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心理咨询师,经常接到父母的提问——孩子叛逆、厌学、沉迷手机,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了,甚至连孩子常说的“梗”都听不懂。
“谷子”“吧唧”“集邮”“追番”……这些“黑话”让父母们一头雾水。
图源:小红书
父母更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娃娃和徽章能卖得这么贵,为什么周边都已经堆满房间了还要买新的。
图源:闲鱼
而这背后正是现下非常火爆的一个圈子——二次元,也被称为年轻人的“电子布洛芬”。
《2022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显示,当前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达4.9亿人,预计在2026年将突破5.2亿人。其中有购买周边、游戏付费、购买漫画等消费行为的结构人数占比分别达到56.2%、48.5%、47.3%。
父母们对这个圈子几乎完全不了解,于是引发各种焦虑。既担心二次元中的一些暗黑和血腥的内容会引发孩子们的模仿,以及购买谷子、手办等会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同时也担心孩子会过于沉迷虚拟世界,而对现实生活和学习产生抵触,不愿面对。
以上问题都很棘手,但咱们能否换个角度,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孩子会沉迷于二次元,更愿意和虚拟世界互动?
是什么让孩子迷上二次元?
二次元已经成为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引发种种难题的可能不是二次元文化本身,更多的是青少年们成长环境中遇到的困境。
在咨询中,很多孩子告诉我,当生活和学习压力太大的时候,他们就会躲到游戏里去放松一下。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考试的焦虑、学习的枯燥,压得他们无法喘息,只有在游戏时才能不想这些。
1、挫败感
孩子们现在的挫败感太强了,上了小学一年级之后就开始不断地挫败。孩子在这个阶段主要体验的是如何运用自我,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从而获得成就感。然而现在的孩子们只要一上学,就是各种各样的挫败感。
成绩不好的孩子被老师批评,被父母指责,被要求参加各种培训班;很多的兴趣爱好,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影响学习。
成绩好的孩子也总是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下一次考试就考砸了,或者是保不住前几的位置了,哪一次没考好又被别人笑话了等等。
父母也会不断督促孩子,千万不能放松,成绩不好要想办法迎头赶上;哪怕取得了好成绩,也得继续努力,否则就是退步。
于是就造成了,不管成绩好还是成绩不好,这个孩子都不自信,都紧张害怕,天天都在体验挫败感。孩子在现实中一次次遭受打击和批评,一遍遍体验挫败和无力,只有沉浸在虚拟世界里的时候,才能暂时忘掉这些痛苦。
可是沉迷久了之后,势必导致现实生活和学习的进一步失利,于是更加焦虑,只能继续躲起来。这种循环因果,父母们意识不到,孩子们无力打破,只好继续逃避。
2、社交压力
除了学习压力大之外,现在的孩子们社交也很成问题。他们甚至找不到能交心的朋友。要么就没什么朋友,因为朋友都在补习班,自己也没时间,找不到人一起玩;要么就总觉得朋友都在“逢场作戏”“互相伤害”。
我们总喜欢对孩子说:“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压倒一操场的人”等等。也总教育孩子:“你要和XXX竞争,为什么XXX能做到你就做不到?”“你看你又比XXX少了多少分”等等。
这些都在无形中让孩子们感受到,所有的同龄人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都是通往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图源:网络
一个孩子从小就被建立了这样的思想,他上哪儿去交朋友?就算到了大学,很多孩子也跟寝室同学搞不好关系。一种天然的“敌意”从小植入孩子的思维,变成了一种本能的反应。
这个时候,二次元的魅力就再次显现出来。在那个虚拟世界里,他们有朋友,有归属,有即时的奖励。
在游戏里,他们一起组队去做任务,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挑战成功之后全团欢呼。那种成就感、意义感,被需要的感觉、和对自己角色的掌控感,让他们一遍遍研究游戏攻略,一次次失败后重新再来,再怎么辛苦都乐此不疲。
图源:小红书
在漫展中,大家都cosplay自己喜欢的角色,找到一大批和自己有同样喜好的人,互相“集邮”,彼此欣赏。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图源:小红书
3、寻求自我认同
对于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在这个寻求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孩子们开始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只能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生活,于是二次元世界中精彩浪漫的故事,以及有饱满的人物形象,就成了孩子们幻想和投射的对象。孩子们在这二次元世界中寻找共鸣以及理想中的自我。
此外,二次元世界天马行空的想象,各种周边商品(也就是“谷子”)的新奇设计也让孩子们欲罢不能,他们能通过这些来彰显自己的喜好、个性,获得外部认同。
图源:网络
4、缺乏掌控感
现在很多孩子的生活都是单调的,由老师和父母来安排自己每天要做什么。而孩子们在二次元中却能找到掌控感,能控制自己的人物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意愿,找到乐趣和新鲜感,忘掉现实中的压力和情绪。
父母们经常说,孩子要是把游戏中的劲头用在学习和生活中该有多好。那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能体会到这些成就感、归属感、掌控感和价值感吗?如果他不玩游戏,他还能做什么?
但凡有一点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必须符合父母的认可,否则就会被归结为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断了他在虚拟世界的精神归属,可在现实世界中又没有帮他建立起来,结局会怎么样?
