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伊利扎效应(Eliza effect)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ELIZA 效应是一种无意识地认为计算机行为类似于人类行为的倾向,即拟人化。
道格拉斯-霍夫斯塔德(Douglas Hofstadter)举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来说明伊莱扎效应的具体形式:一台自动取款机在交易结束时会显示“谢谢 字样。一个(非常)不经意的观察者可能会认为这台机器实际上是在表达感激之情;然而,这台机器只是在打印一串预先编程的符号而已。
更广义地说,ELIZA 效应是指用户仅根据系统的输出结果,就认为计算机系统具有“控制(输出)的软件不可能实现的内在品质和能力”,或“假定[输出结果]反映的因果关系大于实际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ELIZA效应是用户对编程限制的认识与他们对程序输出的行为之间微妙的认知失调的结果。ELIZA效应的发现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发展,它展示了使用社会工程学而非明确编程来通过图灵测试的原理。
这种效果因 1966 年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韦曾鲍姆开发的聊天机器人 ELIZA 而得名。在执行魏岑鲍姆的“医生”脚本时,ELIZA 模仿罗杰式的心理治疗师,主要是将“病人 ”的回答改写成问题:
人类:是我男朋友让我来这里的。
ELIZA:你男朋友让你来的?
人类:他说我经常情绪低落。
艾丽沙:很遗憾听到你情绪低落。
人类:是真的。我不快乐。
ELIZA:你觉得来这里能让你不再不开心吗?
尽管ELIZA的“医生”脚本被严格地设计为一种支持与计算机进行“自然语言对话”的机制,但它在激发用户的情感反应方面却出奇地成功,用户在与程序互动的过程中,开始对程序的输出赋予理解和动机。正如魏岑鲍姆后来写道:“我没有意识到......在极短的时间内接触一个相对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就能诱发相当正常的人产生强大的妄想思维。”事实上,ELIZA的代码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诱发这种反应而设计的。通过观察,研究人员发现用户会不自觉地认为 ELIZA的问题意味着他们对所讨论的话题感兴趣并投入了情感,即使他们有意识地知道ELIZA并没有模拟情感。
以上来自维基百科,机器翻译
@不好为师而人师者o刘永谋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