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兵站,如何把树种活?

弘扬“两路”精神·天路战歌

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70年前,11万藏汉筑路军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跨怒江天险,越巍峨昆仑,在“生命禁区”架起西藏文明进步的巍巍金桥,在“世界屋脊”开创人定胜天的不朽奇迹。

图片

资料图片(来源:西部战区)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一代代驻守天路的官兵,接续弘扬“两路”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牺牲、勇于奉献,坚守生命禁区,矢志奋斗强军,用实际行动续写天路之上的新篇章。连日来,战地记者重走“两路”,亲身感受世界屋脊上日新月异的发展新貌,亲耳聆听火热军营里处处唱响的激昂战歌,采制一批接地气、冒热气的鲜活稿件,敬请关注。

邦达兵站的树

■张磊峰 严贵旺

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之际,我们一路向山,沿途见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

在国道318线与214线的交汇处,有一个叫邦达的高原小镇。这是一座没有行道树的城镇,一眼望去,只有高寒草甸齐刷刷地耷拉着脑袋,趴在高高的山坡上。

邦达海拔4390米,全年冰雪期6至7个月,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含氧量仅为内地的一半。就是在这里,川藏公路建成通车后的第7年,邦达兵站拔地而起,成为川藏线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气候最恶劣的兵站。

建站之初,一位专家到邦达考察,最终得出结论:气候太恶劣、土地太贫瘠,树木无法自然生长。

这个论断一度成为事实,邦达没有树,邦达兵站也没有树。

可是,每每看到来兵站食宿的官兵及家属呼吸急促、嘴唇发紫、走路踉跄,历代兵站人都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在兵站种成树,还要种得多多的,让氧气不再“吃不饱”,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图片

川藏公路从兵站营院边上穿过,当年筑路官兵“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勇口号,如同汽车鸣笛声一般,常常在官兵耳畔回荡,这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决心——革命前辈能把“难于上青天”的川藏公路修通,我们怎么不能把树种活?!

精神可贵,现实却刺痛人心。多年过去,邦达兵站还是未能种活一棵树,专家的预言如同一道“魔咒”,官兵多年耕耘也没能打破。眼瞅着,一粒粒种子撒下去,却一年年没动静;一株株树苗栽下去,却一棵棵死掉。但是,高原军人最不缺的就是韧性,失败没有让官兵退缩,反倒更加激起了大家对绿色的执着,对生命的热爱,对扎根边疆担当作为的不屈信念!

有一次,时任兵站教导员蒋天斌返乡探亲带回几株树苗试种,经过精心呵护发出了新芽,就在官兵欢呼雀跃之时,小树却没能挨过当年的冬天,兵站有树的历史如昙花一般,只在官兵眼前短暂停留。

千禧年后,兵站多了一茬高学历官兵,他们带着新思想赓续着种树的老传统。一级上士许永光是邦达兵站现今最老的兵,他回忆,2009年刚分到兵站时,营区里已有了成活的小树。他从老兵口中得知,那些树能成活,可是经历了一番不小的折腾。

高原冻土怎么办?官兵们把树坑挖得又深又大,用炭火将下面的冻土融化后,垫上厚厚的干草,再放进树苗。

气温过低怎么办?官兵们把自己的旧被子拆了,给每棵树的树干裹上厚厚的棉絮,根部再培上厚厚的肥土。

依然成活不了怎么办?如果可以,官兵们甚至想把自己的床腾出来给树住,把自己的粮省下来给树吃……

正是应了那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生根剂育苗,用牛羊粪改良土壤,用保鲜膜防寒保暖……官兵想尽一切办法,终于,奇迹出现,树活了!虽然成活率不高,却给官兵带来了无尽的希望:能活一棵,就定能活十棵;能活十棵,就定能活一百棵。

