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信使

  38岁改行, 20年间,他在探索和提升非遗保护的档次和水平上下功夫,从非遗路上的“探路人”,成长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领路人。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获得者;是昌宁县非遗名录体系建立的领头人;更是让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图片

罗金荣与苗族服饰传承人合影。


  “对生活的这片土地有执着情感”“用有限的时间做最亮的事”。被同行称为“云岭非遗路上跋涉者”的罗金荣,面对记者,用最朴素的两句话,表达了他20多年如一日,乐此不疲地奔走在非遗路上的原因。


  2024年10月24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名单中,昌宁县文化馆非遗中心主任罗金荣榜上有名,这是他继“昌宁苗族服饰(习俗)”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其个人再次荣登国字号荣誉榜。


  从非遗田野普查的“行者”,到办公室挑灯研读资料撰写专著的“思考者”,罗金荣以艺术家的生动形象和学术家的严谨缜密,在非遗路上充当起“光阴信使”的角色,为一颗颗“蒙尘的珍珠”拭去灰尘,让古老的诉说再次被看见。


遇见“五彩霓裳”


  2004年,38岁的罗金荣从昌宁县温泉乡温泉中学校医岗位,调到昌宁县文化馆。尽管热爱文化,痴迷写作,但38岁选择改行,熟悉罗金荣的人还是替他担心——在一个尴尬的年纪为何选择一个陌生的领域?当别人调侃他学习鲁迅“弃医从文”时,罗金荣眼里看到的,是一个比校园更大的舞台。


图片

2009年参加“中国·昆明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


  调入县城不久,为了筹备参加保山市市运会比赛项目,罗金荣被文化馆安排带领昌宁县苗族射弩队在县城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训。第一天,当看到集训场上苗族同胞身上花团锦簇的服饰后,感到惊艳和好奇的罗金荣在集训结束后,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藏在服饰背后的民族文化。令人吃惊的是,那些从来没有上过学读过书,不知道地图为何物的苗族同胞,居然能如数家珍般地在被他们称为“五彩霓裳”的服饰上指出,哪里代表黄河,哪里代表长江,生动的给罗金荣讲解表示洞庭湖、鄱阳湖、黄果树瀑布的纹饰,指出代表苗族的祖先女娲和蚩尤的刺绣……这些描绘,让罗金荣感到穿在苗族同胞身上的衣服,或许就是一部记录苗族5000年迁徙的活史书。


  接下来的日子,和射弩队交成朋友的罗金荣每到夜晚,就会认真倾听他们讲述有关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神话故事,聆听她们吟唱有关服饰的山歌、民谣、小调……其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广泛,使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已经触摸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个巨大基因库,而这些正是以前苗学研究尚未明晰去捕捉的。


图片

2007年在耈街土皮太村调研。


  于是,罗金荣下决心要把中华文化的这一瑰宝——昌宁苗族服饰文化挖掘出来,弘扬开去,让它们世世代代得到保护和传承。


  2004年开始,云南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作为昌宁县文化馆唯一的非遗人员,罗金荣踏上了接触挖掘非遗、保护非遗、寻找传承人的道路。


  几年后,罗金荣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给他搭建了一个人生大舞台,让他有了研究曾经让他叹为观止的“五彩霓裳”的机会,从而碰撞出了更大的理想和抱负。


“金凤凰”有了新翅膀


  挑起了担子,就要负重前行。昌宁苗族同胞,世代居住在澜沧江、黑惠江夹江之间,山高坡陡,使得非物质文化普查异常艰辛。由于交通欠发达,遇到雨天要步行几天的山路,途中不时跌成泥人是常事。在经受了在山野被野熊野猪追过、露宿窝棚、饿过肚子的艰辛后,罗金荣也体会到了在老乡家的火塘边借着火光,触碰不为人知苗族文化的温暖。在一次次访问后,勤奋的罗金荣最终得到了和苗族服饰有关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给自己调查的资料找到严谨的依据,罗金荣阅读了《中国民族史》《云南民族史》《苗族史》《中国服饰文化》《苗学通论》,二十四史等,甚至还查阅了《四库全书》。在翔实的历史记录和现实资料的结合下,罗金荣认为,在全国200多种苗族服饰中,昌宁苗族服饰保留了古代“五色衣 ”的特点,它不仅是“五彩霓裳”,更是一只藏匿于深山的“金凤凰”,作为文化工作者,自己有使命为“金凤凰”插上翅膀,让它飞出大山。


图片

2011年,罗金荣到红河州参加苗族花山节。


     但学术研究要看到成果,往往要比其他工作付出更多努力。罗金荣说,只有提升非遗田野调查的档次和研究水平,才能让昌宁苗族服饰获得更好的传承和保护。为此,他大胆地把昌宁苗族服饰的非遗申报瞄准了国家级。


