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潘文奇
当我从密林里钻出来的时候,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山脊线的左边通往龙王山,上一个冬季我去龙王山踩雪,而今天要走的是山脊线的右边,踏雪节理峰。
我然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一条防火道仿佛把延绵不断的山脉,沿着山脊线切成两瓣,北面冰清玉洁,高山落叶阔叶林的树枝,就像长出来就是白色的,沿着山坡连成一片,雾凇沆砀,错落有致,白得恰如其分。南面除了防火道旁的雾凇,沿坡地势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一些山岙里的树木依然顽强地坚守着本色,山岗已被横扫,刷成厚薄不一的白色。防火道的雪已经开始融化,残留的积雪一块一块,星星点点,袒露出黄色的茅草和沙土。远远看过去,中间一道黄色的防火道,山的两边花白一片,那白色中渗透出暗暗的绿,过渡也是那么的自然。走近看,树枝向风的一面依然是深褐色的枝条,背风的一面像是长出了一层白霜,一深一浅,犹如用铅笔勾勒的一幅素描,跃然纸上。感叹大自然,一夜之间竟然把漫山遍野,画成另外一副模样。
节理峰,天目山山脉临安与湖州安吉交界,最高海拔1551米。户外界有天目山七尖的说法,这些山峰大都海拨在1500米左右,互相连成一个半环形,节理峰位于七尖的中部。因为这一段山脊线上分布着节理地形——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的岩石,所以称为节理峰。节理峰沿路山势险峻,奇峰断崖,怪石林立,如碑似柱。山脊线视野开阔,是七尖线路中风景最美的精华路段,犹以雾凇雪景最为壮观。
上山的林间小路到了山脊线上的防火道,通往龙王山和节理峰的叉路口有个观测点,海拔1250米,从水碓塘徒步起点到这里两公里的路程,爬升400米。这两公里基本上在密林里上行,路是那种“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的路,要穿过一片毛竹林,走过落叶阔叶林和松树参杂的森林。这一段路陡,也没什么诱人的风景,只有枯燥的埋头向上行走。林间落满了枯叶,下过雨雪道路泥泞,裸露的泥路,有一道道前人踩滑过的划痕。黝黑的泥土把鞋底的齿纹填得满满当当,鞋变得越来越重。在很多地段,我避开湿滑的泥路,选择从铺满落叶的林间行走。树上的冰挂掉到地下,发出一阵阵“莎莎”的响声,摔成碎冰,不一会儿碎冰融化,道路变得更加泥泞。
山脊线上风大,在走出密林前,我放下背包,换下被汗水湿透了的内衣,取下可以拧出水的头巾。重新整装,来到宽阔的防火道。山脊上的气温低了很多,迎面吹来的山风,让人感到明显的寒意,蓝天上飘来一阵阵云雾,看似要出太阳的期待,驱走了身上的寒气。我捂紧衣领,朝右边的山脊线,一路向前。无限风光在险峰,更美的风景还在前方等着我们。
今年冬天的第一次寒流,突如其来的降温,大地来不及反应,有些地段防火道上,草还没来得及变黄,便迎来了满树银花,黄色的、碧绿的茅草和琼枝玉树同框,在蓝天白云下,色彩斑斓。
沿着山脊线一路朝东北方向前行,经历一个个上上下下,海拔渐渐升高,眼前的景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期待中的云开雾散没有再现,天变得阴沉起来,抬头看即将要翻越的山峰,在淡淡的云雾中,前方的人变得隐约,只见到大致的轮廓。转身看远处山峰,时而被云雾笼罩,时而大雾褪去露出莽莽上苍。恰如“雾绕繁花看不真,山中云影枉凝颦。迷茫世界千般幻,缥缈烟雨几度巡”。
防火道上的几棵松树,绿色的针叶上凝结了厚厚的冰霜,一簇一簇的,白中透着绿,绿上盖着白,像一把把雨伞给大地遮风挡雨,又像大地里长出的一朵朵巨大的蘑菇。有人说像圣诞树,我说那是一棵棵迎客松,他伸出长长的树枝,欢迎八方来客。
山脊线防火道快到节理峰主峰的那一段,风景最美。宽大的防火道上,一块块岩石矗立,岩体之间像是被人用力拉扯开似的,看似独立,在地表面上却又连成一片,往上攀爬需要手脚并用,被认为是行程难度比较大的一段。我却很享受,因为,每处的风景都不一样,每次上下都需要选择不同的路径。多多在前方提示我,前方有一个石柱,像一方印章,我看到一堆乱石中,一块长方形的石柱竖在上面。石柱边长大约有50厘米,高约4米,像是在这里矗立很久,石柱中间有一条裂纹,周边也有些被风化的痕迹。
翻过一个山岗,眼前是一堵许多石块拼凑起来的巨大三角形石墙,像一面屏风挡在道路中央,“三角形”底长约十余米,高约七、八米,顶上尖翘的石锋像刀削一样锋利,直指苍穹,向风的一面,挂着白白的冰霜,让人不寒而栗。绕过石墙继续在石林里穿行,不一会儿到了节理峰的制高点——遍地石头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石笋一样的地方。
站在高高的山顶,四周弥漫着淡淡的云雾,若隐若现。来时路已沉浸在弥漫的云雾中,前方悬崖下的冰雪世界,白莽莽的一片,密密麻麻却又错落有致,漫山遍野的琼树银花,像是硕大的果园,好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恍惚自己来到仙境,迷失在茫茫银装素裹里。
山顶上下来的那段悬崖很陡,下到悬崖底部再回头看,近乎垂直的悬崖石壁上方云雾缭绕,悬崖下像似摆了一个石头阵,石壁旁几棵洁白的大树和漆黑的石壁形成鲜明的反差,莫不是仙境高人闭关习武之处?
在一处崖壁上,一棵翠绿的松树破石而出,茂密葱翠的叶子,不带一丝杂色,而他的背后就是满山洁白的雾凇。
从山顶下来的第一个山岙下撤,下山的路基本上是被雨水冲刷的沟壑,沟壑里都是些凌乱的石头。下山是孤独的,在漫长的一段路,我只和我的音乐作伴,在湿滑泥泞的土路上滑了一跤之后,我变得更加小心翼翼。用了一个多小时走完三公里,到了毛竹坪。从水碓塘到毛竹坪完成一个倒“U”型徒步线路。
在回程的车上,看到水塘边的水杉叶子依然红艳,几棵银杏挂着金黄的叶子,远处山脚下,一棵枫树,橙红色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山下一派深秋的景象,而山顶上已经迫不及待,一脚踩进了冬天,人们也已急不可耐,上山赶了个早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