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福保社区农文旅融合 铺就民族团结“和美共富”路

官渡区六甲街道福保社区位于滇池北岸,是滇池三个半岛中最大的半岛,也是上世纪90年代省市知名的“小康示范村”,后因在时代变迁和市场变化中落伍,社区发展陷入困境。近年来,福保社区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推动“工业福保”向“文化福保”转型,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用“民族团结+”模式绘出了福保蝶变重生的“和美共富”路。

聚焦产业发展,夯实各民族共同富裕之基

图片

始终用民族团结凝聚人心,促使村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全村动员、全民参与、全域提升”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同心共绘村庄新面貌,共同书写村庄发展新篇章。探索共建模式,成立全市首家城市社区专业合作社——官渡区六甲街道福保置业专业合作社,引入福保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盘活集体老旧厂房5万余平。成立体育、物业、科技、装修工程、市场管理5家精细化合作社,针对不同领域资源特点采取专业化运营。依托“一山、一水、一半岛”优势,谋定“体育+”产业发展路径,围绕“球类运动场、球鞋爱好者之家”定位,加速推进4个运动公园、体育公园建设,建成各类运动场地15块。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游、购、娱、吃、住、行”旅游闭环,推动福保片区成为各族群众追求“诗和远方”、和谐共居的交融之地。

图片

产业发展图


坚持生态保护,守好各民族永续发展之本

图片

始终本着“生态优先”思路,牢牢守住滇池治理红线。推行“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刷新乡村“颜值”。推进沿街临危整治,采取置换宅基地后统规自建的方式解决群众居住安全。提升改造垃圾房、卫生间等公共设施,改造好望角引流点,提高村庄绿植覆盖率,栽种草坪、恢复绿地5000余平方米。推动农业集中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持续整治村内高污染大棚,退花退菜,累计流转土地1269亩。将福保造纸厂原址改造为团结小广场,打造绿化景观,提升面积20余亩,栽种草坪1400余平方米。推动村容村貌蝶变,增加村庄主干道路两侧花坛饰面及植物景观3000平米,村内绿植2000平米,修剪高大树木900余棵,促使乡风生活“美”起来、人居环境“靓”起来。

图片

生态保护图


促进交融互鉴,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之路

图片

始终坚持促进交融导向,持续推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三交”平台载体。将团结小广场建设成为“面对面”“心连心”“石榴籽夜话”平台,强化社区与群众间的沟通纽带。以“福”字为基础设计社区“logo”,寓意各族群众在青山绿水间建立自己的家园,有房有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富强,就是福保最大的“福”。深化“体育+”产业发展,举办32支队伍参赛的第一届“福保共富杯”篮球赛,吸引了超过万余人次观赛,营造了民族团结、和谐友好、互学互鉴、彼此包容的社会氛围;举办第二届“中国联盟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以球会友、以赛传情,推动各族青少年“运动一家亲”;体育产业成为了福保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资源利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手段。举办“福保半岛·大地丰收艺术节”,通过艺术展、艺术演绎、民族时装秀、音乐会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引游客30.5万余人建沟通桥梁、缔友谊纽带、全方位嵌入。

图片

图片

第二届“中国联盟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图

图片

“福保半岛·大地丰收艺术节”图



同心共筑中国梦,美丽乡村入画来。下一步,福保社区将持续引进新业态、导入新项目、增添新功能、激发新动能,规划建设“文创、商业、田园、旅居”四大功能板块,打造“多元化、全周期、可持续”的示范标杆性文旅生活目的地,构建出点上出彩、线上出新、面上成景的环滇乡村生态旅游圈,以农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福保半岛成为展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建设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