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珍宝岛缴获T-62到打造国产69式,中国坦克工业如何迈出关键一步?

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纪念馆,有着我国唯一一辆T-62主战坦克。许多人都知道,这辆坦克是我军在珍宝岛冲突中所缴获的。但也有谣传说。我军69式主战坦克就是T-62的仿制品。不过公平的说,尽管T-62要比当时我军装备的59式坦克先进很多,但受制于我国整体工业水平的限制。69式坦克并没能有效利用研究T-62所掌握的技术。不过为我国进一步改进坦克,提供了有益的设备实物和思想借鉴。

图片被我军缴获的T-62坦克

解放军坦克工业源于苏联,中苏交恶后新坦克研发陷入停滞

坦克是战争之王。抗日战争中日军的薄皮坦克,曾经给我国军民造成了重大杀伤。而人民军队直到1945年进入东北后,才意外获得了第一辆日制97式坦克。新中国成立时解放军虽然有了坦克部队,可装备的都是陈旧的二战型号。为了让解放军战士不再以血肉之躯硬扛敌人的钢铁洪流,我国急需建立完整的坦克工业体系。

图片解放军第一辆日制97式坦克

1953年我国技术人员到苏联,考察了苏军已经大量装备的T-54主战坦克。T-54是位于今天哈尔科夫的莫罗佐夫设计局,在T-34之后推出的另一经典之作。该车战斗全重只有36吨,却拥有一门100毫米线膛炮。车体前装甲厚度为100毫米,但因其倾角达到60度,等效厚度高达200毫米。同时其520马力的柴油机,使其具备优秀的机动性能。

1955年苏联政府同意将T-54坦克及其配套工业项目,列入了援助我国的156工程之一,并提供新的T-54A相关资料。在苏联援助下,1956年我国在包头建成了第一个坦克生产工厂。工人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利用从苏联获得的零件。终于在1958年12月25日制造出了,第一辆中国版的T-54A主战坦克。该车于1959年国庆十周年阅兵时公开亮相,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欢呼,故而被命名为59式坦克。

图片我军59式坦克

然而在我国考察T-54到生产出第一辆59的时间内,苏联也开始对T-54进行完善和改进。比如其大改型号T-55,就安装了整体式“三防系统”。弹架油箱让该车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携带更多的燃油和弹药。然而1959年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所以解放军的59式坦克技术性能就停留在了T-54A的水平。

1963年中央决定研制一款真正的国产坦克,其整体性能要略高于59,尤其是要安装激光测距仪、双向稳定器和红外线夜视设备。解决59远距离炮弹打不准,和到了夜间就无法作战的窘境。可当时各坦克工业大国,都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我国技术人员只能从一些公开资料中,找到有关这两种设备的只言片语。再加上对新坦克某些指标定得过高,直到1968年代号为121的国产新坦克项目仍然停滞不前。

我军和苏军鏖战珍宝岛,却让我国坦克工业得到了一份大礼

当我国技术人员还在努力攻克新坦克所需的核心部件时,中苏关系竟然一步步走入了兵戎相见的地步。1964年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后,不但没有缓和中苏关系。反而向中苏边界大规模增兵,并在蒙古部署了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在苏军高层的纵容下,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苏联边防军,在冬季巡逻时故意越界挑衅。而在我国黑龙江虎林市珍宝岛乡境内,的乌苏里江主航道我方一侧。有一个形似元宝的74公顷小岛,被我方边民称为珍宝岛。1968年底苏联悍然提出珍宝岛是苏联领土,并派巡逻队上岛驱逐我方边民。我方哨兵也登岛同苏军据理力争,双方很快由语言冲突发展成了棍棒相加。

图片今天的珍宝岛

消息传回莫斯科之后,苏军高层不但没有理会我方的抗议,反而认为这是其制造入侵中国借口的好机会。于是苏军先是派装甲车,掩护巡逻队上岛逼迫我方人员撤退。后来又出动了坦克和重炮,妄图用武力逼迫我军放弃珍宝岛。中央军委认为必须给苏军以惩罚,下令边境的我军坚决还击。

图片保卫珍宝岛的我军战士

1969年3月15日北京已经春满花开,但珍宝岛地区仍然是冰天雪地。这天气势汹汹的苏军出动坦克和步兵,再一次向珍宝岛我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战前我军战士集思广益,认为必须打掉几辆敌军的坦克,才能让嚣张的侵略者知道疼。可当时解放军步兵班装备的40毫米火箭筒,只有在极近距离才能击穿苏军坦克的侧面装甲。于是有人提出,可以将反坦克地雷装入白色的布袋。埋到冰面上的积雪中,再故意开火引苏军坦克进入雷场。

而这天苏联出动了大批坦克,其中就有3辆T-62主战坦克。当苏军再一次冲上珍宝岛时,我军故意在远距离发射火箭弹,竟意外击伤了一辆T-62。苏军指挥官惊慌失措,竟然转向进入了我方雷场。随着一声巨响,最前面的T-62坦克履带被炸断了。其它2辆坦克立刻掉头逃跑,被打坏的T-62坦克两名成员被击毙,另外两人狼狈逃回了苏联境内。

