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篇游记随古人畅游:西行进藏,东探台湾

图片

读大学时,我痴迷古典文学,每日蹲守孔夫子旧书网,在浩瀚书海中,寻觅旧日珍宝。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代游记选注》,便是淘来的宝贝之一。1982年出版的册子,比我年长一轮有余。淡绿色的封皮,透露着古朴之风。恰到好处的小开本,成为我随时揣兜里的伴侣,领我越过时空大门,与历代行旅人并肩漫步。

《古代游记选注》虽薄,却收录自六朝到清代凡28篇游记精品。行旅人的足迹遍布中华,北穷塞外,南至罗浮,西行进藏,东探台湾。每一篇都如同一盘旧时光录影带,浓缩时代风景与文人情思。

翻开泛黄的书页,一篇篇佳作如春风拂过心间。从东晋高僧慧远笔下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到明清时期蔚为大观的游记创作,这些文字大多四六成句,简练又不失意蕴。元代诗人麻革与友人行至山西境内的龙山,口中吟咏“溪花种种,金间玉错,芳香入鼻,幽远可爱”,宛如民谣歌者,于细微之处见风景。

四年前,我乘坐十小时大巴,行至西南腹地。一路上,手边是《古代游记选注》,窗外是奔流的岷江,犹如高歌行者。不知不觉间,读到范成大所写的《过三峡记》。

淳熙四年,范成大出蜀返乡,行船过程中,领略惊心动魄的激流与旋涡。“二十里至东奔滩。高浪大涡,巨艑掀舞,不当一槁叶。或为涡所使,如磨之旋。三老挽招竿叫呼,力争以出涡。”寥寥四十一字,点出浪之高、涡之险、人之齐心。那一刻,我仿佛与范成大同船而行,共同体验那份紧张之情。选本特意挑出《吴船录》的这一章,实乃巧思。

自工作以来,我久居杭州,几乎每月访西湖,自以为了解“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的全貌。但翻开选本里的《晚游六桥待月记》,明人袁宏道写下的两个素来被忽视的时间点——“朝日始出”的清晨和“月景尤不可言”的深夜,让我有了新的感悟。待我夜半游湖,纵享无人宁静的湖面时,方明白袁中郎的用意,喧嚣如潮水退去,真正的湖方才与人诉说她的心事。原来,美景不仅要靠一双眼去发现,更要葆有一颗不断探索与感悟的好奇心。

古往今来,游记不胜枚举。要从文献之海打捞精品佳作,想必编者定有深厚功底。编写者之一刘操南生于1917年,曾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另一位编写者平慧善则是1934年生人,长期从事明清文学与女性作家的研究,还曾担任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正是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才让选注呈现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行旅世界。

两位大家选定28篇游记佳作,又逐一注解,让古人的文字不再晦涩难懂,这靠的是训诂学的本领。选本收录《黄山纪游》一文,篇幅极长,注释多达97处,既诠地名,又解动词,为读者移开阅读之障。除开详细的注释,两位编者萃取游记作者的生平,概括其行文风格,扼要介绍游记中的山水,让读者更能一目了然。

这薄薄一册书,终是让我明白沉潜的道理。释词训诂,最终是为了打开时空之门,理解一个个独特的人。何不随古人一同畅游隽永文字之海,探索美好的景致与灵魂,收获心智的滋养。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