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多主体协同、三阶段递进” 培养土木工程硕士实践能力
2016年,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依托“浙江省山体地质灾害防治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建筑与土木工程专硕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三者兼顾的培养理念,建立了校校“优势互补、联合指导”、校企“需求牵引、深入合作”、国际“协会依托、中外融通”的多主体协同培养机制。2020年,学院围绕土木工程专硕实践能力提升,开展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创建了“多主体协同、三阶段递进”的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创建“多主体协同、三阶段递进”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是专硕的核心竞争力。为提升土木工程专硕的实践能力,学院创建了以高校为核心主体、企业为支撑主体、政府为引导主体、行业组织为拓展主体,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工程、专业实践深入工程现场、学位论文服务工程创新的“多主体协同、三阶段递进”的土木工程专硕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建立实践基地管理运行与企业导师双向激励考核机制
学院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单位的优势,建设了34个不同类型的专硕实践基地,构建了高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主体协同的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并以企业导师责权利刚性规定、企业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双向发力等为抓手,建立了保障企业导师全过程参与专硕实践能力培养的双向激励与考核机制。
构建专硕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通过高校、企业和行业组织等主体多维协同,学院对专硕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及培养成效进行监控,根据效果反馈及时改进,建立了专硕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构建了基于“质量控制—过程监督—效果反馈”的质量保障管理平台,提出了以实践能力评价为重点的多元化、多维度评价方法。
自2020年以来,学院共有17项实践成果入选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占全省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水利专硕优秀实践成果总数的60%以上;为地方建筑行业输送了一批具有良好实践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未来,学院将继续完善协同育人模式,为地方高校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借鉴。
(胡云进 陈忠清 刘 杰)(胡云进 陈忠清 刘 杰)
【来源:光明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