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螃蟹丨桂阳“冠军之城”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龙芳华 郴州报道

大家或许对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女选手侯志慧夺金的场景还记忆犹新。

当时比赛扣人心弦,侯志慧在抓举落后、挺举最后一搏的绝境下,成功逆转,夺得女子举重49公斤级金牌,并实现卫冕。

图片

侯志慧夺得女子举重49公斤级金牌。(图源:人民日报)

侯志慧来自湖南郴州桂阳县,这里以盛产“冠军”而闻名,是名副其实的“冠军之城”。

据统计,近年来,在竞技体育中,桂阳籍运动员先后获得485枚各类省级以上奖牌,其中金牌326枚,当地培育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亚运冠军和全国冠军共12名。

桂阳这座常住人口只有69万的湘南小城,何以长出这么多的“冠军”?“冠军之城”又要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

图片

11月6日,“冠军之城”标识启动仪式。(何禹军/摄)

11月6日,桂阳县举行“冠军”表彰大会、桂阳“冠军之城”标识启动仪式、“千年古郡”开城门迎冠军等系列活动,用欢舞的龙狮和声声腰鼓,欢迎桂阳籍奥运冠军侯志慧、罗诗芳、史逸婷载誉回乡。

除了在今年巴黎奥运会大放异彩的三位冠军外,从桂阳走出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亚运冠军和全国冠军还有9位:易思玲、李萍、张旺丽、王佳丽、欧阳静玲、曹刚、欧阳丽平、李珂丽、何琛。

在过去的多年间,以这12位冠军为代表的桂阳籍体育选手,在赛场摘金夺银,其中包括国际级金牌93枚、国家级金牌76枚。

图片

侯志慧(右)、罗诗芳(左)、史逸婷回到母校桂阳三中。(陈勇/摄)

《晋书·郤诜传》中有个成语“蟾宫折桂”,古时指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后来常指运动员获得冠军。

从名字来看,桂阳似乎就自带冠军BUFF。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桂阳县所在的郴州,是湖南“南大门”,素有“楚粤之孔道”的称谓。

地处“桂水分五岭”黄金地带的桂阳县,自古便是“襟带湖湘、控引交广”的要地,既有湖南的霸蛮、韧劲、敢闯,又有岭南文化的包容、开放。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刻纹骨椎,到秦置郴县,到湘粤古道,再到湘南暴动,在上万年的岁月积淀中,崇勇尚武的血脉始终相传。

而体育赛事,考验的不仅仅是人的体能极限,更考验人的意志极限。从历史基因来看,桂阳人不乏运动天赋。

桂阳的体育有着优良传统,是全国第一批体育先进县和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先进单位之一。

图片

2024薪火传承·中国健康跑·湖南桂阳站鸣枪开跑。(谢新阳/摄)

竞技体育的培养体系,某种程度上和种田一样,“好苗子”越多,能够开花结果的基数才会越大,产量才能更高。

体育运动的好苗子,需要社会土壤的孕育。

而桂阳的民间体育运动基础深厚、“土壤”肥沃。

光有“好苗子”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完善的“选苗”“育苗”“送苗”机制。

比如侯志慧,出生于1997年,从小便展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爆发力和协调性。2008年,桂阳三中的举重教练李志平看中了侯志慧,认为她有着举重运动员的潜质。

2009年,侯志慧开始跟随李志平在桂阳三中练习举重。

图片

侯志慧的启蒙教练李志平正在讲解举重知识。(曹诗灏/摄)

这年冬天,湖南省举重队来到桂阳三中选苗子,体重才30公斤的侯志慧竟举起了52公斤,被省举重队教练周继红相中。侯志慧离开桂阳,来到省队集训。

后来,才有了今天的奥运冠军侯志慧。

桂阳县通过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将业余训练放在中小学,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校园体育发展。

桂阳县文旅广体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桂阳县业余体校的几个教练,每年都会定期到全县中小学进行地毯式选拔体育苗子,选拔之后进行专业训练。我们和教育系统对接好,把这些学生集中放到业余体校进行统一管理和实训。”

