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城市脉络:武汉慢行交通改造记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城市除了主干道这一“大动脉”之外,还需慢行系统这一“毛细血管”来畅通城市交通大循环。提高城市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隐患,始终是交通管理的重难点。

当前,武汉市交管部门、资建局、住更局、城管委、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正通力合作,共同努力,通过城市“慢行交通一体化”新思路,探索市民出行和交通管理的新突破,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

PART 01

知音大道变奏曲--让非机动车道更连贯

在武汉的心脏地带,有一条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现代活力的大道——知音大道。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这条历史悠久的道路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日益增长的车流量使得原本狭窄的人行道变得更加拥挤;另一方面,自行车道的缺失限制了市民绿色出行。为解决这些问题,武汉市交管部门与住更局共同启动了对知音大道的一系列改造工程。

图片

“以前这里人多车多,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现在不仅人行道宽了,还有专门的自行车道,真是方便多了。”居住在附近的张阿姨高兴地说。

为确保行人有足够的空间安全行走,知音大道金龙路口的改造工作从拓宽人行道开始。同时,道路两侧增设了专用非机动车道,并通过设置隔离带将其与机动车道分隔开来,零高差的降坡设计也极大地提高了骑行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此外,交叉路口的设计也进行了优化,增加信号灯时长以减少行人等待时间,同时也改善了非机动车过街条件。

图片

“现在人与车各行其道,还能通行无阻。”参与此次改造项目的汉阳区交通大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在提升知音大道安全性和舒适度的同时,也为全市其他区域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知音大道的变化只是整个武汉市慢行交通系统改进的一个缩影。当前,武汉市主城区内非机动车道路总长为1708公里,仍有47%的道路没有独立的非机动车道。面对该挑战,交管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

首先,交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合作研究制定技术导则,要求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道路必须保障非机动车的路权,优先设置独立车道,并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至少预留1.5米宽的通行区域。面对极端情况,则采用人非共板或降坡等方法来保证通行。

目前,沿江大道和知音大道还在试点中,相关部门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如路面平整、完善设施、规划停车区等,提升群众骑行体验。同时,相关部门在多个重要路口推行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过街的新模式,提高过街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基于试点成果,武汉交警还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逐步推进更多道路的慢行改造,每年选择特定路段进行改进和完善,以实现持续优化慢行条件的目标。此外,以全市50个主要路口为重点,加强警力部署,对非机动车违规行为进行劝导和处罚,旨在提高交通秩序,规范非机动车行驶。

PART 02

城市更新“慢”思考--让非机动车出行体验更佳

让难走的路变得好走起来,是大多数城市交通规划的终极目标。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的衔接非常重要,更好的步行和自行车接驳设施,可使公共交通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井南路与玉龙路地铁站周边的改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两个站点位于城市中心区,每日进出站乘客众多,高峰期人流密集。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标识和合理的出入口布局,导致乘客进出站时经常遇到混乱局面。“以前每次上下班高峰期,这里总是乱糟糟的,现在好了,有了明确的指示牌和宽敞的通道,再也不用担心挤不进去了。”上班族小王如是说。

图片

为改善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决定对该地区进行综合改造。改造过程中,首先对现有交通流线进行了科学分析,重新规划了出入口位置,并设置了清晰醒目的指示标识,确保行人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目的地。

同时,在重要节点增设了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有效减少了人车冲突点,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谐的出行空间。另外,提升无障碍设施水平,如加装电梯、铺设盲道等,确保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我们希望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人文关怀,让每一位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作为城市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的设计师,资建局提倡道路从“关注车”到“关注人”进行转变,“这意味着在路权分配上,以后将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代表的慢行交通系统及其活动需求放在街道设计的重要位置。通过这样的改造,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选择步行或骑行,从而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发展。”

PART 03

慢行优先“细”规划--让非机动车出行更有保障

位于汉阳区的钟家村路口,作为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近年来因机动车与慢行交通通行矛盾加剧,早晚高峰期间拥堵现象严重,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为改善这一状况,汉阳区交通大队联合区住更局启动了钟家村路口的全面改造工程。此次改造重点围绕优化慢行交通环境展开,旨在打造安全、便捷的城市交通新形象。通过展宽机非共面道路宽度、增设硬质隔离及遮阳棚等措施,明确并美化非机动车通行区域;同时,调整标线设置4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并引入左转一次过街的新模式,以提高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图片

“以前这个路口就很漂亮,现在有了新举措,觉得更好了。之前去到对角方向,需要先直行到对面,再过一次马路,也就是需要连续等待两个红灯。在二次等待的过程中,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越积越多,也容易对右转车辆造成影响。现在对角过街的方式,效率高多了!感觉更顺畅,也更安全。”途经此处的余女士连连点赞。

改造后的钟家村路口,不仅显著提升了非机动车过街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减少了乱穿马路的现象,还有效规范了行人与非机动车等待红绿灯的行为,避免其影响机动车的正常通行。缩小转弯半径的方式,也使得整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这种以“小切口”“微改造”来提升交通环境的尝试,目前已同步在汉阳钟家村路口、洪山路天鹅路路口、临江大道中华路、临江大道彭刘杨西路等路口实施。

图片

近日,市民肖先生在家附近的洪山路天鹅路路口,也看到一组亮丽的标线和带有自行车标志的信号灯。路口的执勤交警和志愿者正在引导过马路的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您看着右边这两个带着自行车图标的信号灯,就是专门为非机动车左转和直行设置的。”

据了解,洪山路天鹅路路口新增“非机动车左转信号灯”后,非机动车直接左转可缩短70秒左右的等候时间。同时,为了便于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观察,非机动车道上方对应的左转和直行信号灯都带有自行车的图案标识,还有左转的箭头指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左转信号灯、直行信号灯同步变换,分道而行。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武汉交警还将在条件适宜的路口,安装非机动车左转信号灯、施划左转导流线,继续进行非机动车一次左转改造,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减少非机动车等待时间。

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如今武汉的慢行交通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面对快速变化的城市发展需求,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如何进一步完善慢行网络布局上。计划中提到,将加快构建覆盖全市范围内的连续无障碍慢行体系,推动更多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的应用普及。此外,还将加强对现有设施维护管理,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文明交通,畅行武汉”不仅是口号,更是指导思想和行动方向。通过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相信不久的将来,武汉定能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慢生活”之城。

(来源:武汉交警)

【编辑:陈明】

【来源:武汉交警】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