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书读晚清

严复曾言:“革命之世,不必皆暴君。”

辛亥革命这一“五千年之大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的大转折,然而旧制度崩溃之迅猛,大革命兴起之骤然,出乎当时人的预想,也为后来者所深思。

晚清时期,朝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行全面改革之时,革命却能较为轻易地速成,那么“改革”与“革命”,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竞争关系?

晚清政治结构要比18世纪末的法国远为复杂,也蕴含了更多中国自身的政治命题,需要从更长的时段来观察和理解。分享3本好书,一起读懂晚清。


好书推荐


1.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旧制度”因何解体,“大革命”如何酝酿,一场带有自毁意味的新政,一次悄然催生革命的改革,罗志田教授重磅新著重释“辛亥巨变”
清季的现实困境是,一个小政府的机构,却不得不行使大政府的职能;不仅思想上没有充分的准备,在政治伦理、行为模式和体制方面,也都缺乏足够的预备。朝廷如此,民间亦然。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廷却仓促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的制度改革。从废科举到筹备立宪,件件都是以千年计的巨变。
今人常说中国人缺乏法制观念,恐怕多是以其心目中某种特定的"法制"概念来反观中国现象。君不见戊戌维新时康有为就呼吁要从根本上一举改变"大经大法",而最主要的反对意见则是动辄曰新法"有违祖制"吗?双方关注的重心,恰是法与制,以及法制基础上的法治。而当时"变法"一语的产生,并被后人用以概括那一时段的改革议论和举措,都体现了强有力的法制观念。
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戴鸿慈和闽浙总督端方奏请改定全国官制时,便强调日本"宪法之推行有效,实由官制之预备得宜"。关键是其后隐伏的准则∶"未改官制以前,任人而不任法;既改官制以后,任法而不任人。"前者若"法既敝,虽圣智犹不足以图功";后者则"法有常,虽中材而足以自效"。
次年,御史黄瑞麒也上奏说∶立宪国的实质是法治国,"法治国任法而不任人,人失而法不失,故其国能长治久安;非法治国任人而不任法,人失则法亦失,故常朝治而夕乱"。时人这样的表述尚多,都指向一种重制度而轻人的思路。

在朝廷没有并无太多暴戾苛政的情形下,为何会发生革命?清朝何以骤然崩溃,革命何以轻易速成?

改革开启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体制或结构及政治伦理是否改变、怎样改变及以何种速度改变。正是由于制度的困境,使自上而下的新政带有了“自毁”的意味,并最终不得不让位于自下而上的革命。

图片

延伸阅读:《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
立足于文化眼光,借助历史想象,观察“中国的近代”,述说一个大国如何从历史转身。本书大体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偏重古代的通论、近代中国的重要转变、以千年为计量单位的历时性大事件评述、一组重要著作的书评以及近代的学术和教育。
图片

延伸阅读:《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修订版)
本书侧重的时段是民国建立后的十多年,民族主义思潮下的抗御外侮与国家建构,是罗志田教授诠释近代中国政治史之力作。
图片

2.苏生文《晚清以降:西力冲击下的社会变迁》:全方位地展现了晚清几十年间的社会变迁,阐述了这一时期中国如何被动地接受“西方文明”
《晚清以降:西力冲击下的社会变迁》,这部书的选题非常好,主要是命中中国近现代转型之际的重大历史关键,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对于当下有现实意义。
——范子烨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我们都知道,在三四十年代的北京,一户普通人家住一整个四合院还是很普通的事。而在今天,如果仍然按照林语堂的说法,所有的建筑都建成“其屋顶应该静静地半掩半现在树荫之下,柔软的枝条仿佛还在轻轻地抚摸着它的眉梢”的话,也就是全部建成传统的四合院或其他形式的单层或低层的建筑,并遵守传统,使用天然木材而不是“石头、砖块和灰浆组合起来”的建筑材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图片

3.李启成《碧血难招蜀道魂:晚清资政院研究》:立足《速记录》等原始档案,全面深入解读晚清资政院的实际运作,鲜活呈现晚清政局的风云变幻
资政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代议机构,其设立与议事是晚清力图实施宪制的重要标志,亦为议会政治在中国的一次勇敢尝试。
根据《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等原始资料,对资政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内容大致以第一次常年会和第二次常年会为中心分上下两编,分别阐述了会议召开的背景、议长和议员、会议规则、主要议案、影响和历史反思等内容,附录部分包括第二次常年会议事概况、议员和政府特派员简介以及资政院大事记等,是中国法律史、宪制史研究的用心之作。
图片

延伸阅读:《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修订版):了解晚清新政,全面认识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真实、鲜活地记录了旧邦新造之际新旧思想交锋的众生相,是故20世纪60年代初就有学者撰文提醒学界重视这一记录,80年代一些海外学者不惜远渡重洋寻找它。整理者费20年之力,将这一记录点校、注疏,嘉惠内外学界,功莫大焉!
——李贵连(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