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邮轩 记者 顾潇)“这些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地契,是祖父留给我的宝贵遗产。我之所以现在将它们捐赠给档案馆,是希望这些地契能够得到更为专业的保护,同时让它们的历史价值得以充分展现。”近日,扬州高邮车逻镇居民金大松慷慨地把家中珍藏的80份老地契全部捐赠给了高邮市档案馆,这也是该档案馆首次征集到数量如此之多的地契档案。
金大松今年53岁,据他回忆,自记事起,家中就有一个装满地契的小木盒,这些地契是他曾祖父与祖父保存下来的。金大松的祖父金家广是一位勤劳质朴且节俭持家的农民,以种田为生,在农闲之余还会参与婚丧嫁娶的乐队演出,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积累起财富,进而购置田地,不断壮大家业。作为家族的长子,金家广在兄弟姊妹中颇有威望,家族内部的土地交易契约都由他来保管,再加上父亲遗留的部分,地契数量相当可观。
这些大小不一的地契大多是用宣纸制成,尽管纸张已经略显陈旧泛黄,但绝大多数的字迹与印章依然清晰可见,仅有少数略有破损,整体保存状况良好。这些地契的时间跨度从清末、民国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其中最早的是清光绪10年,距今约140年。地契中详尽地记载了金氏家族与朱、张等姓氏村民之间的房屋土地交易详情,包括地块价格、范围界定、买卖双方信息以及中间人等关键要素。
据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地契按照是否经过官方认证可分为“白契”与“红契”。未经官府认证的民间契约被称为白契或草契,而加盖了州县官印的则是官契或红契。金大松捐赠的地契多为红契,像这样家族世代相传、时间跨度长且保存状况良好的地契集,实属罕见,对于研究清朝、民国时期的土地制度、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经济状况都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档案馆将邀请专家对地契进行修复,并送至专业机构深入分析地契内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向档案馆捐赠各种珍贵资料,其中包括知名作家的著作和手稿、详尽的各姓氏家谱、记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宝贵资料以及珍贵的红色档案等。这些捐赠行为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档案馆的馆藏资源,还为深入研究和传承地方历史与文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