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基层丨通辽共青团讲好“四堂课”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图片

年初以来,通辽市各级团组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以讲好“四堂课”为抓手,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图片
“激扬青春 强国有我”通辽市各族各界青少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晚会
聚焦思想引领,讲好“思政课”。抓好线上学习,用好“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学习平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队)课。抓实线下教育,运用青年讲师团、“草原石榴籽‘青’骑兵”宣讲团、研支团志愿者、红领巾巡讲团等“青”字号宣讲队伍,深入社区、乡镇、学校等开展主题宣讲活动36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3.2万人次。注重学习体验,依托“党团队史”红色体验馆、博物馆等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各族青少年学生就近就地开展红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活动6场次,覆盖青少年1800余人次。
图片
“流动少年宫”走进通辽市科尔沁区交通小学
图片
深入通辽实验中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
聚焦活动赋能,讲好“交流课”。“走出去”交流,积极开展市外跨区域间各族青少年学生交流活动,组织80余名各族青少年赴北京、辽宁抚顺等地,开展“红领巾爱祖国 石榴籽一家亲”等研学交流活动。“引进来”交流,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山东烟台、浙江宁波等地100余名各族青少年来通辽开展支教和研学交流活动。开展云端交流,奈曼八仙筒蒙古族学校和第六中学30余名学生以书信为媒介,与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学生在云端网格传书。奈曼一中与北京大学环科班50余名学生相聚“云端”。注重文化交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民族团结,通过知识竞赛、书画交流、研学旅行等方式,全市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非遗璀璨弘扬传统 民族团结润泽童心”“展民族体育魅力 谱民族团结华章”等研学实践和文化交流活动80余场次。
图片
通辽·抚顺两地少先队员手拉手研学实践活动
图片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石榴籽小课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聚焦青春建功,讲好“实践课”。积极开展通辽籍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动员651名通辽籍大学生兼任苏木乡镇(街道)团委副书记和乡村振兴、企业、政法委员助理或到市、旗县两级党政机关开展学习实践。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各级团组织持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场次,举办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社区邻里节活动2场次,组织2600余名各族青年志愿者圆满完成烟花秀、科尔沁马拉松、“818”赛马节、全国老年体协网球赛等全市重大赛会服务保障任务。聚焦青年实际需求,开展“青年夜校”活动,开设无人机、陶艺、普拉提等公益课程61期,为各民族青年搭建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
图片
圆满完成第25届哲里木818赛马节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图片
通辽青年夜校无人机课
结对帮扶,讲好“特色课”。各级学校团队组织对本校排查出的重点青少年,逐个建立工作台账,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关爱、救助,协调对接内蒙古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各级力量,通过“青心”“青愿”等形式,收集青少年需求,开展各类希望工程、助学计划,年内累计帮扶1680余名各族困境青少年,捐助金额达71.75万元。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围绕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思想引领、校外辅导等内容,开展“七彩假期”“流动少年宫”等公益项目20余场次,让7500余名各族青少年享受到优质校外教育资源。
图片
通辽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主题知识竞赛

图片

图片

编辑 | 李娜
校对 | 张鑫
校审 | 王晨
复审 | 张策 白云
终审 | 尚进
来源丨通辽市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