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手工展示中国髹漆工艺的视频在网上热播,有着八千多年历史的漆艺也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的髹漆工艺历史悠久,在新石器中期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出现了漆木碗,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漆器。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漆器的品种大增,胎骨种类齐备,髹漆的技艺也迅速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夹纻像、密陀绘漆器,富有时代特色。唐代的漆器以华丽的金银平脱最为盛行,并出现了剔红、犀皮等工艺。宋代流行制作精良的一色漆器(亦被称为“光素漆器”)。元代漆工名匠辈出,其中以螺钿、戗金与雕漆等成就最高。明清时期的漆器集历代之大成,多种技法和不同纹理、质地的结合,使其空前繁盛、新变迭出。中国历代漆器的成就,影响首先及于东亚、东南亚,继之以西欧和北美,推动了世界髹漆工艺的发展。
■ 历史悠久 应用广泛
与陶器、青铜器不同,漆文化是东亚独有的,这取决于东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中国是最早使用漆的国家,也是漆文化最为悠久、最为辉煌的国家。中国漆俗称大漆,也叫做生漆、土漆等。大漆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化学漆,它是纯天然的植物漆,是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天然汁液。
大漆的使用历史可查证的就已经有八千多年了。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漆器是在浙江省余姚市的井头山遗址发现的两件带有人工涂漆痕迹的木器,一件是带销钉的残木器,一件是带黑色漆皮的扁圆体木棍,距今约8200年。中国也是最早使用漆器作为餐具的国家,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漆餐具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只漆碗,距今已有七千多年。
中国的漆文化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到商周时期已有随葬的漆器实物,多用漆液涂饰。战国、汉、三国时期出土的漆器,品类更多,大部分为生活用品,漆主要用于床榻、棺板、几、俎、瑟、鼓、奁、盘、盒等物品。唐代手工艺技术高度发达,漆器的工艺难度和精度都得到了提升。到了宋元时期,漆器不仅作为贵重的生活用品存在,在民间也被广泛使用,当时市场上已经有漆行、漆铺等将漆器作为商品出售。明清时期,漆器的发展进入繁盛阶段,宫廷中的雕漆技术发展到高峰,民间的漆器行业也非常发达。漆器装饰技法繁多华丽,可谓“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
大漆最为普遍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大到古代的各种建筑,多数木结构的部分都要髹漆,小到衣服装饰,比如古代的幞头,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乌纱帽,其实也是用大漆制作的。在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漆纱冠,到了汉代,漆纱冠的制作更加精美。漆餐具和漆酒具的数量之多、制作工艺之精美,更是不胜枚举。在乐器制作上,大漆也是极为重要的材料。文人偏爱古琴,也是用大漆制作完成的,其制作方法也一直延续至今。另外还有琵琶、萧、瑟等,也是用大漆制作的。古代出行的工具,比如马车、轿子上也能清晰看到大漆的影子。
除了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广泛应用,漆在古代社会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就是制造盔甲。我们现在能看到很多皮胎的漆盔甲,这些盔甲通过特殊的漆工艺制作完成。漆甲胄异常结实轻便,在冷兵器时代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以其轻便的特性帮助士兵完成快速移动,进而帮助其节省体力。除了盔甲之外,战争中用到的战船、弓箭、盾牌等物品都需要用大漆来髹涂。因为大漆干燥之后,漆膜既防水防潮,又坚固耐用,可以大大延长武器的使用寿命。
■ 丹青画卷 漆影可寻
在中国古代浩瀚的书画作品中,也不难见到大漆的身影。宋徽宗以漆为墨,将大漆直接用在自己的花鸟画创作中。宋代邓椿的《画继》中记载:“徽宗皇帝……独于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众史莫能也。”宋徽宗擅长花鸟创作,尤其重视对鸟类眼神的呈现,他经常用漆来点鸟的眼睛,点漆后鸟的眼睛炯炯有神,同时高出纸面,具有立体感,几乎要四周翻动。如果仔细观察宋徽宗的花鸟画真迹,不难发现他独创的这一技法。比如,如今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梅花绣眼图》便是例证。
