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SHAN
冬日来昆明观鸥,已经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游客和“候鸟族”来昆明旅游、旅居的理由之一。历经近四十载,“冬季观鸥”成了昆明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2024年底,全市掀起了以“鸥遇昆明·诗意春城”为主题的观鸥热潮。当我们在谈论观鸥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们谈论的是昆明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产品、新路径。
刚刚过去的“哇·鸥”街头文化艺术季,就是西山区在文旅产业发展探索中的一个发力点。
说到昆明的观鸥地,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肯定都是“海埂大坝”。昆明城区水系四通八达,又有母亲湖滇池和成片的湿地公园,每年远道而来的红嘴鸥各自成群,都可以找到歇脚的一方栖息地。在繁华城区大观河畔,就有一个本地人特别喜欢的宝藏观鸥地——环西桥。
11月30日-12月8日,大观河畔“哇·鸥”街头文化艺术季在环西桥至大观公园段举行。“哇·鸥”文创市集、街头快闪音乐会、游船古风演绎、创意打卡、河畔写生……观鸥活动与青年文化就这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大观河,东起篆塘,西至大观楼转入草海,从清朝开始成为运粮河,曾是老昆明城主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大观河畔,绿黄相间的滇朴连成一条渐变的金色长廊,枝叶伸入河中,与蓝天白云、飞舞鸥群交相辉映。
走在桥头,可以真正感受昆明冬日的舒适与惬意。市民们在河岸边三三两两,有的在散步,有的在闲聊,有的在垂钓,有的扛着长枪短炮和手机,搜寻最美的角度,捕捉动人的光影。
西山区特别向市民和游客推出了“一河穿古今 烟火藏诗意”大观河畔摄影打卡有奖征集活动,加上热闹的“哇·鸥”街头文化艺术季,让环西桥在这个冬天火了一把。
其实,几十年来,观鸥、喂鸥、爱鸥都已经融入了昆明这座城市的气质当中,西山区这次的活动,只是让观鸥回归城市的烟火日常。你来或不来,海鸥就在这里。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浪漫闲适,就在这里。
每天早晨,成群的红嘴鸥从滇池飞进昆明城中,互相招呼着来到各个观鸥人群集中的地方觅食,它们已经习惯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善意。
在环西桥头与红嘴鸥嬉戏了一阵,步行十来分钟,就可以拐进旁边安静的棕树营小区。
来源:昆明西山发布
棕树营小区始建于1985年,正是那一年,大批红嘴鸥第一次大规模飞抵昆明城区越冬。来棕树营街道逛一圈,走过翠羽路、丹霞路、晴沙巷、西翥巷......这些街巷的名字都取自闻名海内外的《大观楼长联》,在掩映于梧桐树之间的红色砖房小区漫步,一种老昆明的市井气息和古早韵味油然而生。无数年轻人被此地所吸引,纷纷前来小区里开起了各种小而美的咖啡馆。
问起为什么选择来这个小区开咖啡馆?有咖啡店主说,这里有老居民小区那种非常珍贵的人情味,居民们每天在小区里穿梭,互相打招呼、聊一聊家长里短,有的房东还会酌情给咖啡馆减免房租。有心的咖啡馆,还专门研制了海鸥主题特调咖啡。
在“哇·鸥”街头文化艺术季期间,全国仅有一辆的气派的“咖啡卡车”成为目光焦点,火爆全网。车主就是一位昆明姑娘,她说,昆明有一种难得的松弛感,希望大家有空来河边走走、喝杯咖啡,松弛一下。
以观鸥赏景为特色的棕树营街道、以人文历史为特色的巡津新村、以公园文化为特色的弥里有乐,成为西山区围绕城市青年文化打造的3大公共文化新型主题社区。
在这些地方,新兴的商业形态、文化艺术活动层出不穷,一批有个性、有温度的小型咖啡馆,开出充溢单宁香味的城市咖啡文化的繁花。
当前的文旅产业,呈现出了多元融合的发展态势。咖啡文化,呈现的是一种既现代又复古的感觉,应和了当下“去班味”“松弛感”“city不city”等城市文化热门话题。除了城市文化,西山区在“商文旅”“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哇·鸥”街头文化艺术季期间,一架无人驾驶载人飞机成功吸睛,询问度极高。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架飞机全程由电脑程序操控,有望在西山区各大标志性景点投入使用,届时,游客可以从高空俯瞰滇池和西山,饱览滇池旅游黄金岸线的迷人风光。这种高科技商业消费场景的呈现,将极大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正是西山“商文旅”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还有,融创滇池后海打造的沉浸式演艺项目和游逛体验,深度挖掘云南在地文化与国风文化,走出了文旅商业街区复合型发展、非标商业化的西山风韵。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西山区坐拥滇池旅游黄金岸线西岸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示范引领、串珠成链,打造了一批颇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比如以彝族文化保护性开发为亮点、成为旅居网红村的大墨雨村和乐居村,观鸥与渔港文化结合的海口小渔村,草莓采摘体验名气很响的古莲村、富善村,以中草药文化闻名的百草村,自然生态优美的白族村落杨林港村……
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西山文旅正在逐渐找到自己的特色精准发力。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产业协同,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昆明西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