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见|青岛港频破世界纪录,揭秘背后的创新力量

川流不息中见证澎湃活力

自动化转型捷报频传、氢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解码山东港口青岛港新质生产力

图片

近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喜讯连连:12月1日,青岛港以昼夜51676吨作业量,第4次刷新纸浆昼夜接卸世界纪录;12月2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了60.6自然箱/小时,第11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也是该自动化码头今年第二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近年来,青岛港持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建成全国首个全流程、全场景、全机种的干散货自动化码头,获得授权国际专利11件、国内发明专利70余件……近日,记者走进青岛港, 感受自动化码头的科技魅力与创新活力背后所蕴含的新质生产力。

图片山东港口青岛港。企业供图

“只见货来往,不闻人语响”

12月4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两艘巨轮靠在泊位上正在进行装卸作业。码头桥吊、自动导引车AGV、轨道吊等设备有序运转,现场没有司机、安全员、指挥手的身影,没有对讲机里的喧嚣,数千个集装箱或装或卸,行云流水……

图片山东港口青岛港。企业供图

图片山东港口青岛港。企业供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桥吊在高空中伸出几十米长的臂膀,放下4根50米长的钢索,钢索的尽头是吊具。吊具到船上抓起几十吨重的集装箱四角,然后控制集装箱在空中稳定运行,吊放到地面的自动导引车AGV上。自动导引车AGV采用磁钉定位系统,在地里埋设定位磁钉,车上装设多种传感器,当调度中控室里发出指令,自动导引车AGV在车道线内实现自动行走,将集装箱运送到堆场,然后由自动运行的轨道吊将集装箱吊放到集卡运输车上。轨道吊起降,车辆穿梭、装卸有条不紊,整个过程不用人工干预,真正实现了“只见货来往,不闻人语响”。

据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固机队队长助理秦洪建介绍,整个自动化码头共有96台轨道吊,原本每一台轨道吊的驾驶室里都需要配备一位驾驶员,现在只需三四位操控员远程操作,就可掌控现场作业情况。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到2017年5月投入使用,青岛港用了三年半时间,自主设计了自动化码头全套业务流程,攻克了10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节省建设资金数亿元。去年12月,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标志着我国在自动化码头研发建设领域实现全新突破,拥有了完全自主可控的整套解决方案。

青岛港的自动化转型步伐不仅局限于集装箱码头,更广泛覆盖了干散货、件杂货、液体散货等全品类货物, 通过系统的全面升级,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向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型蜕变。

在青岛港的件杂货智能码头记者看到,在距离仓库数百米的件杂货智慧操控中心内,6块高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现场作业场景,门机司机每个人面前都有数个小屏幕,他们坐在各自屏幕前,监控着数百米外的大型门机和智慧引导运输车、叉车等设备的作业。

货船靠泊后,40多米高的门机360度旋转到船舱上方后停下,放下钢丝软绳到船舱里。从国外进口的纸浆,每件货以立方体的形状,被打包成2吨重的大包,一般用7根铁丝捆绑着。自动化运行的吊具装有64个传感器,自动钩住捆绑着纸浆的7根铁丝,门机一次抓起8个2吨重的大包,在自动化精准对位下,将8个一人多高的纸浆大包吊到地面等待的无人驾驶智慧引导运输车上。运输车载满纸浆后,按照最优行驶线路,停靠到仓库里的目标位置,由智能叉车稳稳地抓取纸浆,摆放到预定位置。

荣获2023年“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的杜勇是一位门机司机,据他介绍,原先一台门机作业需要有13位工人在岗。“每天,坐在门机的驾驶室里,盯着船舱里、地面上的工友们,依据打出的手势指引,把门机转到指定位置,放下软钢索。”杜勇说,这样的工作他干了8年,每次都提心吊胆,就怕软钢索的摆动打到工友身上,害怕吊起的巨大货物稍有不慎会撞到工人,害怕吊具把纸浆包撞碎、撞破损。现在,自动化的吊具投入使用后,纸浆从船舱里卸下来、运到仓库码放起来,全程无人,舱内纸浆抓取作业环节由120秒降至60秒,既保障了工人的安全,也打破了传统件杂货码头作业的瓶颈,实现从装卸作业到管理环节的全面自动化,为青岛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揽货源增强了竞争力,“我们有信心朝着一年650万吨的纸浆装卸目标迈进。”杜勇说。

氢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港口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节能减排大户。建设氢能港口是青岛港瞄准的另一发展方向。

在集装箱码头上,从船上装卸的集装箱,需要用集装箱卡车运走,这种卡车是集装箱码头上的必用大型设备。长期以来,这种车都是以油为燃料的油车。

氢气,能不能做能源?

