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龙华寺、玉佛寺……上海并不缺具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寺庙。如果从建筑角度看,宝山寺这座占地面积17.3亩,具有500年历史的寺庙,无论占地面积还是建筑风格,都像是一个“异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新修的宝山寺为晚唐宫殿式建筑,使用非洲花梨木,以中国传统的木榫卯结构建造而成,榫卯之间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古朴大方,并且是全中国寺庙里唯一的鲁班奖获得者,让所有人惊叹。
宝山寺原名梵王宫(玉皇宫),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清朝乾隆二十七年曾经重修,此后岁月更替,寺院迭经兴废。
进入新世纪,随着罗店老镇改造的启动,宝山寺也纳入改造规划之中。在区政府、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5月宝山寺移地重建工程正式奠基,并于2011年竣工。新寺院采用传统伽蓝纵轴式布局,为晚唐宫殿式建筑风格,以非洲红花梨纯木榫卯构造,结构严谨,古朴大方。
寺院总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规模居沪上佛教寺院之首。其中宗教核心区占地20亩,建筑有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药师殿、伽蓝殿、祖堂、佛堂、藏经楼、法堂、方丈室、斋堂、僧寮等;山门、广场用地16亩,建筑有山门、东西侧门、连廊(总长471米)等。另外占地30亩的配套园林,其中有塔、阁、楼、台、水榭、水池、牌楼等,建筑同样采用非洲红花梨纯木结构。
从练祁河北岸进入宝山寺山门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正山门,山门正中悬挂的是由世良法师亲自题写的“宝山寺”匾额。进入山门,顿感唐韵古风扑面而来。
沿莲花池上的拱桥拾级而上,看到的是巍峨的天王殿、钟鼓楼和高耸的花岗岩经幢,东西连廊回转,幻若梦回大唐。整个建筑群布局通达自然、天地融合、以事表理。
这座寺庙的布局与建筑风格,第一次颠覆传统认知,从前所有对寺庙的认知与观感,在这里不复存在——宫殿布局,大气沉稳,但是处处透露着唐代宫殿亭宇楼阁的风格,把富丽堂皇与古朴雄浑揉为一体,尤其在建筑用材上堪称目前国内寺庙里独一无二的存在:这是一座彻头彻尾的木建筑,行走其间你好像在唐代建筑里徜徉,又好像似曾相识地认为“这看起来好像日本京都的建筑”。
盛唐遗风,东渡日本。但是唐朝建筑在先,所以宝山寺一梁一柱的搭建,是我们老祖宗建筑文化的再续,这里的感官视觉千万倍于传统寺庙,后者确实比不上,你只要亲自走一趟就能体会到啥叫震撼、惊诧,啥叫佩服、骄傲。
这种廊柱亭柱,弹眼落睛的贯穿寺庙始终,粗略计算,整座寺庙这样的柱子要上千根,大可以想象一下,它的耗材是什么概念?沪上有几家寺庙有这等气派?
亭台廊道对外的窗棂,这种布局是否耳目一新,建筑美学的小试牛刀,就是用最淳朴实在的方式,大巧不工地展现给你。
养眼的色调,静穆,敞亮;边门近观,门栓门闩的感觉油然;依地势而起的廊梯亭台。极具唐代风格的木建筑,柱、梁、榫、檐把格局与美学融为一体,让实用古朴再现建筑本来的风采。
非洲花梨木,栋梁之材的又一实证
飞檐走壁廊台显
廊观
格与隔
承上启下,辗转其间
亭宇楼台翠色染,静矗罗店话宝山
亭顶梁椽,一如艇桨,齐心协力把思绪“划”回曾经——仰止的朝代。
亭台黛顶赤色染,大红灯笼高高挂。木的端庄沉稳、灯的奔放炽烈。处处皆景、赏心悦目。
清幽蝉鸣塔阁立,红花绿叶景自来。练祁河旁,宝山净寺。殿阁廊台,气派不凡。园林配衬,独具风采。静观庭院,透视的绿。棂阁,线条划分的美。
静与奢
练祁河边,静悄悄矗立的塔。风动,铃动;心动,回响。宝山净寺,水月静场。唤起记忆,梦回大唐。
宛如回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感受盛唐初创、晚唐开启的遗风——梦回大唐,回响千年。扶手突兀的一端,遥指水榭静寂的寺庙附殿,宝山寺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一个大花园,一个人迹稀少但是极其适合旅游休闲的所在。
感受唐代建筑遗风,穿越千年文化,在沉默的建筑语言里找寻先祖文明印记,梦回大唐的感触,那真不是恭维客套。
融园林水榭景观于一体的寺庙建筑,独特的视觉感,在静寂中卓然而出。
这种类似十字架结构,在宝山寺的亭台栏杆里是独一份存在,乍一看还真让人想到仿造日本,究其实是晚唐的遗风!
宫殿样式的门梯,如果不说还以为到了皇家园林,这种无声透露出来的豪华,唯有亲自走一趟才能感受到。
钟楼窗明几净,全木打造的楼阁旋梯,处处透出厚重庄严。
施工待续的原木,亦或竣工后的余料。这等厚实粗壮,刚刚巡游过的木殿建筑的答案在这里给出——非洲红花梨纯木的原料,难怪整个建筑的质感、观感让人刮目相看。
上海市白玉兰奖,尤其是鲁班奖的殊荣,与非洲花梨原木的材质,辅以国内建筑罕见的晚唐风格,将寺庙、园林、国风融为一体的这种展现,这是沪上所有开放的公共景观里的独一份,放眼华东乃至全国——即便是秦汉唐所在的古都西安,都难找到这类新庙宇。
宝山寺,让人不自觉用另一个视角仰望,这个建筑本身已经超越寺庙,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这里休闲、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