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世界知识 关注并星标
每天与你一起
高飞(外交学院副院长):
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国际关系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寻找方向,人心思定,期待重回和平与发展的轨道,中国地位和作用的增长举世瞩目。
三大基本特征贯穿2024年国际形势
首先,国际政治和安全形势变乱交织。2024年世界政治版图大范围重组,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亿人口经历了不同形式的大选,其中既有伊朗因总统莱希意外坠机身故的偶然选举,也有美国大选意料之中的驴象竞争。选举进程总体平稳,选举结果不乏“惊喜”,世界各国怀着忐忑心态等待即将到来的“特朗普2.0冲击波”。拜登执政时期的两场冲突持续,乌克兰危机即将进入第三个年头,俄乌双方尽显疲态,但战场形势焦灼,乌克兰把战火引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美国未来对乌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欧盟进退失据深陷战略困境;巴以冲突持续,战火在中东扩展延烧,也门胡塞武装对红海进行军事封锁,以色列与伊朗相互袭击本土,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冲突升级,世界各国态度分化,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国防部长加兰特,以及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军事指挥官穆罕默德·迪亚卜·易卜拉欣·马斯里同时发出逮捕令。在国际格局方面,大国关系继续深刻演变,“新冷战”阴云密布,美国对中俄的“双遏制”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构成了新时代的“大三角关系”,欧盟左顾右盼依然缺乏明确战略方向。从2024年国际实践来看,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冲突对抗没有赢家,和平合作是人类存续进步的唯一希望。
其次,世界经济失望与希望同在。2024年世界经济并没有出现疫情后人们期待的反弹。在地缘政治紧张的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重组。从双边来看,中国直接出口美国的贸易额呈现一定波动,总量继续增加;从全球来看,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大体稳定,越南、墨西哥等“连接器”国家地位明显上升。从世界经济本身来看,经济周期并未走出萧条阶段,全球仍然面临增长乏力和通胀高企的困境,世界经济维持“平庸状态”。世界主要大国围绕科技竞争加剧,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绿色革命为代表,新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带来突破性变化,但也为未来走出发展困境带来了希望。在全球经济活动中,面对世界变局,世界各国防风险、“去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但是也存在“泛安全化”趋向,严重损害了正常的经贸往来。从本质上看,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全球经济需要回归理性,在市场导向下加强合作携手走出困境。
第三,全球治理竞争与合作共存。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彼此相互依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世界政治经济的传导性、联动性、互嵌性持续加深,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是各国共同的愿望。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交流合作、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融汇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贫富差距、数字鸿沟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代际中明显扩大,民粹主义思潮泛滥。从阿根廷的米莱上台,法德等欧盟国家的极右翼政党赢得欧洲议会选举,到美国的特朗普重返白宫,政治极化现象和选举钟摆效应在欧美表现明显。在全球治理领域,一方面全球南方崛起呼吁加强全球治理合作,另一方面少数国家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在当代世界,国家间政策相互影响、共同演进,缺乏信任是战略互疑的根本原因,围绕全球议题加强沟通对话、包容互鉴共同完善全球治理方案,是重建信任、回归合作的重要路径。
中国展现爱好和平、负责担当的大国形象
面对世界变局,一年来中国积极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国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展现出爱好和平、负责担当的大国形象。
一是元首外交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中国展现大国外交风范。2024年,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中亚、俄罗斯和拉美,运筹全球“中间地带”,充分发挥元首外交的领航定向作用。过去一年多来,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从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外交扎根全球南方展现出高度的延续性。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多边舞台发出响亮声音引领全球治理方向。习近平主席还邀请数十位外国领导人来华访问,为双边关系实现新发展增添动力,推动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二是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积极塑造新型国际关系。2024年,中国有力维护了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探索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在美国大选之年保持了双边关系的总体稳定。中俄战略互信和互利合作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持续增长,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紧密。中欧高层往来和战略沟通更加密切,管控分歧取得成效。在周边外交领域,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增进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实质性结束,双方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促进智慧农业发展、推动建立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数字生态、深化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国积极拓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在中非共同努力下,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埃及、埃塞俄比亚加入金砖大家庭。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非洲53个同我建交国家的领导人全部出席,从“十大合作计划”到“八大行动”再到“九项工程”,中非互利合作持续提质升级。
三是倡导建设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外交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主张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共同捍卫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一年来,中国全面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公平公正,建设性参与解决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2024年5月,中国和巴西共同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呼吁有关各方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强调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六点共识”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得到来自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回应。继2023年3月斡旋沙特与伊朗“握手言和”之后,2024年7月巴勒斯坦14个派别首次齐聚北京和解对话并签署《北京宣言》,巴勒斯坦内部各派实现历史性和解。中国秉持公道正义,积极劝和促谈,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
四是积极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共赢发展。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稳定畅通。中国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投入,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目前,中国已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2024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在新设立70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800亿元人民币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以绿色丝绸之路引领,为丝绸之路建设赋予了新的动能。在世界各地,一批能源、交通、基建项目相继落地,秘鲁的钱凯港、巴西的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以及一大批小而美惠民生项目,正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新的靓丽名片。与此同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累计向我国输气超5000亿立方米,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五是坚持包容互鉴扩大人文交流,夯实国际关系的民意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人员往来成为年度热点。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随着各方努力打通堵点,仅上半年就有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四倍。国际航线航班有序恢复,中国民航局已批复178家国内外航空公司的每周19327班客货运航班计划申请,共通航79个境外国家,涉及5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每周10326班。中方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至38个国家,便利来华开展经贸交流,有力推动了“中国游”的持续升温。
总之,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中国外交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主动塑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保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