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昨天上午10时,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从城市四面八方赶来的悼念人群手执菊花、神情肃穆。静默中,人们无声悼念着一个个在战乱中随风消逝的鲜活生命。这一刻,山河呜咽,举国同悲。
户外纪念广场上,《人类的浩劫:1937年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同步展出。开篇展陈的是一张特写照片。残垣断瓦中,一位无助的老者抱着被飞机炸死的孩子,眼神中满是哀恸。一旁的配文这样写道:战争是一面镜子,警示着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
该展览的所有材料、照片均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张张黑白照片,串联起这段沉重的历史过往。30万遇难同胞以及曾伸出援手的部分国际人士,从模糊的数字、群像化为一位位有名有姓的鲜活人物。
南京之痛,家国永念。念的不只是过去的伤痛,更是未来的和平。
“他们仿佛从教科书上走了出来,亲口诉说着当年是如何经历着这一切。”人群中的上海市宝山区淞谊实验学校学生周家萱神情动容,她在模拟的“地震屋”中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在连连炮火之下,家变了模样,墙壁被轰出了大窟窿,墙面上的全家福也被震得摇摇欲坠。头顶还不时有轰炸机掠过的声响。“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沉浸式参观的周家萱此刻深深明白:为何当年学生们发出了这句掷地有声的慨叹。
她也从史实展中拼凑出了更多历史碎片。譬如,德国人约翰·拉贝把冒着危险组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点滴写进日记中,成为南京大屠杀中重要的史料之一,也让其真正从民族苦难迈向世界记忆。顺着照片墙,周家萱找到了拉贝,对他多了一分钦佩。“他原本可以拥有更从容惬意的生活,却为了保护更多人毅然留了下来。”
立于标注着“百人斩”的军刀前,科研人员姚伟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今年5月,他曾带着女儿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彼时,馆内的一处设计令其印象深刻。这款装置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落下,象征在1937年的那个冬天,每12秒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两个场馆,相隔数百公里,却从不同剖面展陈出这段过往,拼凑出更完整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亲历者们在逐渐老去。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位。1987年南京首次统计幸存者时,记录在册的共有1756名。
多年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不断探索学生担当义务讲解员。“引导更多年轻人正视这段苦难的过去,通过对历史的讲述,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知晓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也更懂得居安思危。”纪念馆副馆长王玉峰表示,该馆将进一步提升纪念馆展陈质量与服务水平,完善红色资源的传承和保护,为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平台载体。
作者:王嘉旖
作者:王嘉旖图:赵立荣编辑:范菁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