在国家新能源政策引领下,全国都在加大对氢能使用的科研攻关。2021年,科技部实施“氢进万家”项目,希望通过推进科技示范工程将氢能技术推向市场,并在实际运用中优化技术降低成本。同年12月底,青岛港建设“氢港”的科技示范项目获科技部通过,这是全国港口中唯一一家示范项目。这项示范工程的任务包括:建设两座加氢站、制造10台氢能轨道吊、推广使用200辆氢能集装箱卡车……将青岛港烧油的集装箱卡车换成氢车被提上日程。

当时,不少汽车制造厂家已经造出了氢能集装箱卡车。但这些氢能集卡在实用性上存在很大问题,一方面,驾驶座后面布局着装载氢气瓶的巨大箱体,倒车时容易出现视线盲区;另一方面,港口装卸货时需要汽车多次进行20厘米至30厘米的轻微移动,以精准匹配装卸货的位置,行业里将这种误差控制在3厘米至5厘米的慢行微距移动为“蠕行”,但汽车厂家提供的集卡没有“蠕行”模式;再者,百公里耗氢量14.5公斤,比油车费用高,运行成本太高。

基于集装箱卡车在码头实际运行中的技术需求,青岛港相关项目团队不断向厂家提出合理有效改进意见。经过了上百项修改后,2024年初,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攻坚,全新的港口专用氢燃料集卡终于研发成功并通过公告,百公里耗氢从14.5公斤下降到10.2公斤,具备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据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工程技术部流机助理指导员李振涛介绍,新车型通过氢瓶重新布置和供氢系统重置,彻底解决遮挡视线问题。密闭的氧气瓶外面采用层镂空保护罩设计,若发生泄漏,氢气可透过保护罩快速“逃逸”到空中,不造成氢气聚集,避免了爆炸风险。原有氢堆功率配置冗余太大,码头作业只需要一半功率输出即可满足。降低氢堆功率输出后,车辆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采用“蠕行”技术后,车辆精准定位能力大大增强。根据集卡的作业属性,去掉了驾驶座后排的休息室后,驾驶位更宽敞了,驾驶员操纵舒适度直线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港还率先启动了氢能轨道吊的研发项目,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并实施了氢能集卡的规模化示范运营、开展氢能港口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研究,为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氢能港口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后成各科研攻关团队骨干

为什么青岛港要推动港口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以人为本,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层逻辑。码头自动化能把工人从安全风险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人收入;港口绿色化转型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降低职业病风险、提高了工作舒适度。

青岛港给年轻人提供了成就事业的平台。各个科研攻关团队中都有90后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挑起大梁成为骨干。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攻关团队中,除了带头人是80后,其他的人都是90后;纸浆攻关团队中的张良,参加工作只有两年,已经成为队长的“左膀右臂”;铁矿石攻关团队的王鹤,工作4年就成了队长助理;“伟丽创新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在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他们实现了全国首创干散货码头全流程、全机种、全系统自动化改造。

青岛港向来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平台载体对人才的培养引导效应,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

线上,青岛港引进线上培训平台,2024年分工种制作线上课程8968个,开展线上培训92万人次、人均在线学习43.13学时。线下,组织高技能人才脱产轮训、优秀技师储能、内训师选培,举办工匠精神与创新思维、港口前沿技术应用、山港名匠“面对面”等专题讲堂,引导技能人才打磨精湛技艺、提升技能本领、攀登技能高峰。对新入职技术工人,实行“一对一”传帮带、“金牌导师”带徒、“名师传艺”等结对帮扶,帮助快速融入港口、适应岗位、提升技能。近年来,青岛市第一位“新八级工”首席技师郭凯所带团队,有105人取得高级工及以上技能、2人当上了值班队长、5人当上了班长、37人当上了车长,培养出57名“多专多能”型机械司机。

将每年的10月19日确定为“山港工匠日”。面向装卸生产关键岗位、重点工种,每年定期举办集团、公司、队级三个层级技术大比武,建立了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管理、专业技术、技术工人、操作工四个职业序列、七个层级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链接

青岛港辉煌 背后的那人那事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郭凯

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勇担干散货“数智码头”重任,持续攻坚智慧码头无人清舱项目。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郭磊