图片被我军击毁的苏军T-62坦克

得知竟有一辆T-62坦克,被留在了乌苏里江我方一侧,勃列日涅夫勃然大怒。当时苏军已经装备新式T-64坦克,但T-62坦克上仍有许多当时苏军最先进的设备。况且这辆坦克如果落到我军之手,就坐实了苏军才是侵略的一方,让苏联人在舆论战中居于下风。

于是在苏军高层的严令下,江对面的苏军多次派出小分队妄图拖回坦克,但都被我军战士坚决击退。最后丧心病狂的苏军指挥官,下令使用刚刚服役的冰雹式火箭炮,向T-62坦克及附近江面狂轰滥炸。最终冰面被炸塌,T-62坦克沉入了乌苏里江。

可既然这辆坦克仍然位于国境线我方一侧,从不怕困难的解放军战士就一定要把它捞出来。一直到了4月29日,乌苏里江已经解封。在海军专业潜水人员和当地边民的帮助下,我军利用秘密架设的3个大绞盘,终于将这辆T-62坦克成功拖了上来。又挫败了克格勃派特务破坏的阴谋,当年8月将其运到了北京的相关部门进行研究。

拆解分析T-62坦克实物,了解了其基本结构和先进部件

这辆T-62对于我国当时裹足不前的坦克工业,简直就是宝贵的雪中送炭。之前我方技术人员只从外媒的报道中,了解到苏军T-62坦克非常强大。这次终于得到了实物,自然要进行一番认真的测绘和拆解。

首先我方技术人员,对T-62的外形尺寸进行了认真测量。发现其尺寸与59式基本相当,这证明该坦克仍然是在T-54基础上循序改进的产物。事实上T-62本来是T-55坦克换装了2A20型115毫米滑膛炮后,又进行了一些细节改进而成的全新坦克。其车体正面装甲与59相当,但安装了全新的220毫米厚铸造炮塔。其悬挂系统与59非常相似,只是调整了负重轮的间距,证明该车的重心比59更靠前。

图片T-62坦克结构图

不过我方技术人员最看重的,莫过于该车的红外线成像仪和红外线大灯。不过客观的说,T-62的红外成像设备要比当时美英坦克上的同类设备落后一代。T-62的驾驶员和车长、炮手的红外观瞄设备,都需要红外线大灯照射目标后才能工作。该车的整体式“三防系统”,也让我方人员大开眼界。经过拆解后发现,T-62炮塔上安装有一部放射性物质探测仪。一旦发现附近核辐射达到一定浓度值,就会立刻关闭坦克上所有的窗口。同时启动高速风扇,使车体内部处在超压状态,阻止一切有害物质进入。同时在车体和炮塔内部都加装了含铅的树脂层,用以吸收核弹爆炸瞬间释放的核辐射。

图片苏军坦克的红外线观瞄设备

同时我方人员也第一次见识到,所谓的“弹架油箱”的实物。就是将坦克的油箱设计成蜂窝状,其凹进去的位置正好能够容纳115毫米定装弹的弹头部分,从而实现了最大效率利用坦克内部空间。而对发动机拆解后,我技术人员更是惊讶的发现。T-62使用的发动机,其基本结构与59的发动机完全一致,只是更改了发动机冷却系统。从而允许发动机以更高的温度和转速工作,就将功率由520马力提高到了580马力。

国产69式坦克性能不佳,但改进后实现出口创汇

通过对T-62的拆解和逆向仿制,国产新坦克终于有了靠谱的红外成像仪、双向稳定器和新型发动机。但遗憾的是由于技术力量薄弱,未能完全仿制出整体式“三防系统”。同时我方人员对115毫米滑膛炮和炮弹,进行的分析也出现了偏差。错误地认为只要把59的100毫米炮去掉膛线,就能将其变成一门大威力的100毫米滑膛炮。

图片69式坦克

直到1974年,国产新坦克才正式定型。但为了纪念珍宝岛冲突,而被命名为69式中型坦克。然而该坦克小批量生产并交由部队试验后,解放军战士给出的评价是。该车的机动性略好于59式,但其100毫米主炮的性能却反而更差了。经过认真研究后发现,这门100毫米滑膛炮炮弹威力不够大,但精度却比100毫米线膛炮差很多。最后试验装备该车的部队,不得不又换回了59坦克。

尽管研制新坦克出师不利,但我国技术人员没有气馁。首先研制成功了膛压更高的100毫米线膛炮,攻克了坦克整体式“三防系统”。到了1981年,终于配齐了新型主炮、激光测距仪、红外线成像仪,双向稳定器和整体式“三防系统”的69-2坦克诞生了。但这时我国已经从英国引进了105毫米线膛炮,和一些先进的观瞄和通信设备。解放军高层决定用这些设备对已有的59式和69式进行改造,并将新坦克命名为79式坦克。

图片伊拉克军队装备的69-2坦克

69-2面临研制出来,却被国内嫌弃的窘境。谁知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我国不失时机地向伊拉克推荐69-2坦克。于是在整个80年代,我国向伊拉克出口了2860辆进一步改进后的69-2型坦克,和286辆坦克抢修车。为我国换回了宝贵的十几亿美元外汇,又反哺国内坦克工业发展新坦克。尽管69式未能像59式那样在解放军装甲部队中成为中流砥柱,但依然为我国坦克工业的发展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