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药、不手术,靠着一双妙手的按揉推捏就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甚至手到病除!这并非武侠小说里才有的传世神功,海派中医推拿也可以做到。
日前,劳动报视频号“职工明星会客厅”直播栏目走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在丁氏推拿流派第五代传承人、“上海工匠”孙武权的娓娓讲述下,中医推拿疗法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
丁氏推拿传承人、上海工匠孙武权为记者演示推拿手法。摄影 颜筱依
每年为14万人“推”走病痛
岳阳医院推拿科全国闻名,这里是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被誉为中国现代推拿的摇篮。自1958年其前身“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成立起,这里走出了许多名医大家。到孙武权这里,王牌科室的推拿“手艺”不仅没丢,岳阳医院的这块金字招牌反而愈加闪亮。
记者探访当天是一个工作日的上午,推拿科的医生们刚刚上班不久,20余间诊室外已经坐满了人。作为科室领头人,冲着孙武权的丁氏推拿技艺慕名而来的患者更是数不胜数。
“一天下来接待数百个病人是常事,周末更是高峰期,整个科室每年要诊治的患者多达14万人次左右。”孙武权坦言,这和当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等密不可分,“过去体力劳动多,腰椎病更常见。现在,越来越多职场人长期伏案,用电脑、看手机,时间久了姿势不当就会造成肌肉劳损。”
于是,中青年白领群体中开始频频涌现颈椎病、肩周炎,而丁氏推拿的“一指禅”推法对缓解这些疾病疗效显著,“不用吃药、不必开刀,推拿医生通过手腕的摆动带动拇指连续按压推动,就可以帮助病人疏通气血、放松肌肉。如果病症比较轻,可能一次两次就好了。”以最少的痛苦解决问题,绿色又低碳,让越来越多患者走进了推拿诊室,也让守着这门古老技艺数十年的孙武权深感自豪。
推拿医生也是全科大夫
“丁氏推拿发展至今已经百余年,虽然我们目前面对的患者主要集中在脊柱疾病方面,但推拿不是一个专科,而是一种医疗技术,面对的病种非常广泛。”在岳阳医院的推拿门诊里就有这样一类“常客”——儿童。孙武权告诉记者,小儿推拿是推拿临床疗效最显著的领域之一,比如孩子们高发的腹泻,常常推拿一两次就能治愈,小儿肌性斜颈也可以通过推拿治疗。
“一般老百姓总想着只有西医才能看急症,一旦有了突发疾病往往会到西医挂急诊。事实上,中医并非慢郎中,推拿通过应用合适的手法也可以治疗急症。”他说,比如秋冬常见的发热、胃痛、惊风等,用精巧的手法对穴位或关节进行调理,也有很好的疗效。还有许多内科疾病,乃至眩晕症、冠心病、胆囊炎等,都能通过推拿治疗。在岳阳医院几代医生的努力下,丁氏推拿的治疗范围越来越广,既能通经络、和气血,也能理筋骨、调脏腑,解决了许多西医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用孙武权的话说,“推拿医生既要像外科医生一样熟悉人体解剖结构,也要像专科医生一样精通主攻病种;既要像全科大夫那样涉猎广泛,也要像手艺人那样技法娴熟。”按揉推捏看似简单,实则内有乾坤,从手入心,需要长时间的练功与丰富的知识积累。
日积月累更要精益求精
作为2019年度“上海工匠”中唯一的一名中医,孙武权的那双“妙手”经历了鲜为人知的磨炼。“读书时期,我们每天除了要学习大量的医学知识,还要进行漫长重复而枯燥的手法练习。”以丁氏推拿流派里的“一指禅”手法为例,“一年级先在米袋上学动作,二年级开始在同学身上练手法,直到临床实习一年后才能独立接诊病人。”不仅如此,孙武权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坚持的易筋经基本功练习也从未间断过。
在他看来,丁氏推拿主要依靠一指禅和㨰法推拿两大手法治病,手法是一门技艺,需要经过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和精通,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然后才能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因此,“推拿医生的手就相当于其他医生的眼睛,它要会看,通过手的触摸与病人沟通交流。而手的感知力,医生只有做的时间越长,感知才会越丰富,了解的东西更多了,才能更好帮助病人‘推’走疼痛。”
而作为丁氏推拿流派的第五代传承人,孙武权更高的追求是“手到病除”,把病人“拦”在去手术室的路上。“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的不仅是日积月累的临床实践,还得精益求精,手摸心会,心手合一。”至于未来如何把大家“拦”在去医院的路上,孙武权也在不懈努力着,做科普、带学生、传技艺、搞科研,他的脚步越走越远,身后的队伍也日渐壮大。
“培养一位优秀的推拿医生并非一日之功,好在我们的下一代,甚至下一代的下一代已经在成长起来了。”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孙武权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丁氏推拿”就是这样经过百年传承发展至今。如今,孙武权和他的团队作为新一代的继承者,被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深深滋养,又以现代科学精神为其插上腾飞的翅膀,他们夙兴夜寐,潜思精研,亦是为了将蕴含中国智慧的丁氏推拿技艺发扬光大,更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劳动报记者 马亚会)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