作为传统桥吊升级远程操控桥吊项目工作室领办人,郭磊在6个月的时间里,带领团队优化程序210项、简化流程90项,出色完成了传统桥吊与自动化远程操控桥吊的创新融合,为传统码头向自动化码头转型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山东港口青岛港西联公司固机队技术主管杜勇

带领团队发明了“便捷式防风拉索改造”“吊车更换钢丝绳自动集成器”等创新成果8项。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赵伟丽

“伟丽创新团队”自主改造了全国首个全系统干散货智慧码头,让“30岁”的老码头重新焕发活力。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公司刘耀徽

突破国外码头生产系统核心技术垄断,自主研发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码头作业从“人脑”到“智脑”的创新变革。

●山东港口青岛港建设管理中心万邦矿石码头项目部李成川

先后担任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和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等重点工程项目负责人。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公司传统集装箱项目改造团队

对传统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将室外“弯腰穿针引线”变为室内“挺直腰杆”精细操作,场区轨道吊自动化全覆盖,成为全国传统码头轨道吊自动化改造新标杆。

●山东港口青岛港油港公司安全技术部经理助理路东娅

作为国家级课题“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超大型综合港口泛在感知与预测技术”课题组参与人,全面参与液体散货数字孪生系统建设。

●山东港口青岛港建设管理中心粮食筒仓三期及液化仓储二期工程项目负责人郑成明

作为董家口港区粮食筒仓三期工程以及液化二期工程负责人,负责液化二期工程建设并打造一流的北方沿海地区规模最大的液化烃库区。

●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分公司流机队机务副队长宋平

作为102库天车改造项目技术负责人,通过对仓库内各项资源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有效地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整体效率,无人化天车控制系统实现了天车作业的“三大分离”,建立了数字化仓库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整个仓库运营过程的数字化监控和管理。

从“振超精神”到“群英荟萃”

“振超效率”“杜勇精装”“建军大件”“光海高效”……解码山东港口青岛港人才培养模式

图片

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涵盖新兴领域,技术密集度更高,因而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振超效率”到“杜勇精装”“建军大件”“光海高效”……再到众多的先进模范、工匠品牌,山东港口青岛港先模辈出的人才密码是什么?青岛早报记者近日探访山东港口青岛港,为读者逐一揭秘。

厚植人才沃土 从农民工到大国工匠

“不管是种地的、扛包的,还是军营的、院校的,只要好好干,都能在港口干出名堂。”这是在山东港口青岛港人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也反映出一个公认的事实:这是一片培养人、成就人的沃土,也是一方人人尽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舞台。

图片杜勇(中)

2004年,18岁的杜勇从一名农民工转变成海港儿女的一员。初到山东港口青岛港,因为理论知识匮乏、操作技能缺乏实践,杜勇的业务能力非常“不在线”。吊臂操作不到位、挂钩不精准、作业效率底……甚至有好事的同事给他起了一个“吊车尾”的外号。这让杜勇从最开始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和码头高耸的门机时激动、震撼的心情被冲得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工作的焦虑和担忧。“怎么提高业务水平,尽快融入这个海港大家庭?”“难道我要带着这个外号工作一辈子吗?”杜勇在心里暗自发愁。这一切都被杜勇所在单位的固机队队长看在了眼里。空闲时间,山东港口青岛港西联公司队长找到杜勇,向他讲述了山东港口青岛港的人才培养方式,“我们会通过新老搭配结对子的方式,对新入职工人实行‘一对一’传帮带、‘金牌导师’带徒、‘名师传艺’结对帮扶等,帮助你快速融入港口、适应岗位、提升技能。”很快,公司为杜勇安排了一位师傅,在师傅的带领下,杜勇的“成长路”很快被打通,他的工作斗志又被重新点燃。杜勇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就上车练习,下班也比别人晚走一会,反复练习师傅教的动作,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在脑海中把师傅教的动作要领再想一遍,对存在疑惑的地方,第二天进行重点练、再攻关。就这样,他把操作动作练成了“肌肉”记忆,机械臂就像自己的手臂一样,不管吊车在什么角度,都能一次性操作到位,“吊车尾”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给他起了一个“一钩准”的名字。

连续7年包揽山东港口青岛港技术比武吊车项目冠军,1年练习便荣获青岛港技术比武门机项目冠军,熟练操作7类机种……在青岛港这片高技能人才沃土里生根发芽后,杜勇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农家孩子,成长为“全能型”技术能手,多次在交通运输部和省、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得“状元”,先后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农民工、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图片郭凯

