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黄枫婷
当孩子们拿起诗歌的调色盘,他们会用文字画出怎样绚烂的天空?当孩子们挥舞修辞的魔法棒,他们会用咒语解开什么奇妙世界?这些答案在浙江文学馆的文学通识教育·诗教课堂上被揭开。
12月14日下午,2024年最后一节诗教课堂在浙江文学馆四楼文学智慧大讲堂如期举行。开课前,浙江文学馆携手钱塘区作协举行了结课典礼,并回顾了从阳春三月诗意启航以来,为期10个月的诗教课所取得的成绩和收获。
点亮诗意童心,培养小小诗人
浙江文学馆文学通识教育·诗教课堂由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和杭州市钱塘区作家协会联合研发,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诗歌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未来的小诗人和文学后备力量。
每堂课都经过精心设计,由知名诗人、语文教研员或特级教师担当执教,并聘请著名诗人树才、沈苇,以及特级教师沈小玲担任顾问。从王雅梅老师的“让童诗生长童年的诗意”到尤佑的“童诗有真趣”,从诗人余退的“大树之歌”到庄凌老师的“兴趣是一首小诗”……,10节诗教课堂陪伴30余名固定儿童学员和百余名社会招募学生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从爱写诗到会写诗,完成一次惊喜蜕变。
结业仪式上,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院(馆)长程士庆表示:“诗教课堂这一形式在全国都是少见,浙江文学馆走在了前列,很欣喜诗教课堂能带给在座的同学们这么大的蜕变,有句话叫‘诗意的生活’,诗意入生活,诗教润童心,祝福各位已经踏上了一条诗意盎然的人生道路。”他还带来一个好消息,从本节课起,线下的诗教课堂将走到线上,通过实时录制变成线上诗歌教学示范样板,让诗教课堂惠及更多爱写诗、想写诗的孩子们。
现场,钱塘区作协秘书长北鱼、诗教课堂班主任王雅梅、杰出青年诗人卢山依次发言,鼓励学员们保持梦想和诗歌写作习惯,让诗教课堂播撒下的诗意种子继续茁壮生长。发言结束后,程士庆和出席典礼的嘉宾们为现场31位孩子颁发结课证书并合影留念。
是谁拥有色彩的魔法棒?
结业仪式后,杭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西湖文学少年读本》编辑董燕围绕“诗歌的色彩与修辞”,带着孩子们一同踏入诗歌的绮丽世界,揭开其中的色彩魔法和修辞玩法。
董燕开课伊始就跟孩子们玩起了“飞花令”,让孩子们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诗中带颜色的诗句,现场马上变成了诗歌接力赛,“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色彩之于诗歌的重要性,被孩子们发掘出来后,董燕又通过引用不同的古诗佳句,带领孩子们进一步深挖诗歌中色彩明暗对比、冷暖对比、组合运用对意境烘托、心情刻画所产生的影响。随着一首首富有意境的诗歌展现,孩子们的感官和想象也被打开,他们细致描述着所看到的画面和联想到心情,并分享内心的直观感受。
之后的诗歌探究之旅中,董燕更让孩子们把感官的触角延申到了没有色彩词汇但仍然画面感十足的诗歌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虽然不直接引用色彩,但了了几字营造了独特的视觉魅力与深邃意境,也抒发了诗人别样的气概和心境。“在诗中寻找色彩,用色彩还原境,在色彩中感受意。”董燕希望孩子们记住这句话,学会利用色彩的魔法棒,让意境成为诗的灵魂。
修辞叠叠乐你会玩吗?
色彩只是诗歌中的一种修辞手法,为了让孩子们探究更多的修辞手法,董燕又跟孩子们玩起了修辞叠叠乐。以《咏柳》作为示例,让孩子们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当孩子们说出既有设问、又有比喻、拟人、夸张、色彩等多种修辞手法后,董燕把叠叠乐玩法引入到更多儿童诗的作品案例中,例举了《龟兔赛跑》《爱的摆放》《仙人掌》《假如我是》等刚发表的童诗。此外,她还分享了自己作为儿童文学刊物编辑整理搜集的适合儿童创作的诗歌主题,如自然和生活、四季之美、动物乐园、校园生活、社会文化节日、想象的世界等,瞬间打开了孩子们创作的空间。
最后董燕以一首未完成的诗歌“风去了哪里”为创作引子,要求孩子们带着作业回家,去追寻“雨的足迹”“云的身影”“我的想象”等线索,综合运用本堂课学到的色彩、修辞手法,创作续写一首诗歌,并鼓励向自己所在刊物投稿。
最后一堂诗教课既像互动游戏,又充满诗意的启迪,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解锁诗歌密语,这正是诗教课堂的魅力。第一期诗教课堂系列课程虽落下帷幕,但诗歌的魔法正悄悄释放,它点亮孩子诗意的目光,同时探索开创了诗歌教育的新模式,为“诗教计划”的持续推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