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像农民一样坚守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满怀对土地的敬爱、对种子的期盼、对嫩苗的呵护、对果实的耐心,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作者 | 汪正贵
山东省青岛中学校长
多年前,我在《读书》杂志(1995年第12期)上读到这样一段话:“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别看这轻轻一句话,没有什么高深理论,旁征博引,宏大体系,这可是叶老从事教育数十年经验的结晶。”(吴道平:《自然?使然?——皮亚杰与乔姆斯基的一场辩论》)二十几年过去了,依然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我有时在想,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的属性是什么?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服务业?它究竟是哪一个产业类型?这其实是教育的隐喻,也许有人觉得这个问题不言而喻,或是个伪命题,但仔细想想其实很有意思。
一
教育是商业吗
我们都认同教育不是商业,也不能是商业,因为商业化的教育必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唯利是图,二是急功近利。但是现在一些地方的教育实际上很像商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很像是在做交易,你付出教育,我付出钞票。前些年提出的“教育产业化”,实际上就是教育商业化,教育在市场上被公开叫卖,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其公益性。有些学校录取学生,按分计费,毫厘不爽。有些教师做有偿家教,按小时收费,一手交钱,一手教课,和菜市场中的交易行为已没有多少差别了。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出卖和购买的,比如尊严,比如身体,比如教育。
一些地方的教育功利主义盛行,浮躁、媚俗、短视,往往为了升学率忽视甚至放弃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今天牺牲了学生的明天,也可能牺牲了学生的未来。如果教育的功利性、目的性太强,会遮蔽教育的本真价值;从事教育的人也会忘记教育的本质,在世俗的大潮中随波逐流,不能自拔。教育的理想和追求、责任和使命、梦想和激情在教育者心目中还有多少位置?20世纪的教育家如陶行知、蔡元培等,在国家残破的情况下依然对教育有执着的追求,满怀着教育的激情与梦想,以教育来拯救国家和民族,至今想来依然令人感佩不已。
二
教育是工业吗
我们认同教育不是工业,也不应该是工业,但是现在一些地方的教育很像是工业化大生产。从西方传来的班级授课制本身就是工业化的产物(我国古代实行的是因材施教的私塾教育和书院教育),它期望通过标准化生产培养标准化的人才。
学校的课程、教材、教育教学、管理,大同小异,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我们缺乏多样化的学校,缺乏多元化的教育,也缺乏多样化的人才。学生成为流水线上的教育产品,一个模子出来,个性被磨平了,可能创造力也被抹杀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被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生长”被“制造”所代替,“存养”被“规训”所代替,“教化”被“管理”所代替,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被忽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缺乏选择权,学校缺乏生气,教育缺乏活力。
一些地方追求数量甚于追求质量,追求规模甚于追求内涵,万人中学、百人班级也不鲜见。一些学校追求升学率甚于追求成长,除了升学率,并无其他追求,学生成为考试机器,教育异化为工业,学校异化为培训机构,教育的温度消失在冰冷的规训之中。教育是慢的艺术,但在竞争性极强的教育环境里,速度带来的压迫感已经让学生不堪承受,一部分学生生活在自卑、焦虑、孤僻和隔膜之中,身心健康受损。
三
教育是服务业吗
那么,教育是不是服务业呢?有的人可能会回答是,但是我认为教育不完全是服务业。服务业讲究服务第一,顾客至上。顾客花了钱,就理所当然地接受服务。从大的产业分类把教育定义为服务业,有其合理性,但教育至少不是一般的服务业。教育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而不是服务学生,教育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有教育的尊严,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校和家长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绝不是服务与购买服务的关系。
在有些民办学校,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可能决定着教师的去留,因而出现教师无原则地迎合学生和家长的情况。据媒体报道,居然有教师给学生下跪请求原谅的个案。有些家长联名要求学校调换教师,有些学生也参与其中,随意挑剔质疑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的专业性、教师的尊严被漠视,教育被矮化了。在有些地方和学校,少数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教育者丧失的或放弃的不仅是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更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乃至教育的神圣与尊严。
四
教育是农业吗
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呢,可不可能是农业呢?当然不是,但是我觉得教育最像农业,也应该像农业。叶圣陶先生以自己几十年的教育智慧揭示出教育属性的隐喻: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古罗马教育思想家普鲁塔克也曾拿教育工作与农业生产相比较,他说教师和校长要像农夫一样,教学要像种子一样纯净,如果土地非常肥沃,但农夫耕作不得法,那是长不出好庄稼的。
教育是农业的隐喻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每一粒种子都不一样,每一片叶子都不一样,每一个果实也不一样,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农业是慢的艺术,慢工出细活,生长期越长越好,不能违背规律,不能拔苗助长,一切珍贵的东西都是慢慢生长出来的;
农业是一个生长过程,而不是制造过程……
教育是农业的隐喻让我们回归到教育的原点:我们是培育人,而不是制造“器”;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园丁,不是工程师,也不是出卖知识的商人,更不是服务场所卖艺的艺人。教师应该像农民一样坚守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满怀对土地的敬爱、对种子的期盼、对嫩苗的呵护、对果实的耐心,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英文单词“agriculture”(农业)与“culture”(文化)源于拉丁语中的同一个词根,有存养、培育的意思。文化和教育都是春风化雨的培育过程。这个过程与农业的培植过程是一致的。
我特别喜欢梭罗在《种子的信仰》中的一段话:“如果你在附近的田野挖了一个池塘,很快就会看到池塘里不仅会出现水鸟、爬虫类和鱼类,还会有常见的水生植物。你的池塘一旦挖好,自然就开始进货。你可能不晓得那些种子是如何或在何时进去的,但大自然知道。”教育就是这样一方池塘,就是培育种子的过程。
教育被异化为工业,是教育的物化,人的培养过程被异化为器物的制造过程;教育被异化为商业,是教育的商品化,教育成为在市场上被公开叫卖和交易的商品;教育被异化为服务业,既是教育的自我矮化,也是教育尊严的失落;当然,教育也不能是低水平的原始农业。
其实,教育就是教育,任何隐喻都不能全部揭示教育的本质,也不能代替教育的本真意义,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促进人的成长和人类的再生产。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
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来源 | 源创图书《教育从何处出发》
汪正贵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