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去几次安化,总会爱上泡茶、喝茶。
在这黑茶之乡,街道店铺,几支千两就是最好的装饰品。你若勇敢一问:老板,可以喝杯茶吗?主人定会热情回答:安化,最不缺的就是茶。然后拿出店里最好的茶来招待你,“10年的花卷”“12年的茯砖”……店家从不吝啬,店里有的好茶都会给你泡上,你若给钱,店家还会生气。
若到山里去,火塘围坐,主人将自己采摘、自己制的茶叶,往水壶里投上一把,然后逐个给客人倒上茶,拿出花生、瓜子,这才是最烟火的围炉煮茶;古老的风雨桥、茶亭,依旧有执着的守亭人,每天将茶桶灌满。
煮茶
“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安化多冰碛岩,产好茶。千年前,宋王朝开了梅山,这座小城就以茶迎接着世界。有了茶,小城的时光也慢了下来。耐心等待茶叶冒新芽、等待茶叶发酵、等待水开、等待茶叶慢慢舒展。泡茶,是小城的态度;泡茶店则是小城人的慷慨与良善,你到茶店去,店家总会热情招呼:恰杯茶!
风雨安歇处,总有茶相候
去安化,一定要去安化的风雨桥、茶亭。从宋代始,安化茶开始走向远方,1728年,签订《中俄恰克图界约》,一条始于安化的万里茶道就徐徐铺开。茶道上风雨桥、茶亭,是运茶人的停歇处,亦是旅人的慰藉地。
万里茶道起点-安化洞市遥子尖
深秋,我们重新走上安化黄花溪鹞子尖古道,登顶鹞子尖,经过甘露亭。茶亭的廊道和歇凳打扫得干净,浓郁的茶水装在铝壶里,冰冰凉凉,豪饮一杯,解渴非常。古道已荒芜,守亭人世代相传,依旧日复一日地准备着茶水。
甘露亭原来叫鹞子尖茶亭,1836年农历九月,两江总督陶澍从江西阅伍后,顺道回安化小淹修祖墓,过鹞子尖,为茶亭捐田四石(残碑尚存)并改名为“甘露亭”。捐田用作茶亭的日常修葺和守亭人的口粮、工钱,守亭人总会烧一壶热茶,等待停留的人们。这让人想起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守亭人与路人极限拉扯的故事,一定也在这里多次上演。
甘露亭
不远处的鹞子尖,还留存着陶澍和父亲的诗碑,其中陶必铨为茶亭写了一篇《鹞子尖茶引》:“《禹贡》荆州之域,三邦底贡厥名,李安溪以为名茶类,窃意吾楚所辖……顾茶产于山,而高山崇岭,行人往来,渴而得饮者,往往难之。夫樾可荫暍,救死良法也。然与其救之于已死,不若全之于方生。如十一都之鹞子尖,上下十余里,亦一险阨也。有兴言老人者深垂怜念,日汲水半山中,煮茗古亭以待渴者、行者便之。所赖仁人君子,广为施济,以佐老人之不逮……”老者的仁心、君子的施济,安化人的慷慨与良善,成就了万里茶道上的一座座风雨桥、茶亭还有一杯杯热茶。
永锡桥是益阳市安化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木构风雨廊桥,廊桥尽头有公屋一间,在《永锡桥志》中有明确规定:公屋原为施茶所设,茶叶公办,每年给住屋人谷十石,作两季交妥,茶水必须精细备办,若苟且从事,时有时无,一经访闻,即将所给之谷扣除易佃,绝不稍微容忍。可见,彼时风雨桥、茶亭免费施茶,已成一种制度。数百年后,永锡桥仍在,茶依旧滚烫。
风雨桥,遮风避雨,茶,更暖人心。古道已荒芜,这份慷慨与良善却不曾失落,到安化去,风雨安歇处,总会有茶相候。
歇伙铺
到安化免费喝茶,周末生活新方式
安化黑茶名声在外,县城却很难寻到像四川一样的熙熙攘攘的老茶铺。大概是因为在慷慨的安化人眼里,喝茶这件事,收钱显得生分。千年以来,他们的茶,从来都是免费喝的。
没有茶铺,可以“泡茶店”。安化黑茶文化街,集中了安化最多的茶店。没有茶铺的喧嚣,有的是与店家的“促膝长谈”。你随便进入一家茶店,店家第一句话就是:恰杯茶?说话间,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杯子,不容你拒绝。“这可是2002年的花卷,你尝尝”。你若能说出些茶的门道,店家就开心不已,热情地拿出更多好茶让你品,开始跟你讲安化黑茶的历史、分类,不厌其烦,却不像托尼老师一样推销产品。有新客人进店,店家邀请坐下,喝上两杯茶,第一次谋面的茶客间陌生感渐渐消散。谁说只有酒才是社交的破冰神器,茶,也可以。
茶人多有故事,返乡种茶创业的大学生,又或者是以前从不喝茶,后来爱上种茶的外来媳妇,执着的收藏爱好者、直播大叔……换一家茶馆,热情依旧,茶和故事不同。茶人又能侃,话题从安化黑茶历史到自己的人生故事,再到世界局势,不停添茶,不坐上半天,都不好意思离席,而店家是从不会下逐客令的。
黑茶文化街几家茶店逛完,已经是一肚子的历史、一肚子茶水、一肚子故事,店家还在热情招呼,“进来喝杯茶,黑茶刮油,不撑肚子的。”不觉间,夜幕已降临,肚子,确实觉得有些饿了。也不仅仅是茶馆,安化的很多店面都有茶台,只要你走进去,就有茶和故事等着你。
黑茶妹
喝茶这件事,安化人远比想象中有仪式感
过去,安化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或瓷或木的茶缸,缸中开水撒上一把茶叶,就能喝上几天。路过的行人,随便找个人家,主人也定会以茶相待。如果你以为,安化人过去在喝茶这件事情上很随意,那就错了。
千两茶
我们在安化县城古玩街的古来今藏馆,见到一个清代的精致茶柜,简直颠覆了我们的对安化喝茶这件事的印象。那是一个专门为倒茶而制作的茶柜,雕龙画凤,好不精致。中间一个方形小茶柜,专门用来放置茶壶,壶嘴从孔处漏出,小茶柜可活动,倒茶就前后扳动小茶柜,仪式感满满。要打开小茶柜拿出茶壶,还需摸索一番,因为,柜上还有一个小小机关,老板说这是为了防止人往茶壶投毒。老板告诉我们,以前的大户人家女儿出嫁,这样的茶柜是必不可少的嫁妆。该是怎样的雅致和对茶的深情,才会为倒茶专门制作一个柜子呢?
除了茶柜还有茶盒,长方形茶盒,抽开侧板,里面是几个零食小木盒,专门用来盛放零食。过去,谁家有喜事,客人会提着茶盒参加,里面装满花生、瓜子、红枣之类的零食。一桌人凑成一桌丰富茶席,在经济不宽裕的年代,安化人靠着这种方式相互扶持、报团取暖。
安化,就是这样一座小城。像紧实内敛的黑茶一样,需要慢慢泡,才能品尝到最真、最好的味道。所以,择一个周末,到安化去吧,泡在茶里,也泡在故事里。
潇湘晨报记者唐兵兵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