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大时代里的小故事”:底边职业群体的研究

随着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急剧转型,社会分层研究成为学术界深耕的学术场域。各式各样不同种族、性别、岗位的社会底边“打工人”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物流经济等催生了众多新形态就业岗位,随之学界关于底边职业群体的研究也向物流速递从业者、服务行业从业者等群体聚焦,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带货主播等为代表的底边职业群体相关的新闻报道、社会纪实及学术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在宏大的国家叙事之外,对底边职业群体予以应有的重视,将普通人的生活及其经历作为关注的对象,由此使国家历史的宏大叙事获得底层经验的具体补充。然而,当前的学术研究普遍关注从业人数庞大的底边职业群体,较少依据地域、年龄、性别进行细化处理。长期以来,修脚女工并未成为底边职业群体研究的关注点,她们所从事的修脚行业、生存逻辑与身体实践被忽视。

王文涛博士所著《足尖上的生计——重庆街头修脚工的质性研究》(下称《足尖上的生计》)以重庆市涪陵区街头修脚女工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了修脚女工的日常工作情景,包括她们如何与修脚顾客互动、如何在城市中寻找合适的工作地点以及如何面对城市管理和社会偏见等,不仅讲述了街头修脚女工如何在社会边缘化的背景下谋生,也揭示出街头修脚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老行当如何嵌入到地方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之中。该书的出版扩展了底边职业群体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底边职业群体的学术内容和空间。

图片

《足尖上的生计——重庆街头修脚工的质性研究》,王文涛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足尖上的生计》通过对街头修脚过程的研究,呈现她们的生存样态,展现其与社会进行互动与博弈的过程,揭示其中的社会隐秘。作者运用历史文献法、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对修脚的历史进行梳理,从“传统——现代”的历史维度来考察修脚行业变迁与修脚工身份地位,展现街头修脚的生命力;通过描述街头修脚工的身体实践、生存策略和身份认同,彰显社会底边女性在职业身份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指出底边职业群体对城市秩序的维持、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笔者以为,可从以下三点把握该书的写作主旨。

一是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街头修脚是一个带有区域特色和地方文化的传统行当,与地方性知识和区域文化互嵌,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与文化形态。随着市场化改良,修脚店的产生大幅度提高了修脚的卫生状况和服务态度。但作为地方性知识与传统老行当,修脚承载着区域历史与地域文化,与当地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又加之街头修脚简单易学、投入成本较低、摊位流动性强以及经济收入满足预期等,使得街头修脚具有相当的生存韧性与生命力。然而,街头修脚仅仅是满足人们治疗脚疾的基本需求,并且存在卫生、技术等方面的缺陷,所以专业性的修脚店对街头修脚的冲击越来越大,延续街头修脚面临挑战。

二是价值与认同的建构。本书通过选取街头修脚工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典型社会事件,生动细致地呈现了她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样貌。面对窘迫的家境、沉重的负担,她们不得不在工作和家庭责任中寻找平衡。面对国家基层权力对街头小商贩的驱逐,她们探索出自己的一套应对方式和行动策略,充分利用“弱者”的身体以及工作特点,来逃避国家基层权力的规训,在与城管长久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心照不宣的默契。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街头修脚工的自我认同感较高。她们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身体素质以及营生环境发展出一套特有的生存逻辑与身体实践策略,她们尽可能地调动修脚场域内一切积极因素为自己的生计服务。修脚工在底边社会中寻找自我价值,在她们看来经济收入可以取代职业声望,街头修脚相较清洁工、擦鞋匠等同类职业具有更高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三是对底边职业群体的人文关怀。将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社会性问题纳入底边职业群体社会情感的角度进行考量,展演现代化浪潮中底边职业群体的生存处境、生存策略以及社会心态,从而引发和培育社会对底边职业群体的人文关怀,这是研究街头修脚工等底边职业群体自我认同的最终学术关怀。学术界应该直面底边职业群体的“怨恨”,剖析其生存逻辑、权益需求与社会结构的互动,更好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

总之,《足尖上的生计》一书的启发性意义在于作者抛弃了惯用的“精英”研究视角,呈现细枝末节的真实经验,赋予街头修脚工群体话语权,避免她们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和 “被建构的群体”。底边职业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弱势地位,容易产生社会矛盾,增加社会冲突风险。乡村振兴战略从国家战略高度营造了城乡融合发展、人民共同富裕的氛围,为底边职业群体境遇的改善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刘成晨

文:刘成晨编辑:周怡倩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