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朱国良
我朋友有一个亲戚,种植是行家里手,“桃三李四杏五年”之类的谱儿与植种经熟谙得很。记得我年少时,朋友带我去他那里作客,只见这老倌拥有的一片桃林已是硕果累累、瑞气盈盈了。这天见他挥汗刨一颗桃树,我惊讶。他恨恨地告诉我们:这棵树每每在春天开得有火烧青山之势,可就是不结果,被它骗了两年了,开的是骗人的谎花呵!
花有此称,新鲜。谎花不结果,原因何在?是树已老?是肥不足?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果农不是为看花,而是为果实收成而辛劳的,因而他们最恨的就是谎花:花开得热热闹闹,果结得零零落落,或者根本没有,实在是忌恨得很。牡丹花如胭,不若桑果甜。淳朴实在的农民没有诗人的浪漫,大凡田夫野老、蚕妇村姑追求的都是实在。只开花不结果,只能“恨铁不成钢,恨树不结果”而连根刨掉!那份心情,那种企盼,与园林山水中要的就是繁花似锦着实是廻然的。
想来植物这东西着实也精怪得很。有心栽花花不开之娇贵的有之,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蓬勃的有之。有花红一时间急匆匆的,也有越丰硕的果子越是低下头沉甸甸的,还有不开花而默默结果的。
与谎花形成强烈反差和鲜明对比的,当数无花果了。女儿家就有一棵植种了五年以上的这种果树,我称它为隐形花,低调果。每年见不到它开花,但总会悄咪地奉献些许果子出来,那果味甜甜的、酸酸的,颇受大家的欢喜。其实无花果也是开花的,只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得借助显微镜罢了。花间世界,本是奇奇怪怪,这种果子着实实惠实在,“绿叶红果落斜阳,无花有实自成双”,难怪它获得了白居易的赞美:“红颜弹指老,无花有子情”,难怪它博得了苏东坡的讴歌。累累甜蜜请君尝,果亦无花更香甜,难怪它收获了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和芸芸众生的赋诗喜爱。
无花果。视觉中国。
自古迄今,我们就有把人比作花的说法。“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十八的姑娘一朵花”。苏东坡把花看作是能懂人意的精灵,竟然“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据此,把花似作人,也当在情理之中了。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纵观有些人的表现,确如谎花一类角色,他们好大喜功,风头十足,有时候会像“喇叭花”,办事雷声大,雨点小,一味靠叫来博得别人欢心。他们虚漂浮夸,夜郎自大,有时候则充当“鸡冠花”一类料儿,似乎自己是百花丛中最鲜艳的,由于有时候巴结上了花王“牡丹”,就全然不把别的花草果实 放在眼里。以虚虚假假的一套迷惑人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吃亏嗷嗷叫,占巧哈哈笑”是其特征。惯将汇报作伪报,芝麻说成西瓜,松鼠夸作大象则是常用手法。要问他们的果子:实效实绩怎么样?往往只见花絮滿天飞,不见果实结枝头。显然,这种谎花开得盛的地方,保险“好果子”的价钱贱得很。
按照农人之法,谎花开的第一年,就用之于施肥、授粉之法,不管用,就干脆连根刨,让谎花哭都来不及。而生活中的谎花却还在窃窃地笑,原因就在于“傍花追柳过前川”的人尚存一丝半点私心,下不了这个狠心。只爱浮花不爱果,也就必然导致“无花果”们吃亏,“老老实实干一年不如虚虚假假弄一手”,这风气自然就在一些地方盛行了。
《红楼梦》中林黛玉吟诗“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这稻花香实是不谙农事的深闺佳人的浪漫想象。植物学家佐证,水稻是不散发香气的,是自授花粉。对此花彼花吟诗作对有误倒不大紧,但如若在使用人才上把谎花当作是最美之花,把无花果看作是累赘之果,那就大大地埋没人才了。
世故如文天天贱,世事如棋局局新,尽管物事千变万化,但提倡老老实实做个人,踏踏实实干事情,却是变不得的。应该说,创业创新做事业,花是要开的,但切不可开不结果的骗骗人的谎花。而对于那些肉眼看不到花却结出累累果实的“无花果”,更不能一叶障目,委屈了它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