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309名中学生集体参军!档案公开

三百学生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武汉一所中学档案见证

抗美援朝武汉英雄史。

一起来看看

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

↓↓↓

图片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校内抗美援朝浮雕纪念墙。

近日,在迎接第十一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之际,90岁的志愿军飞行员陶伟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讲述他从武汉出发走向抗美援朝战场故事的同时,反复谈到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1951年前后,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验”)有309名学生离开校园,参军保家卫国。

12月13日,记者来到省实验,见校园里竖立着一面抗美援朝浮雕纪念墙,309名校友姓名一一在目。墙上镌刻着这样一段文字:

"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省实验中学青年学子深深懂得新中国来之不易,决不能被外来霸权势力扼杀。学校初、高中300余名学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投笔从戎,为捍卫正义与和平,奔赴战场,誓将热血与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

学校档案馆《关于学生参干名册(一九五〇—一九五一年)》的档案记录着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学习的同学名字、军事干部学校类别、家长姓名、家庭住址等。

图片

学校档案《关于学生参干名册(一九五〇—一九五一年)》。

档案显示,16岁的陶伟就读于该校高二甲班,上学期被空军学校录取,这个班同批有23名同学参干。 从1950年12月到1951年7月,该校通过学校报名途径参干的初、高中学生合计有300位。

1950年12月,该校有184名学生响应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号召参军参干,这是第一批。

1951年1月,有36名学生参军参干,这是第二批。

1951年7月,有80名学生参军参干,为第三批。

另有9名学生通过其他途径报名参干。

这300多名学生从各类军事干部学校毕业后分到部队,有的入朝作战,有的守卫边疆,有的从事国防保障工作。

图片

学校档案《关于学生参干名册(一九五〇—一九五一年)》上面记录着陶伟等学生参军参干的事迹。

据《武汉市志军事志》记载,同期,全市共有1897名青年学生被批准参干,省实验参干人数占到全市六分之一。多位校友回忆,当时不少班级因参干走了一半的学生。

校史档案的首页通讯记录了1950年11月以来全校师生的思想变化和实际行动:“多名同学表示,当美帝正在疯狂侵略的时候,在学校搞好学习,不如用实际行动支援朝鲜人民要有力量得多。”

309人之一的李超民立志考清华大学,17岁参军后,从事战斗机维修工作。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91岁的他说:“当兵还是光荣。”

12月13日,长江日报记者在纪念墙下驻足许久,灰色的大理石墙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309人的名字,下面写着四个大字“为了和平”,旁边还以知名校友陶伟等为原型,制作了一面浮雕墙。这309人中,有陶伟、黄振鸿、姚鼎勋等空军飞行员英雄,杨英昌、李超民、汪学钰等空军战士,顾倬云、范中慧等名医,歌唱家陈小曼,还有翻译家钱治光、教师周志明等。

图片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原校党总支书记冯希娅在该校纪念墙前,拿出自己的笔记,向记者讲述这些名单的来历。

“这段历史直到百年校庆前夕才浮出水面。”已退休15年的原校党总支书记冯希娅讲述了该校抗美援朝纪念墙上309名参军参干学生名单的来历。2019年12月,为筹备建校100周年校庆,冯希娅翻阅了档案室里保存的上百卷档案,第一次知晓20世纪50年代学校有大批学生投笔从戎,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

图片

《关于学生参干名册(一九五〇—一九五一年)》的首页通讯,记录了1950年11月以来全校师生的思想变化和实际行动。

眼下,省实验正在建设新校史馆,309人的事迹展板已被预定安排在展区。“只要国家需要,就挺身而出,不问结果,不计得失。309名校友的崇高精神必将代代相传。”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内容>>>

记者| 王南芳 耿珊珊

摄影| 记者史伟 耿珊珊

编辑| 朱晨颖

校对| 彭艳

长江日报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