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中国的第 2 大死亡原因。健康中国行动(2019 ~ 2030)的目标是在 2022 年前癌症 5 年生存率达到 43.3%,2030 年前达到 46.6%。近日,中国 2019 ~ 2021 癌症生存统计数据公布,显示包括肺癌在内的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癌症 5 年相对生存率显著提高[1],为健康中国行动中期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并带来关于肺癌等肿瘤的防控策略启示。
我国包括肺癌在内的多数恶性肿瘤 5 年生存率稳步上升
癌症是中国的第 2 大主要死因,占全部死亡原因的 20% 以上。预防和控制癌症是健康中国行动的关键组成。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生存率是癌症防治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癌症注册数据覆盖范围更广和质量改善,癌症生存统计数据更为准确。既往使用 17 个癌症注册数据汇总,发现 2003 ~ 2015 年中国癌症生存改善[2]。而新近一项纵向回顾性队列分析使用扩大覆盖人群和更高质量数据的更新癌症生存数据进行评估,获得 2019 ~ 2021 年癌症整体及 25 种癌症类型的 5 年相对生存率,并进一步探索了 5 年生存随时间的长期变化。研究纳入 47 个癌症注册数据中的 6,410,940 例新诊断癌症患者,其中最常见的 5 种癌症类型是肺癌(20.8%)、结直肠癌(10.4%)、胃癌(9.9%)、肝癌(8.6%)和乳腺癌(7.7%),占所有癌症病例的 57.4%。2019 ~ 2021 所有癌症的年龄标准化 5 年相对生存率是 43.7%(95%CI 43.6 ~ 43.7)(图 1)。有 8 种癌症 5 年相对生存率超过 60%,分别是肾癌、宫颈癌、子宫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睾丸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而胰腺癌、肝癌、胆囊癌、食管癌和肺癌的 5 年相对生存率不足 30%,这些预后不佳癌症占所有癌症病例的 39.3%。男性所有癌症患者的 5 年相对生存低于女性(36.4% vs 51.6%)。肺癌整体预后依旧不佳,所有患者的 5 年相对生存率是 28.7%,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是 22.2% 和 39.3%。图 1. 年龄标准化 5 年相对生存率(%)(A)全体患者;(B)按性别进一步分析所有癌症根据年龄和性别的 5 年生存,显示对于所有癌症整体和大多数癌症类型来说,随着年龄增长 5 年相对生存率降低,最差生存见于 75 岁及以上患者。45 岁以下患者的 5 年相对生存率是 76.8%,而 75 岁及以上患者则降至 24.1%。这一趋势也可见于肺癌(图 2)。图 2. 2019 ~ 2021 肺癌不同年龄性别的 5 年相对生存(红:全部;蓝;男性;绿:女性)我国 2008 ~ 2021 年诊断癌症患者的 5 年生存率持续上升(图 3)。进一步根据癌症类型推测年龄标准化 5 年相对生存,显示 2008 ~ 2021 年,肺癌、前列腺癌、骨癌、子宫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喉癌和膀胱癌的生存改善尤为显著。将其分为 4 个时间段,肺癌的 5 年生存率从 2008 ~ 2010 年的 18.7%,上升至 2019 ~ 2021 年的 32.1%,每个时间段肺癌 5 年生存的最大绝对改善为 4.5%(表 1)。图 3. 2008 ~ 2021 年龄标准化 5 年相对生存趋势表 1. 2008 ~ 2021 不同癌症类型年龄标准化 5 年相对生存趋势因此,由于肺癌恶性度高,整体预后和其他癌种类型相比依旧不佳。但是纵览数据显示肺癌年龄标准化 5 年相对生存率稳步改善,反映出中国癌症健康体系的有效性和近年来肺癌诊疗的巨大进展。聚焦筛诊治,提高可及性,中国肺癌患者生存有望再进一步
这项研究覆盖广泛中国癌症人群,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癌症患者的 5 年相对生存在 2019 ~ 2021 年增加至 43.7%。其中肺癌的年龄标准化 5 年相对生存率稳步改善,从既往的 18.7% 上升至 32.1%,显示出中国肺癌健康体系和诊疗的进步。肺癌生存改善可能是重大医疗改革和技术进展的直接结果,使得肺癌早期筛查、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成为可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癌症防控带来启示。《健康中国行动 —— 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 ~ 2022)》倡导健康相关特异性行动,指导人群加强卫生素养,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早期发现。由于我国肺癌发生率逐步增加,而死亡率显著降低,这反映了早期发现和治疗改善带来的改善。2024 年国家卫健委发布《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 年版)》,推动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真实世界证据提示中国癌症生存改善部分由分期迁移驱动,我国 Ⅰ 期肺癌患者比例增加,带来更好的分期特异性生存和更佳预后。加强肺癌认知、明确危险因素、早筛早诊、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可能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因素。回望抗击肺癌的漫长历程,可见中国肺癌患者生存提升和新型靶向免疫治疗出现轨迹重叠,这些新型有效治疗药物的出现带来肺癌治疗的更优解决方案。从 2004 年开始,EGFR-TKI 的问世和 EGFR 靶点的发现引领了肺癌精准诊疗新纪元的开启。随着药物不断迭代升级,目前三代 EGFR-TKI 已经成为标准一线治疗,EGFR 突变患者的生存不断改善。此外,ALK、ROS1、MET、RET、HER2 等驱动靶点不断被发现,针对性靶向药物应运而生,驱动基因阳性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和生存提升已经成为现实。免疫治疗在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自 2015 年肺癌中首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获批以来,多项研究不断证实免疫治疗带来的生存获益,目前 ICI 联合化疗已经成为肺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一项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前时代(2010 ~ 2014)和免疫时代(2015 ~ 2020),肺癌患者的 3 年生存率分别是 11.7% vs 17.8%[3],提示免疫治疗带来的巨大获益。目前在诊断方面,人工智能、液体活检、多组学等技术方法不断进步,使肺癌筛查和诊断更为准确。而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药物也在不断带来更多治疗希望。这些变革都促进肺癌诊疗稳步发展。肿瘤治疗质量受到健康相关资金的显著影响。通过促进可支付的抗肿瘤诊疗,可及性和治疗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政府正加大对癌症防控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将全民健康覆盖作为国家政策重点,并在这一目标实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也是导致肺癌生存改善的重要原因。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旨在实现全民受益、全民共享,这是增加肺癌治疗可及性的重要措施。目前多种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已经纳入医保,切实降低肺癌患者经济负担,助力其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在过去 10 年中,国务院发布系列国家健康行动计划,其中改善癌症生存是最重要的国家目标,健康中国行动(2019 ~ 2030)指明需通过加强癌症预防和治疗体系,提升癌症生存率。当前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包括肺癌在内的恶性肿瘤 5 年相对生存稳步上升,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诊疗可及性增加是数据背后的最大推力。数据为我国肿瘤防控带来更多信心,相信有一天癌症可以彻底被征服。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1]Zeng H, et al. Cancer survival statistics in China 2019–2021: a multicenter,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Natl Cancer Cent. 2024;4(3):203-213.
[2]Zeng H, et al. Changing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during 2003-15: 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Lancet Glob Health. 2018;6(5):e555-e567.
[3]Wang Y, et al. Survival trends among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roval of immunotherap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database-based study. Canc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