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这个周末,相信很多成都人都会去欣赏一番金黄明艳的银杏。坐落于宽窄巷子旁四合院古建里的成都画院,也拥有几株银杏树。
1982年,成都画院迁入现址——支矶石街59号。现院址在唐代曾为严真观,清代曾为关帝庙,大门两侧各有一棵古稀银杏。
岁月沧桑中,关帝庙塌毁,中轴对称的布局迎来了叶家祠堂和陕西会馆迁移复建成今天的成都画院,门口的银杏则留下来成为了画院大门的“护佑树”。
画院的前院还有几棵高大银杏,刚好将这座三进小院掩映得当。每当深秋浅冬,银杏双双交映,缤纷叶落让金黄色的叶片铺满院内的青石地面。
几十载春秋,成都画院灿烂的银杏树也成为了文人墨客笔走龙蛇、泼墨山水的灵感来源,创作出许多佳作。
展览现场
无独有偶,本月初在成都画院开展的“一谿绿云——刘云泉写竹展”,展出了八旬四川画家刘云泉别具一格的作品:他将墨竹与书法结合在一起,让曲曲折折的墨色笔画,从画面边缘铺开,一点点“过渡”到墨竹伸展叶片之处,不知是竹叶飞起、化作了文字,还是文字落到了枝头,变为翩翩墨竹。
穿过真实的金黄银杏,去看纸上的奇妙“竹书”,自然的灿烂与艺术的巧思,就这样在这处典雅的古建筑内完美融合。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图据成都画院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