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的“00后”和“60后”科学教师,托举起乡村孩子的科学梦

在清晨的阳光下,毛沟镇芙蓉小学(原卧当小学)的门口,一个孩子兴奋地展示着他自制的“火箭”模型。“今天学校有科技节,你想不想一起来看?”桂馨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亲切地询问,但孩子显得有些羞涩,只是紧紧抱着他的火箭。或许,他还未能完全理解“科技节”这样的字眼。

2024年12月,潇湘晨报的记者跟随北京桂馨基金会的“桂馨科学课”项目,走进了这所位于保靖县毛沟镇卧当村的乡村小学。

图片

△小男孩和他的手工“火箭”模型。图/钟锦涵

为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架飞机模型

毛沟镇芙蓉小学,位于保靖县毛沟镇卧当村,距离县城47公里。这里曾是简陋的卧当小学,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湖南省政府推进教育扶贫的“芙蓉学校”项目的一部分。红色的建筑、崭新的塑胶跑道,在这片山区中格外显眼。

图片

△雷冰在台上做实验。图/俞采华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雷冰老师,一位充满朝气的“00后”青年。他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棉服,大家都笑称:“雷老师看起来不像语文老师,也不像科学老师,而是像体育老师。”此刻,孩子们见到自己的老师,显然比在校门口要轻松活泼许多。雷冰站在台上,演示各种科学项目,孩子们欢呼雀跃,眼中满是好奇与渴望。

图片

△火箭模型“发射”后的现场。图/钟锦涵

随着“砰”的一声,火箭模型直冲云霄,这一刻,科学开始和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产生了关联——“桂馨科学课”项目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为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架飞机模型。这一次,慈善活动不再需要派学生代表、不再需要抽取“幸运观众”,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属于自己的“科学梦”。

图片

△孩子们与自己的飞机模型。图/俞采华

“以前,科学课还不被重视的时候,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叫科学,不知道科学课该做什么。但当科学教育真正走进乡村后,我很庆幸,孩子们是喜欢上科学课的。”雷冰感慨地说,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激情,我们想要托举他们拥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人生可能性。”

“不务正业”的科学老师组合,一起编织农村孩子的科学梦

图片

△孩子们在观察科学器材。图/俞采华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发布,要求从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2019年,《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发布,鼓励科学课强化探究式实验教学;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对一至九年级的科学课进行了整体布局,增加了科学类课程学习的课时。

“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举办‘科技节’。”校长周发林激动地告诉记者学校已经有两名专职的科学老师,但在担任科学老师以前,他们都没有教过科学。

这两位“不务正业”的科学老师,就是雷冰和吴坤平。雷冰大学毕业后,来到这所小学担任语文教师。2023年,他被选为“桂馨科学课”项目的参训老师,从此成为了这所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的窗口。而吴坤平,这位执教了32年的“60后”老教师,曾是学校的总务主任,各个科目都教过,但转岗为专职科学老师后,他向记者透露:“到现在自己都还不太适应。”

图片

△“什么都教”的吴坤平。受访者供图

在雷冰眼里,吴坤平平日里对新鲜事物始终有一种“爱折腾、肯钻研”的精神,他告诉记者,学校的水电维修、信息技术都由吴坤平负责,甚至学校的年轻教师都还要向他“请教”。这样一位老教师,就这样怀着一颗求知和探索的心,开始了“边学边教”的挑战。

“我在教学上遇到困惑,就去请教吴老师,而吴老师有问题,我们俩也会交流。慢慢地,吴老师自己就在这个过程中喜欢上了科学,现在的吴老师经常'创造环境'带着孩子去做实验,他的桌子上摆了很多的实验器具。”雷冰告诉记者。

图片

△吴坤平在村里进行家访。受访者供图

就这样,朝气蓬勃的“00后”和“爱折腾”的“60后”组成的科学教师组合,共同编织起了农村孩子的科学梦。他们常常在办公室里研究如何把小学科学课的概念讲懂、讲透。缺乏实验材料时,他们就从生活中寻找实验器材;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不了时,他们就一起讨论、探索,默默点亮着乡村孩子的科学世界。

上好一堂小学科学课,乡村还存在缺口

图片

△孩子们看到科学实验好奇的神情。图/俞采华

“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要教《长城》这篇课文,但是他自己都没有到过长城,肯定是教不好的。”周发林告诉记者,“语文尚且如此,在农村想要上好一堂科学课,更是难上加难。”

农村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缺口,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是教师数量不够,另一方面是师生对科学科目的重视不够。但科学去年开始被列为考核学科后,我们就安排了两名专职科学老师。”周发林表示。

雷冰向记者讲述,去年他前往嘉兴市参加“桂馨科学课”的教师培训,现场观摩了嘉兴市学校的科学课堂。“他们的科学课堂以学生为主,老师抛出问题,孩子自己提出实验的想法和方案,在实践中探究答案。”雷冰告诉记者,“我们的实验器材不足以支撑起这样的课堂,更重要的是,我们这边的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老师讲解为主,'灌输式'地教学。”

正如周发林所说,当科学教育走进乡村,起步阶段还需要大家边走边摸索。

让“科学”扎根,坚持科学教育的“长期主义”

图片

△“桂馨科技节”现场。图/俞采华

在城市里,科学与孩子的生活紧密相连。逛科技馆、看科技展,做科学实验已经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乡村,“科学”对于孩子来说仍是一个新鲜的字眼。

图片

△孩子们跟着工作人员学习安装飞机模型。图/俞采华

雷冰向记者表示:“其实科学也是分种类的,比如自然科学,可能农村孩子学起来还占优势。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我们这可以开展自然科学的特色教育,比如我们学校周围有大片的农田,把它开垦出来,做成一个植物园,让孩子们去自己去种植物,观察土壤。”

“‘科技节’不能只办今年一年,以后我们每年自己也要办。”周发林坚定地说,“通过这一次跟基金会的接触,我们的老师有了经验,以后我们就能长期地开展科学活动,要让科学也变成农村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毛沟镇芙蓉学校还不是法人学校,在经费申请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周发林向记者透露,他打算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为学校争取更多的物质支持。周发林向记者表示:“等资金申请下来了,我们就努力让‘一年一个科技节’真正地扎根下来。

潇湘晨报记者钟锦涵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