者群里名声响亮。公司技术部部长郑小杰介绍,公司今年加大了“黑龙”冰刀的研发力度,在普级、竞技级产品上不断发力。在普级产品上,公司推出了可调速滑冰刀鞋和一体式塑壳速滑冰刀鞋。可调速滑冰刀鞋通过全新的设计与工艺,可以调节冰刀鞋的鞋码大小,减少冰刀鞋的更换频率;一体式塑壳速滑冰刀鞋则采用全新的冰鞋一体成型技术,可拆卸内胆,快速调节束紧结构。目前,这两款产品已推向市场,实现销售额近百万元。
在竞技级产品上,这家公司以运动员实际需求为导向,从速滑冰刀鞋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入手,研发出高端定制脚型冰刀鞋,为国产高端竞技冰刀鞋打破国际品牌垄断贡献了力量。
郑小杰说:“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走上了一条集冰刀制造、滑雪板生产、冰雪辅具及服装研制、冰雪体育赛事组织、冰场建造和运营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发展之路。目前,我们已经成为拥有32个系列108个品种产品的冰雪产业链条企业。”
在此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郝立顺介绍,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15个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基本覆盖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全产业链的冰雪装备器材。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约300家增长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不到5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约220亿元。
新技术 新机遇
在冰雪装备产业的发展中,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在东北师范大学的吉林省冰雪运动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对运动员的脚掌结构进行数据建模,借助3D打印技术,为运动员提供更加符合脚部特征的滑雪鞋垫。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国产冰雪装备的发展。”“瑞胄”滑雪头盔是实验室的最新成果,它采用锻压碳纤维一体成型外壳,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目前,实验室正将这项新成果推向市场。
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很多地方打出政策“组合拳”,助推冰雪装备产业。据了解,浙江省依托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的基础,顺势发展除雪车、全地形车、堆雪车、雪地摩托等冰雪装备制造。吉林省秉承冰雪体育、冰雪旅游与冰雪经济融合共赢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发展的新路。黑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等地也形成了冰雪场地设施装备、竞赛装备、大众运动装备、竞技竞赛服装、冰雪休闲装备等产业集群。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意见》要求,围绕冰雪竞技与冰雪旅游需要,发挥重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研发一批运动员竞技、训练、测试、康复急需的装备器材,加快推动缆车等冰雪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
另外,郝立顺介绍,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大冰雪装备器材供给对冰雪消费带动作用,推动新技术与冰雪装备融合,助力冰雪运动蓬勃发展,进一步激发冰雪经济活力。具体内容包括强化政策供给、强化技术攻关、丰富消费场景。
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冰雪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冰雪装备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王诗培 刘玉萍;编辑:曹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