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韩日企业历史伤痕的赔偿与道歉之路

◆《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近日,有关原朝鲜女子勤劳挺身队员向日本企业索赔的事件再次引发关注。这些曾在日本殖民时期被强制劳动的受害者,通过韩国政府旗下财团代为支付了赔偿金额,其中最新的7名原挺身队员已领取了赔偿。然而,这一看似进展的背后,却隐藏着更为复杂和深远的历史与情感纠葛。

92岁的李慈顺老人,作为其中的领取者之一,她的经历令人扼腕。13岁时被日本教师欺骗,从韩国被动员到日本的工厂从事强制劳动,这段历史不仅是对她个人的伤害,更是对整个民族记忆的痛击。尽管她表示收到赔偿后“心中的芥蒂稍微消除”,但她也明确指出,这本应由直接责任方——不二越公司来支付,并表达了对于对方道歉的渴望。

图片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关于个体赔偿的问题,它更是对历史正义的追寻和对受害者尊严的尊重。韩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无疑为这些长期被忽视的受害者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和道义支持。然而,判决的执行却并非一帆风顺,韩国政府旗下财团在支付赔偿时面临财源缺口,不得不优先向被动员的当事者支付,这反映出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时,资金和资源的分配同样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更为复杂的是,日方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这一问题已通过1965年的《日韩请求权协定》得到解决。这种立场不仅忽视了受害者个体的感受和诉求,也未能正视历史问题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影响。历史不是可以被简单协定抹去的,它留下的伤痕需要时间和正义来抚平。

在这一事件中,人们不能忽视的是,赔偿虽然重要,但道歉同样不可或缺。对于受害者而言,一个真诚的道歉或许比金钱更能慰藉他们受伤的心灵。而日本企业和社会,也需要正视这段历史,以更加开放和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过去和未来。

图片

此外,富山市市民团体代表中川美由纪的表态,也反映了日本民间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她表示并未原谅不二越公司,并计划继续开展追究日本殖民统治的运动。这种来自民间的声音,虽然可能微弱,但却是对历史正义的不懈追求和对受害者尊严的坚定维护。

原朝鲜女子勤劳挺身队员向日本企业索赔的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赔偿的争议,它更是一个关于历史、正义和尊严的深刻话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超越国界和民族的局限,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深厚的人文关怀来审视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历史成为过去,让未来充满希望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