  可要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并非易事,罗金荣心里清楚,没有翔实的资料、独到的学术理论,小地方的项目是万万入不了专家学者的眼。为了冲上国家级非遗平台,罗金荣再次踏进了昌宁苗族同胞最为偏僻的聚居地——珠街乡谷满村的依码箐。


  那时,为了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罗金荣和妻子杨会莲商量后,拿出原本准备用来在县城买宅基地的两万元存款,用其中的9600元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剩下的买了相机和笔记本电脑。为了节省开支,他常常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带上方便面,不断在苗山间奔走。


图片

2015年到勐统镇开展培训。


  为了得到翔实的影像资料,罗金荣要求自己在访问时必须做到细致认真,有时,一个细节的拍摄和采访,往往就会耽误老乡一整天时间。于是,心怀歉意的他每次入户,都会带上自费购买的面条、红糖送给受访的老乡,虽然不贵重,但对于那时工资不高的罗金荣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罗金荣在苗山收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拍摄了上万张图片、储存了近百个小时的录音。随后,在云南省苗学会和地州苗学会的支持下,他先后到屏边、楚雄、文山、大理等苗族聚居地区采访、研究,多次和贵州、湖南的苗族民间艺人和专家学者进行探讨,比较同一文化不同区域的异同,并在学术界率先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观点和论点。


图片

罗金荣(左四)在文山开展苗族文化调研。


  2005年7月,罗金荣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学术著作《昌宁苗族服饰》整理完成,为了把长达40多万字的集调查报告和民族研究于一身的学术论著,以及申报材料送往保山市文化局统一申报,罗金荣和妻子骑着摩托车,冒着大雨,花费4个小时的时间,按时把裹得严严实实的材料交到了负责收集的工作人员手中。


  2006年5月20日,“昌宁苗族服饰(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当年全国唯一被公布的苗族服饰项目。申遗成功后,依托272万元中央专项资金,罗金荣的专著《昌宁苗族服饰》得以顺利出版,同时,昌宁县划定保护区、推广工业无毒大麻种植、恢复织布机、组织传承人培训工作也同步推进,保护工作由此开启了新篇章。


让更多非遗被看见


  很多人认为,一个人一辈子能申报成功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人,但头顶国家级非遗项目光环的罗金荣,却没有在荣誉面前止步。他说,一个非遗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就是让更多即将消失的文化得到抢救保护,为一颗颗“蒙尘的珍珠”拭去灰尘。


图片

罗金荣到耈街乡开展苗族文化传承培训。


  敢于提出疑问、有奉献精神、不怕吃苦、思维敏捷,是同事对罗金荣的评价;待人和蔼、富有幽默感、学识渊博,是罗金荣留给很多非遗传承人的印象;为了非遗调查研究不计得失、不知疲倦、滴水穿石,这是妻子杨会莲眼中的丈夫。在“昌宁苗族服饰(习俗)”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后,杨会莲本以为丈夫该歇一歇,但罗金荣却告诉她,自己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常拿出记录散落在各乡镇民俗技艺的笔记本翻看,总怕耽误了申报工作。”杨会莲说。


  做一个虔诚的非遗 “行者”,是罗金荣给自己的要求,但能吞下行走路上的苦,不仅需要 “脚力”“笔力”,还需要不停思考的“脑力”。


  2006年后,罗金荣独立承担起昌宁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俗、传统舞蹈、民歌等61个各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2015年,罗金荣完成了文化部指定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昌宁苗族服饰”创世史诗《冈亘·尤》调查搜集整理出版课题;2016年,完成了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的省级非遗傣族史诗《神蜘蛛》调查收集整理出版课题;2019年,完成了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的市级非遗布朗族史诗《神刀》调查收集整理出版课题;2023年完成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指定的课题《昌宁苗族服饰非遗影像志》出版……期间,先后授课216次,培训传承人1.6万人。


图片

昌宁苗族服饰民俗文化传习活动技艺大赛合影。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昌宁红茶知名度,罗金荣又把“昌宁红茶”申报国家级非遗的梦想落在了实处,他在花费大量时间开展田野调查和研究后,现已完成30万字的《昌宁茶史研究》,其中10万余字已在《云南群众文化》等刊发,引起学术界关注。目前,罗金荣又开始收集整理《昌宁茶民间文学集》《昌宁茶礼茶俗》,为申报工作做准备。


  今年59岁,非遗路上的“跋涉者”已近花甲,但谈到如何让非遗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罗金荣说,非遗就是天上的星星,需要我们振臂高呼,才能让更多人抬头看见。同时,他希望更多年轻人成为非遗路上的“追星者”,保持文化传承,让逝去的光阴有迹可循。



文:字相禹

图:罗金荣


编审:李显耀 
责任编辑:胡  瑞 施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