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记者 晋文婧 张理想
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展出的古人类化石碎片。记者 张理想 摄
对“人猿揖别”的实证追溯,一直是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1929年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骨化石起至今,我国境内已有70多处遗址发现了史前人类化石。作为世界上古人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超过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为我国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发展演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繁昌人字洞,到和县龙潭洞,再到“华龙洞人”,江淮大地上相关古人类资源和伴生遗存更是为中国乃至东亚大陆古人类演化脉络增添了一条条重要线索。
在中国境内,从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到“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构成了一条从百万年前至一万年前的中国乃至东亚大陆古人类的漫长演化脉络。在这条脉络中,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安徽,以和县直立人、东至直立人、巢湖银山智人等为代表的古人类化石遗存陆续发现,为我们勾勒出真实存在过的人类家园。
在近日举办的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讲述了东至县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从2006年发现“右侧下颌第二臼齿”到2015年发现“较为完整的头骨”,再到2024年继续发现“头盖骨残多块”:一个人、一群人?他们的容颜逐渐清晰起来。
“华龙洞人生活在约30万年前,虽然还保留着部分原始特征,但总体来讲,华龙洞人的面貌特征,已经同现代人接近。”吴秀杰和中外科学家们确认,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华龙洞是继周口店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数量丰富、并包含有石器等古人类生存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
发现了“她”
——古老向现代的演进已在华龙洞率先发生
这一个“较为完整的头骨”属于谁?2014年至202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继续会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至县文管所等对华龙洞周边区域开展系列调查、剖面清理和多学科研究等。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是:2015年发现了人类头骨化石。2021年,科研工作者对头骨面貌进行了雕塑法复原,清晰直观地展示了30万年前生活在华龙洞古人类的容貌特征:这是一个年轻的、与现代人相似的个体面容,她被亲切地称为“东至姑娘”。
多年过去,吴秀杰对发现“她”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现在,大家可以在发掘现场看到一个洞口。以前,这个地方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能站20个人左右。我们采用爆破的方式,把石头爆破。一周以后,在石头的下面,就发现了古人类的头骨化石。”吴秀杰回忆。
现在,在距离发掘现场1公里左右的华龙洞遗址陈列馆里,这个古人类头骨化石复制品安静地放在展柜里供游客参观。黄色的胶结物包裹着头骨,暴露出来几乎完整的眼眶、大部分额骨和部分面骨。
“我们从牙齿的萌发顺序,可以判断这个个体年龄在13岁左右;从颅骨明显的额结节推测,这个个体大概是一个女性。其脑容量大概1150毫升,头骨的演化地位处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的过程。面部和下颌部已经开始向智人演化:面部扁平、眼眶较高、头骨纤细化,出现了智人标志性特征——下巴的雏形。
“呈现这么多现代人面部特征的古人类化石,此前在中国乃至东亚同时期人类化石记录中从未有过。”吴秀杰由此推断,东亚地区人类从古老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演化过渡,大约30万年前已经在华龙洞率先发生,比以往认知提早了8万年至10万年。
“复原”他们
——古人类化石与伴生遗存共同构筑远古家园
2024年,华龙洞遗址共发掘出土了11件古人类化石,其中包括1件保存完整的足部跖骨、40余件石制品、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以及3种爬行类化石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华龙洞今年开展了第四次正式发掘,分为4月到6月、9月到11月两期,发掘面积大概40平方米。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的印象中,2006年7月至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华龙洞进行首次发掘。当年发现两件人类化石、1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就在那一年,这处遗址被命名为“华龙洞”。这是一个响亮的命名:“龙”是中华儿女的精神符号,代表着对于中华文化根脉的追踪。刘武说,通过同位素测年、动物群组成分析及地层对比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已确定华龙洞人类生存年代为距今33.1万年至27.5万年之间。
华龙洞遗址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大量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的重要古人类遗址,是探讨现代人起源及其行为方式的最理想地点。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遗址不断发现古人类个体零零碎碎的化石。据介绍,目前,华龙洞遗址累计发现约20个个体的古人类群体(包括上述提到的1例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400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制品和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以及8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
这里的动物群有东方剑齿象、巨貘、大熊猫、谷氏大额牛、野猪、猕猴、棕熊、鬣狗、麂等。大量动物骨骼表面具有切割、砍砸、破碎等痕迹。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来华龙洞考察、采集测试样品,开展古DNA、古蛋白、环境、气候、年代、古人类食物结构等方面研究。对伴生遗存的进一步研究认识,将进一步完善人类演化发展的直接证据。
从“复原”一位古人类个体到“复原”一幅远古生活场景:30万年前,一群古人类生活于洞穴,他们以石为器猎食动物。人类或迁移或进化,而动物残骸、石器工具和人类遗骨却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被这方水土留存了下来。
“回答”未来
——长江继续见证着人类起源与演化之进程
长江流域安徽段是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区域,为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提供了科学实证。流水深处有桃源,华龙洞遗址呈现了同样依托于这条古老水系的家园。
华龙洞遗址最早发现于1988年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短短的30余年,不过是人类漫长历史中的一个瞬间。而考古工作的意义,往往在于将“一瞬”定格为永恒,我们由此知晓了这条漫长的来时之路。
由于在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生物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等诸多学科上重要的科学价值,华龙洞遗址2015年进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终评名单,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019年,华龙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东至县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华龙洞遗址科研科普基地,目前初步完成了华龙洞古人类科普中心建设。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董哲介绍,安徽旧石器时代考古新进展近年来不断刷新。长江流域安徽段沿线、水阳江流域与巢湖地区的旧石器调查、巢湖地区旧石器遗址发掘,均有新收获。皖江沿线在2020年至2021年进行了20处地点的调查,在2023年至2024年新发现53处地点,即将开展释光测年。今天的人们终究从那些简单打制的石片上,看到了“人猿揖别”,看到了文化的一线曙光。破解中国百万年人类史,相信华龙洞等诸多遗址将持续给出有力实证,为探索人类起源与演化之谜提供更多来自东方故乡的回答。
责编 童飞飞
初审 孙继奎
终审 沈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