和杜勇一样,从一名农家孩子成长为“大国工匠”的还有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的郭凯。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遇,20岁的郭凯以农民工的身份结缘山东港口青岛港,成为一名港口装载机司机。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这片人才沃土,郭凯凭着不服输、不认命的韧劲,在平凡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追逐梦想。31岁他成功挑战吉尼斯纪录并当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38岁他成为“大国工匠”,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郭凯至今都记得第一天上岗进行清舱作业时的场景。那时的他一门心思想要干出个样儿来,没想到上车一试就露了怯。新上岗的郭凯经验少、胆子小,每次作业都在舱壁、舱角留下厚厚一层货。看到负责清舱的工人们用铁锨一锨一锨地清理,累得满头大汗,出生在农村的郭凯想起田地里辛苦劳作的父母,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的着急、难受。接下来的几个月,郭凯跟车较上了劲,每天操作方向盘、油门、挡位上万次,一遍遍地看位置、练手感、找绝窍。为了省出时间学原理、练操作,他甚至舍不得去食堂吃饭的时间,让工友给他带包子在车上吃,恨不能把铺盖卷都搬到车上。

凭着这股精益求精的钻劲儿,郭凯成了队里的“技术大拿”。6年蝉联山东港口青岛港技术比武装载机项目冠军,先后在全省港航系统技能竞赛、青岛市技能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夺冠……顶尖的驾驶技术把郭凯送上了央视舞台。2015年,他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一季《挑战不可能》栏目,他驾驶装载机倒立,成功点燃7米高处的烟花,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16年,他又走上中央电视台《吉尼斯中国之夜》的舞台,驾驶装载机在1分钟内开启了30瓶啤酒,成功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向全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产业工人领先世界的“中国技能”。

这背后,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健全技能人才成长舞台,为职工搭建的一个个“练兵场”。面向装卸生产关键岗位、重点工种,每年定期举办集团、公司、队级三个层级的技能大赛。在今年集团举行的职业技能大赛上,4911名选手通过层层选拔,经过46个项目的角逐,共有259名选手获得名次,37个获得单项奖第一名的个人被授予“青岛港状元”的称号,9个团体项目第一名被授予“青岛港冠军团队”的称号。

除了在自己的岗位上精益求精,郭凯还主动探寻港口的人才培育之路,积极开展导师带徒,将自己在装载机、挖掘机、叉车、自卸车等港口装卸机械的操作技能与维修技术传授给新进司机。近年来,郭凯所带团队有105人取得高级工及以上技能证书、2人当上了值班队长、5人当上了班长、37人当上了车长,培养出57名“多专多能”型机械司机。

图片赵伟丽(左二)和团队成员不断创新。本组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发挥平台效应 打造高层次人才团队

众多事实证明,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伟丽创新团队”作为科技战线的“排头兵”,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5岁,研究生占比50%以上。“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就想着要把所学的自动化专业知识应用到码头上,改变工人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安全隐患大’的工作环境,真正挺起新时期产业工人的脊梁。”青岛港干散货码头“伟丽创新团队”带头人赵伟丽说。

干散货码头主要从事铁矿石、煤炭、铝矾土等的装卸作业。近年来,传统干散货码头作业模式很难保障港口环保效益的提升,甚至成为码头智慧绿色发展的“拦路石”。2020年,公司向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进军。作为一名入港23年的“老码头”,赵伟丽义不容辞,带领团队冲锋在前。

2020年3月,改造项目正式启动。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案例,再加上山东港口青岛港很多设备的电控系统是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要想摸清它们的控制线路非常困难,但是“伟丽创新团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披荆斩棘。赵伟丽和团队用2年的时间,对运行了30年的老旧码头进行了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他们依托北斗导航、5G、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激光传感、无人机测量等先进技术,攻克600余项行业难题,赋予十大机种、20多台老旧设备全新的“智慧芯”,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厂家、不同时期的生产设备,最终实现指挥控制系统一网统管,成为全国首个全流程、全系统、全机种的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

同样利用自己所学、所知在团队平台中发光发热的还有“连钢创新团队”的年轻队员们。陈强是“连钢创新团队”的软件开发部经理,自从2016年就带着一帮人专门从事“大脑”攻关。陈强的攻关团队有15个人,除了他自己是“80后”,其他都是“90后”,其中还有7个女生。他们的目标是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三期项目建设中构建中国“大脑”。

