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无障碍

14

评论

3

8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祀我国殇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今天举行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国家公祭仪式。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总台记者 杨光:我现在就是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公祭广场,今天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

 

拉响防空警报

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

上午的时候,来自社会各界的8000多名代表胸戴白花,默然肃立。随着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城上空,现场全体人员向死难者默哀。

图片

在1937年的那场浩劫中,有30万无辜同胞在南京惨遭侵华日军屠戮。我现在所在的纪念馆本身也是一处当年遇难者遗骸的集中掩埋地,馆内至今展陈着从1984年到2006年期间发掘出的遇难者遗骸,因此纪念馆本身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之一。

自2014年开始,我国以立法形式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方面是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我们所有人:“国行公祭,祀我国殇!民族之痛,永不敢忘!”

图片

默哀结束后,16名礼兵向公祭台敬献花圈,来着南京市的87名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了“和平大钟”。伴随着钟声,3000羽和平鸽展翅高飞,一方面寄托了对死难者的无限哀思,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和对和平的不懈追求。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

在仪式现场,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特殊的人群,他们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家属。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今年90岁,叫刘民生,他也是今天唯一到达现场的幸存者。

图片

其实在这几年的公祭仪式中,我们也发现,随着幸存者年纪越来越大,能够来到现场的幸存者也越来越少。在纪念馆的入口处有一个照片墙,上面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位幸存者。其中亮着灯的是仍然健在的幸存者,而熄灭的代表已经逝世。截至目前,仍然健在的幸存者仅有32人,其中年纪最大的101岁,最小的86岁。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在祝福这些老人健康长寿的同时,近些年来,纪念馆也在积极开展幸存者记忆的数字化保存工作。实际上随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越来越多的人对那段黑暗的岁月也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点从纪念馆的参观人次上也能感受到。

图片

就在去年,纪念馆的参观人数突破了600万人次。相信每一位参观者在参观过后,记住的不仅是暴行的残酷、民族的伤痛,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