除了侯志慧,从业余体校走出去的学员李萍、张旺丽等,相继在世界综合性体育比赛中大放异彩,而这里也成为桂阳县培育冠军的重要“温床”。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6日的活动中,桂阳县“冠军之城”标识正式启动。

据记者了解,公开征集来的标识由“冠军之城桂阳(City of champions Guiyang)”英文首字母和“冠军(GuanJun)”的拼音首字母组成,由朝阳、飞鸟、纽带、绿水青山、欢快人形的造型元素抽象艺术构成。

“‘冠军之城’标识的启动,代表着我县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将激励更多人追求卓越,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冲刺。”一位参加现场活动的桂阳县领导说。

某种程度上,这也意味着桂阳县将打造“冠军之城”的地域IP提上了更为重要的工作日程。

图片

桂阳县鸟瞰图。(欧阳常海/摄)

如何将“冠军”这一巨大资源激活、用好,对于当地县域经济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而从发展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的角度来看,桂阳县的做法也值得更多地方观察和思考。

全民运动的地方不会缺少“冠军”。

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归根结底还是人本身。对于地方发展而言,社会人群的健康程度、活力指数、体力水平其实会从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而当下,人保持健康最好的方式,就是运动。野蛮体魄,文明精神,大家才会更有闯、创、干的动力和本钱。

图片

桂阳县全民健身氛围浓厚。(何禹军/摄)

桂阳县健全群众赛事活动体系,每年举办“体彩杯”乒乓球赛、“五·一”职工篮球赛、中国象棋围棋赛、职工羽毛球赛等多类赛事,还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16个单项民间体育运动协会。

10月27日,中国体育彩票·2024年桂阳半程马拉松比赛吸引3000多人参加;11月30日,2024薪火传承·中国健康跑·湖南桂阳站开跑……

每个周末,桂阳县全民健身中心、冠军公园成了很多市民走出家门休闲健身的首选之地。

“冠军”的涌现,只是这种全民运动的结果之一。而一个富有朝气、活力的社会生产群体,对地方而言,或许更为重要。

培育“冠军”需要主动作为。

桂阳能够走出这么多冠军,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即便有深厚历史基因、优渥的社会土壤,但仍少不了地方政府的主动作为。

比如,桂阳依托县里的业余体校,建立“选苗”“育苗”“送苗”体系。通过实施“青苗计划”,打造“育苗基地”,每年4-6月定期到全县各中小学遴选体育人才,持续为省队输送人才。

图片

桂阳三中冠军举重馆。(图源:郴州日报)

而为了加快建设“冠军之城”,桂阳制定印发了《桂阳县全面建设“冠军之城”2023—2027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打造“冠军之城”“体育强县”“世界冠军后备人才基地”“文体旅融合发展基地”,并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在“体育强县”建设上,桂阳县按照“15分钟健身圈”要求,已建成体育场地2365个,每年投入350万元用于添置体育设施,实现村(社区)体育场地全覆盖。

比如,桂阳县不断加强对体育人才的人文关怀,出台了《桂阳县参加省以上体育比赛奖励办法》等激励奖励措施。

正是这些实打实的举措,真金白银的投入,构建起的培养体系,才让“幼苗”成长为冠军有了通道和桥梁。

桂阳“冠军产业”大有可为。

在流量经济时代,拥有稀缺性IP无疑是巨大的资源。而桂阳县的“冠军之城”,无疑符合这一特质。

如何将IP培育成端口,将“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或许是接下来桂阳县需要思考的问题。

比如,体育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培育,或许可以成为当地思考的方向。一个全民健身运动氛围浓厚的地方,本就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且在冠军光环的加持下,未必不能培育出自己的体育用品或体育相关产业品牌。

图片

7月5日晚,2024年桂阳县首届“桂BA”篮球赛现场。(图源:新桂阳)

比如,竞技体育培训的商业化探索。能够走出这么多冠军的桂阳,在“选苗”“育苗”方面是有其独特心得的,且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体系和制度。冠军无法复制,但选拔和培养冠军的方法是可以复制和输出的。

必须提醒的是,从桂阳出发往南约300公里,就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朴素期待,而那里有很多有期待且物质条件充裕的父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