在书画创作中直接利用大漆作为原料的做法并不多见,可绘画作品中却不难见到画家们精心刻画的各种漆器。魏晋时期顾恺之的名作《女史箴图》中,就有漆器的身影。在这幅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女子用的梳妆收纳盒——奁,画中的奁分为多层,可知古代女子梳妆需要使用较多工具。奁其实是较为常见的漆具,我国出土了很多战国漆器奁,因为受到漆的保护,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漆奁作为收纳盒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点,比如美观、携带方便,经久耐用且密封性较好,对于奁内的化妆材料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潮保鲜的作用。
北宋时期名作《听琴图》中也可以发现许多漆器。画面中最核心的一件道具为古琴,它是毫无疑问的一件漆器。除了古琴之外,画卷中还有放香炉的几、乌纱帽和团扇三件漆器。穿红衣服的士人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士人的额头和发际从帽中微微透出,这个帽子其实就是“乌纱帽”的前身,在当时叫做“幞头”,坐在他对面的文人和他戴着一样的帽子,应该也是类似的材质。纱布本来是很柔软的,为什么能塑成帽子的形状呢?其实就是因为涂了漆。《宋史·舆服志》中记载,最初是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来帽胎由于漆纱逐渐变得坚固,因此“去其漆里”,所以又称为“漆纱幞头”。幞头的背后伸出两脚,通常以铁丝、琴弦或竹篾为骨,弯制成各种形状,所以有“曲脚”“交脚”等不同的形式。宋仁宗时以漆纱为帽,到了元代,天子的冕服、衮冕沿用漆纱来做,百官公服幞头,也用漆纱制作。这种帽子的好处就在于非常结实,同时不怕水、不怕油,也透气,古人都是长头发,戴上帽子后便可以定型,方便又美观。
画中红色衣服的士人手中拿着一把扇子,这其实也是一件漆器,其扇骨和扇柄部分都是用漆髹涂的。这是古代较为名贵的扇子的一种典型做法。扇柄上往往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扇子整体精致精巧,同时也非常耐用。画中抚琴人的左边有一个香炉,香炉下是一个几架,这个几架也是漆器。它的颜色非常深,《听琴图》中的琴桌颜色较浅,而古琴和几架都是深色,都是髹涂了大漆的木器。
■ 万彩千文 争奇斗艳
在北京的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着许多漆器精品,这些文物类型各异、风格多样,展现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大漆文化。首都博物馆内收藏有一件元代嵌螺钿广寒宫图漆器残片,这件文物极为精美,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螺钿,又称“螺甸”,是一种将螺壳与海贝磨制成薄片,取其色泽光滑最佳的内表面根据画面的需求在器物的表面进行镶嵌的一种装饰工艺。“螺”是螺旋形贝壳的总称,而“钿”根据《辞海》的记载,有镶嵌装饰的意思。螺旋状的贝壳在匠人的手中经过精心的打磨、髹漆、抛光等程序,成为色泽亮丽、色彩变化无穷的艺术珍品,将贝壳的天生丽质完美演绎。嵌螺钿漆器是指将贝壳薄片制作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嵌在雕镂或髹漆器物上的一种装饰技法。元代的螺钿漆器发现不多,这件嵌螺钿广寒宫图漆器残片是国内目前所知唯一的元代嵌螺钿漆器。该残片所镶嵌的螺钿均为细小的薄螺钿片,是首次发现的最早的平脱薄螺钿。其图案是用薄如蝉翼、长宽仅毫米的细小螺片一一点植而成。整体来看,图案中桂树及额枋闪红光,屋瓦、树叶闪绿光,云气又红绿光相间,有随类赋彩、五彩缤纷的效果。这件作品充分显示了元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明清时期,漆器工艺在宋元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这一阶段的雕漆工艺发展较盛,尤其是涌现出许多精美的漆茶具,代表着这一时期雕漆艺术的高超水平。雕漆工艺产生于唐代,指在胎体上多遍髹涂厚漆,当漆层达到一定的厚度后,在漆层上雕刻图案的技法,是以漆为主体的立体雕刻形式。其中,以“剔红”和“剔犀”为主,也有“剔彩”。这一技法常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则一二百层,达到一定厚度后,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宋元时期雕漆工艺渐趋成熟,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故宫博物院有一件元代剔犀云纹葵瓣式盏托,高8厘米,口径12厘米,由圆形盏、葵瓣式盘和高足三部分组成。髹朱红、黑、紫漆,雕刻着如意云头纹,刀法流畅,具有元代雕漆的特点。故宫还藏有另一件雕刻作品,明永乐剔红双凤牡丹纹盏托。通体黄漆素地雕红漆花纹,盏外壁及盘心雕双凤云纹,盘外壁及足雕云纹。盏托内至足为空心,髹赭色漆,足底右侧以针刻“大明永乐年制”字样。整体图案富有起伏层次,构图布局对称舒展,漆层肥厚,给人以饱满丰腴的视觉观感。这件文物体现了明代雕漆技艺的新发展。
除了螺钿和雕漆之外,还有描金、填漆、金银平脱、堆漆、戗金、堆红等众多的技法种类,通过不同的技法会创作出风格各异的漆器作品,这些作品共同造就了流光溢彩的中国漆文化。千变万化的漆器作品含蓄温润、精致典雅、造型多变、色彩丰富,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和骄傲。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