刘蓉蓉,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专业,这个看似柔弱的“90后”姑娘,负责堆场模块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堆场里有12万个集装箱,堆得有5层楼高,她需要编出程序,从庞大的堆场中迅速找到货主需要的箱子,然后让车运到闸口。以前,这是理货员的工作,他们需要天天奔波在堆场里,一个个数箱子、做记录。为了尽快编出程序,刘蓉蓉一头扎进堆场里,慢慢地,她满脑子都是堆场,箱子如何堆最合理、最高效、最容易找?她和堆场较上了劲儿,反复模拟堆放,反复画图演算。两年多过去了,她终于做出了堆场模块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12万个箱子里选出一个只需要20毫秒,而外国人的控制系统需要1.2秒。

一个“90后”的年轻人能在团队中“挑大梁”,离不开山东港口青岛港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充分发挥平台载体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山东港口青岛港通过与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的紧密合作,全职引进培养博士人才,创新“企业—学校—博士”三方联合招引人才的新模式,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港口产业链与人才链、创新链的精准匹配,为“树立新标杆、打造新亮点”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022年8月,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获批“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具备联合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今年年初正式获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将进一步助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港口招才引智、科技创新赋能添力。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振超精神”逐“新”而行

“人民工匠”许振超影响了一代人,多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涌现出了一批受“振超精神”鼓舞的先模典型。他们胸怀“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奋斗目标,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

图片郭磊(右)

郭磊是许振超的徒弟,作为“振超团队”的骨干成员,在工作中,他受到许振超的工作作风和奋斗精神的耳濡目染。“师傅在港口集装箱事业发展中倾其一生为之奋斗,在他的引领下,我们港口产业工人形成了人人练绝活、人人有绝技的练兵氛围。”郭磊说。

1999年从部队退役来到山东港口青岛港,郭磊从装卸工干起,先后从事过集卡车、轮胎吊、桥吊等岗位。在桥吊岗位上,郭磊遇到了他的人生导师许振超,“师傅不仅传授我操作技能,更教会我用工匠精神干好工作,用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面对生活。”郭磊说,“我牢记师傅‘好好干,当一个好工人’‘要为中国工人争气’的教导,立志成为港口技术最好的桥吊司机,做一名为国家、为港口有贡献的技术工人。”作为“振超团队”的中坚力量,郭磊创出“精益求精”等6项操作方法,使桥吊单机效率提升15%,年增利润超过2000万元。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并被山东港口青岛港授予“桥吊专家”称号。

2018年,港口成立了以郭磊名字命名的“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至今完成技术革新项目210项,授权国家专利103项,先后被评定为“齐鲁大工匠创新工作室”“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能从一名退役军人成长为既懂技术又会创新的复合型工人,得益于港口的人才培养政策和为职工搭建的成长平台,更得益于师傅的悉心培养和关爱,让我有幸成为新时代‘振超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郭磊说。

同样受许振超精神鼓舞的还有青岛港建设管理中心的郑成明。“我在港口工程一线工作了36年,许振超‘知识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事业’的奋斗精神,时刻激励着我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港口建设事业。”郑成明说。

董家口港区粮食筒仓三期工程是集团重点项目,尽管工期特别紧、任务特别重、压力特别大,但是作为负责人的他,带领团队仅用6个多月就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在关键冲刺收尾阶段,许振超这种‘干就干第一,争就争一流’的工匠精神、‘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工期拖半天’的建港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郑成明说,6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坚守在一线,盯上、靠上、拼上,确保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每一个工艺流程没有瑕疵。

典型人物和团队传递着最生动的价值观,激励着最昂扬的奋斗姿态。在干事创业的历程中,山东港口青岛港提炼出了“振超精神”,并在学习许振超同志的过程中,发掘和树立了一批在港口各行业长期耕耘,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卓越业绩、取得了创新成果的典型个人和团队,通过创造更多机会、建立完善的推树机制,孕育出了山东港口青岛港独特的“群英现象”。

数据是事实的最好佐证,在“新时代振超精神”的鼓舞下,山东港口青岛港共有129人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荣誉,现有技术工人超过7300人,其中高级技师以上680人、技师1330人、高级工2603人,高级工以上占技术工人比例达63.23%,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形成了英才云集、先模辈出的喜人局面。可以说,“振超精神”的培育、弘扬与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快速发展相辅相成,让更多的人才和典型在港口发展的大潮中大放异彩。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于倢 通讯员 林煜佳 丁燕 蔺梦迪 黄晓斐 李明智 视频拍摄/剪辑 记者 于倢 周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