咱们可以问问自己,如果和孩子互换身体,过一过孩子每天的生活,“我”又能坚持多久呢?
如何对抗虚拟世界的乐趣?
对抗虚拟世界乐趣的,只能是另一种乐趣,而不是痛苦。如果矛盾已经发生了,父母不妨可以借由二次元世界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尝试看看,能否建立共同话题,以此为作为亲子互动和修复关系的切入点。
1、孩子在虚拟世界中体验了什么
以父母们深恶痛绝的网络游戏为例。当孩子沉迷游戏、影响学习的时候,父母往往会严令禁止、没收手机,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各种道理。但孩子们往往不买账,反而引发激烈的反抗。这时父母们就会视网络游戏为罪魁祸首,认为孩子沉迷都是它害的。
我们可以试着了解,孩子从网络游戏中到底获得了怎样的乐趣?可否试着以孩子的视角去了解一下游戏带给孩子的体验?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曾经陪伴过很多沉迷游戏而休学的孩子们,听他们给我讲述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那是他们在生活中从未得到过的乐趣。网络游戏是有不同类型的,有的孩子喜欢玩打打杀杀的,有的孩子喜欢玩组队任务的,有的孩子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有的孩子喜欢玩世界搭建的……不同的孩子从游戏中吸取的东西也不一样。
我一边听他们讲述,一边思考:
有的孩子在游戏当中是一个孤胆英雄,总是去独自去冒险,那么他在生活中最想做的冒险是什么呢? 有的孩子在游戏里扮演一个和自己生活中完全相反的角色,那么他扮演的又是谁呢?哪个才是他想活出的样子呢? 有的孩子喜欢在游戏中创建属于自己的世界,那么他希望创建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不妨找个机会和孩子聊一聊。
2、增加孩子的“现实体验感”
我们需要给孩子们增加“现实体验感”,帮助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找寻到同样的乐趣,才不容易沉迷虚拟世界。
比如,能否带孩子“解锁”一些不同的体验,见识不同的生活面相?或者,和孩子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可以聊聊天文地理、历史传说、社会新闻、偶像明星等,而不是除了学习、成绩、分数之外就没有任何可以说的了。
如果咱们愿意在和孩子的生活互动和共同话题上花些功夫,孩子也许不会觉得这么孤单吧?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会带我的两个孩子外出爬山、在公园骑行、去博物馆参观、去图书馆感受浩渺如烟海般的各种藏书……并以此为话题展开各种探讨,带着孩子们领略历史的魅力,展望未来的科技。
图源:网络
前几年不方便外出时,我们就一起看各种纪录片,有关于宇宙起源的,有关于生物进化的,有关于中国历史的,有关于各地美食的……我们还一起追综艺,一起看脱口秀,一起动手烧烤、烘焙,一起去玩密室逃脱感受脑力风暴的推理谜题……
我甚至经常带着俩娃出去玩游戏机,和他俩一起打游戏。他们也很喜欢各种周边,但并不会沉迷。因为他俩说:“妈妈,你带我们玩的那些,可比虚拟游戏好玩多了!”
当一个孩子见识到世界的五彩缤纷时,真的不用担心这样的孩子不爱学习,因为他会想领略更多的景色和风光,想体验更多生活的不同面向,而这自然而然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同时,父母要多多关注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情绪,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尝试和孩子沟通,可他听不进去,怎么办?
1、换一种沟通方式
通过讲道理、说教,其实很难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们在和孩子沟通,实际上都是在“自说自话”。
沟通的一切方法和技巧,都是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而良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陪伴、理解、尊重、信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交流。
离开了这些最基础的部分,所谓的沟通技巧就变成了一种话术,再好的技巧也无法深入孩子内心。就算我们把每句话都说得像教科书一样完美,但孩子依旧不愿意听。
2、向“内因”靠拢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有很多需求无法在生活中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通过沉迷网络、小说、追星等方式来弥补。然而,父母们看到的往往是孩子的表象行为,看不到他们内在的心理状态和需要。
于是我们就很容易把这些问题行为归因于外在因素,把电子产品、明星、小说等视作洪水猛兽。可是就算没有手机,还有电脑;没有电脑,还有电视。即便是我们小时候什么都没有,那时的青少年们也依旧被说成是因为武侠、言情、漫画、电影……
于是我们用粗暴的方式去干预管控孩子,以为只要剥夺了这些,孩子就能好好学习、不受影响了。可如果内在的根源没有解决,外在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我们能否暂时不和手机、电脑、二次元这些表面行为较劲,可以想一想,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基础如何?我们有没有给到孩子精神所需?如果孩子不做这些,我们提供了什么其它有趣的事情呢?
当我们有这样的视角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从“如何改变对方的行为”转到了“我能做些什么帮他建立同样的功能”;我们的思路也就从“他不应该沉迷二次元、沉迷网络游戏……”变成了“为了实现同样的功能,我们还有哪些新的选择可以尝试?”
“沉迷于……”这些问题行为,都隐含着需求,它不是我们深恶痛绝的恶习,而是我们走近对方、了解他内心的通道。只有透过表面的问题行为看到对方内心深处的渴望,才能真正理解行为的原因,也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应对。
最后,分享来自公众号“三联少年新知”一篇探讨二次元的文章的两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