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奈曼旗:“三变改革”让旧村庄实现新“三变”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有一个小村庄通过“三变改革”,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蹚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升级、农村持续发展、农民稳步增收的乡村发展新路子。

李巴图是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庙屯村小组组长,这两天,他正尝试着直播带货卖本村大米,想利用村里的旅游资源,办一个冬季年货节,要先在网络上预热起来。

庙屯村有一条马路将这里分成新旧两个村子,村民们在新村生活,在旧村“上班”。这个“旧村”就是李巴图口中的旅游景区,原本是整村搬迁后留下的旧土房,在苏木的规划下改成了旅游点,这一次改变成为了庙屯改革的第一个转折。搞旅游,村里既没钱也没人,让村民加入进来一起干,谁都不愿意。虽然种地收入很少,但大家就是舍不得离开土地。为此,庙屯村流转了全村718亩耕地,注册成立庙屯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古兴养殖有限公司和庙屯乡村旅游有限公司,全村83户村民入股成为股东,改革全面铺开。按照1亩耕地为10股的方式进行折股量化,公司代耕代种代养,再将上级扶持资金作为股金投入产业项目,取得的产业收入由股民与村集体按照7:3的比例进行分红。

就这样,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庙屯村实现了“三变”,第一年老百姓纯收入就在原基础上翻了一番。村民的劳动力也从耕作中解放出来,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就在本村打工。吴淑珍家入股了11亩地,老两口在村里的养殖场上班,一年分红加工资收入10万元。

改革的深入让村民吃上了红利,也更加乐于拥抱这种改变。现在,庙屯村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和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探索出了“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种植沙漠水稻、红干椒、玉米等优势特色作物,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旧址闲置的土房改造成了户外拓展训练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了“乡愁故里、民俗庙屯”旅游品牌。村民大量的劳动力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入股村民不仅依靠股份获得分红收益,还可以通过外出务工或直接成为本地公司工人再获得一份收入,进一步拓宽了经济来源渠道。

现在,庙屯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其中土地分红4200 元、养殖分红 4940 元、旅游收益 5600 元、务工创收5400元,与改革前人均收入3500元相比增长超5倍,带动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先后获评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示范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李萌、胡杨、刘安琪)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