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合作论坛首次举行政企对话会

“如果有一个中国企业,到贵国投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中资可以得到哪些资源和支持?”

12月15日,第三届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合作论坛政企对话会在云南昆明举行。在当天“基于海洋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合作”议题讨论环节,中国海洋大学史宏达教授向嘉宾发出此问。

当前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国家共同面对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应运而生。

本届论坛首次设立政企对话会,邀请中外政府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商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的可行路径和经验做法。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下称“国合署”)副署长赵峰涛、云南省副省长刘勇出席对话会并致辞。

图片

图说: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出席并致辞。 国合署 供图

赵峰涛表示,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治理与蓝色经济发展合作,已援助建成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小而美项目,培养6000余名海洋人才。本届论坛的政企对话会围绕“基础设施合作”、“数字赋能”、“海洋文旅”三方面主题,为来华参会的各国政府代表、企业、金融机构搭建合作平台。

在讨论环节回答史宏达关于中资可以得到哪些资源和支持的问题时,斯里兰卡水产资源研究开发署主席赫蒂亚拉奇表示,斯里兰卡与中国的合作历史悠久,尤其在蓝色经济领域,双方致力于扩大投资和技术支持,以降低能耗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这种合作不仅关注渔业,还涉及与蓝色经济相关的其他行业。斯里兰卡政府积极欢迎外资,以促进国家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塞舌尔渔业和蓝色经济部首席秘书长埃内斯塔则表示,塞舌尔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明确的路径,并提供激励措施以吸引投资。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传统的渔业和水产养殖,以及新兴的海洋生物智能等。塞舌尔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水产产业和扩大出口市场等领域有广泛的合作机会,互利共赢。此外,中国在研究领域的积极参与也为该国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图片

政企对话会“基于海洋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合作”讨论环节。 澎湃新闻记者 张无为 图

蓝色经济主要是以海洋和水域为基础的可持续经济。而蓝色经济在非盟及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是由于非洲大陆及其海域优越的区位优势。非洲被印度洋和大西洋东西环抱,地处海上运输咽喉,是全球重要和繁忙的海上运输及贸易通道之一。非洲54个国家中有38个是沿海或岛屿国家,海岸线总长超过47000公里,海域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包括领海和约65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海洋资源非常丰富。该地区海域是世界主要渔场之一,渔业资源富饶,具备发展海洋渔业的优越条件,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开采潜力巨大。

此外,非洲蓝色经济相关产业如海洋渔业、滨海及海上旅游、海运港口服务及相关基础设施、船舶制造维修保养等,具有极大发展空间及潜力。如今,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加入发展蓝色经济的行列。南非、塞舌尔、毛里求斯和佛得角等国是其中的先行者,并已初步形成蓝色经济体系。

与此同时,中非蓝色经济合作正向深层次方向发展。中国加强与非洲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战略对接与共同行动,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愿景》有效对接,双方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也明确提出加强中非蓝色经济合作。目前,中非在港口、海洋渔业、海洋科技等方面已有务实合作。

“塞舌尔倡导基础设施融资,促进合作伙伴关系和全球挑战应对能力,希望与中国等国家合作,加快水产养殖发展,确保印度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惠及所有人。”埃内斯塔在讨论会上提到,该国将努力实现转型,包括区块链技术,还有更多对市场友好的政策和方向。

对于塞舌尔关心的投资问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局长萨尔瓦多强调了对蓝色经济项目进行有针对性投资的必要性。他表示,了解当地需求对于有效的融资决策至关重要。“我们鼓励从资源国到目的地国的投资流动,并积极参与确保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适宜性。我们已经与中国和印度等国在降低碳排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投资超过70亿美元,并愿意进一步投资于新部门的创新技术,支持有意愿的政府实现我们的愿景。”

在15日的政企对话会上,来自塞舌尔、斯里兰卡等20余国的政府代表和80余个国际组织、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中资企业、智库的200多名代表深入研讨交流。对话会由国合署对外援助服务保障中心与云南省商务厅共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