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护民生】芜湖镜湖:检察公益诉讼为幸福民生 “加码”

图片

2024年12月13日《安徽法治报》头版


原标题


检察公益诉讼

为幸福民生 “加码”


本报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熊秋萍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检察院依法监督、能动履职,探索出“多走三步”的工作方法,引导精准规范办好每一个公益诉讼案件,以更高质效履职筑牢民生之本、推进社会治理、守护美好生活。



向前一步瞄准民生痛点


镜湖区检察院厚植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持续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精准发现民生痛点、难点、堵点。在这个过程中,该院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借助数字赋能,充分发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作用,聚力攻坚“老大难”问题。


燃气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生、民计、民安。为保护江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镜湖区检察院运用“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全生产类案监督模型”,筛查发现辖区餐饮商户存在燃气使用安全隐患。根据推送线索,精准定位,开展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辖区30余家餐饮商户未安装或未正确使用可燃气体报警装置;部分商户违规使用液体燃料“轻质白油”,后厨“油气混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准确查明问题、提供具体整改意见,承办检察官邀请具有高校研究背景的“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线索核查、公开听证等办案活动,梳理问题线索、研判整改措施,为推动隐患整改建言献策,凝聚公益守护合力。


多走一步延伸办案环节


倾听诉求、调查核实是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的关键一环。镜湖区检察院有序推进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公开听证畅通民声反映渠道、查明公益受损情况、厘清行政机关职责,以公开促公正,以听证促履职,以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扫码点餐”看似简单方便,但是对于一些老年人、视障群体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就餐障碍”。在办理督促治理强制“扫码点餐”规范餐饮服务行业行政公益诉讼案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和公益受损情况,该院公益诉讼办案检察官邀请两名退休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公开听证,认真听取其在日常消费中因不适应“扫码点餐”导致的就餐困境。


图片

▲公开听证现场


会后,根据老年人代表反映的问题和意见,镜湖区检察院分别向各行政机关送达检察建议书,督促履行行业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联合指导商家开展整改,订制公示所有菜品的纸质菜单,同时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增强服务特殊群体的意识和能力,充分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


向后一步跟踪监督实效


公益诉讼的最终目的是消除隐患,解决问题。镜湖区检察院在工作中把握“可诉性”精准发力,聚焦整改难度大、周期长、易反复的民生痛点、治理难点,坚持靶向跟进,做到常态化“回头看”,切实推动问题真解决。对于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推动解决不了的问题,坚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实现以“诉”促“治”,体现司法价值引领,让“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办案模式成为常态,更好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的治理效能。


针对辖区多个居民小区和商业体人防工程疏于管理的问题,镜湖区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收到行政机关整改回复后,镜湖区检察院多次开展实地回访发现,仍然存在防护门无法正常使用、人防标识缺失、墙体毁损等问题。多次督促效果不佳,镜湖区检察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跟进监督后,行政机关立即组织属地街道、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明确整改方案、紧盯整改进度,在法院审结前将问题全部整改完毕。行政机关以此为契机在全市开展重点人防工程维护管理专项检查。


第7978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审核丨任小玲
来源丨安徽法治报
编辑丨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