许永光接过老兵手中“种树的接力棒”,与一茬茬兵站新人“将种树进行到底”。官兵们不断尝试,逐渐摸索出泡生根剂的树枝以5到10厘米粗为宜、树要“五一”过后种最合适、种下树苗的头一个月必须天天浇水等一系列“种树经”。

图片

如今,20多年过去,营院里大大小小的杨柳已有2400多棵,高高的邦达上前所未有地长出一片葱葱绿绿的树林,与邦达城周边白色的积雪和褐色的沙石形成鲜明对比。现任兵站教导员罗敬说,院里最高的树近20米,这在内地或许不足为奇,但在邦达已经是难得一见的“参天大树”了。确实,抬头望去,只见它高傲地昂起“头颅”直插天际,似乎在告诉来邦达的每一个人,兵站有树了这个事实。

木已成林,但官兵并不满足。后来,他们在阳光房里又探索着,种活了桃树、李树、苹果树、樱桃树等,使这片生命禁区不仅有树,还结出了丰收的硕果。

图片

走在营区抵近观察,这里的树各个长得其貌不扬,枝干多是四仰八叉地生长,有的还枝干不全,不是一棵棵,多是一簇簇,叶片既小且硬,就连结的果子都显出“营养不良”的样子。据曾来过兵站的四川农业大学教授解释,这是因为邦达特殊的气候、土质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综合征”。

罗敬介绍说:“官兵不太懂其中的科学道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邦达这样艰苦,树都被我们征服了,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克服不了的呢!”树再“丑”也阻挡不住生命的顽强,环境再恶劣也磨灭不了邦达官兵的奋斗热情。

图片

树木给营院增加了勃勃生机,也给官兵增添了精神力量。

二级上士马玉航是一名炊事兵,三年前从低海拔地区调到邦达。初到兵站,他觉得在这么荒凉的地方工作,没有什么盼头。但生活在这片绿色森林中,倾听着十八军将士修筑进藏公路的事迹,感受着老兵用青春把军营染绿的情怀,直到亲身经历高原种树的点点滴滴,他意识到:路能通到天边边,树能长到山尖尖,七尺男儿克服不了困难怎能顶天立地,后勤战士经不起磨炼怎能保障打赢!

此后的马玉航就像变了个人,一门心思苦练保障技能,多次完成重大保障任务,去年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一颗颗不屈的树木,“润物无声”的熏陶是深刻的,也是有力的。

油料员杨文杰,负责来往部队的油料补给工作。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刚开始他经常双手冻疮不止、肿得像馒头,可是当他一次次驻足凝视落叶,“我能行”的信念也悄然而生。他不仅高标准完成任务,还总结出高原油料保障“小招法”,多次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胡永红和马玉航一样,也是一名炊事员。“当兵不扛枪,天天在灶台前洗洗刷刷有何意义?”这样的价值疑惑曾一直困扰着他。但在兵站待久了后,从修路到种树,他从中悟出了保障兵的意义:只要穿上军装,铲也是枪,保障有力就是战斗力。思想转变的他在本职岗位上任劳任怨,最终被任命为炊事班班长。

还有中士刘伟,勤务班工作琐碎、繁杂,又在如此艰苦的高原寒区服役,难免有时心情烦闷。怎样排解?他乐呵呵地说,裹着大衣、踏着月色在小树林中遛遛,看着自己和战友一起种下的小树,心里就会热血澎湃,啥烦恼都烟消云散了,第二天又是“元气满满”!

……

此时此刻,一首《战士的第二故乡》中的歌词浮上心头:

“人都说咱岛儿荒,从来不长一棵树,全是那石头和茅草啊,有咱战士在山上,管叫那荒岛变模样,搬走那石头,修起那营房,栽上那松树,放牧着牛羊……”歌词中是海岛的树,眼前是高原的树,描述的时空不同,体现的却是一样的品质:中国军人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海,只有摧不毁的意志!

在邦达,这意志已被官兵融进那一棵棵种活的树。图片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摄影:罗敬

编辑:武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