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艺术大展来上海了!零距离观摩现代设计之父作品,文艺青年开幕当天来打卡

图片

秋末冬初,从槭树红到银杏黄,威廉·莫里斯首次从伦敦来到上海。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以下简称“世博会博物馆”)再次携手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博物馆”),带来本年末最新引进展——“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将从12月13日起免费对公众开放。

本期《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在开幕式当天提前走进展览现场,近距离领略“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非凡魅力。

据悉,本次展览精选了V&A博物馆的123件(套)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紧密相关的典藏珍品,通过序厅与“灵感”“制造”“社会”三个篇章的相互呼应,带领参观者逐步深入探索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带领下的工艺美术运动艺术思潮,近距离领略1890至1920年间“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非凡魅力。

图片

据悉,本次展览是世博会博物馆今年非常重要的展览,也是一次跨年大展。无论是从联合主办双方的历史渊源、展览参观的动线巧思,还是展览本身的亮点展品、包含多款上海站首发的衍生文创,整个展览亮点满满。

V&A博物馆,起源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装饰艺术与设计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诞生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是中国第一座国际性博物馆、全面展示世博专题的国际展览局唯一官方博物馆。作为皆是因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而诞生的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与V&A博物馆都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的世博会精神,始终对新思想和新趋势保持敏感和接纳,中英两馆都具有国际视野,并积极致力于全球文化合作,此次展览的第二次合作成果令人期待。

图片

本次“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展的展厅共分为四个空间,每个空间都运用不同色彩展现整个展览简洁自然而又富有层次感的布局。

第一空间为序厅“缘起”,概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起源与代表人物,其中展示的威廉·莫里斯“茛苕”壁纸设计图手稿不可多见。第二空间“灵感”篇章围绕“自然与乡村”“信仰与崇拜”“东方的灵感”这三个核心主题向人们展示工艺美术运动的创作起点。第三空间“制造”篇章围绕“复兴手工艺”“手工与机器”“协会与制造商”“复古的浪漫”这四个核心主题展现了要让设计师们成为材料与成品之间媒介的理念主张。第四空间“社会”篇章则围绕“教育与女性解放”“运动的推广”“工艺美术之家”这三个核心主题彰显了工艺美术运动的核心在于社会教育。

图片

走出该展览展厅,参观者不仅可以与包括“红屋”在内的造景点打卡,整个参观动线还将自然而然引导参观者走进世博会博物馆常设展厅,进一步探寻与威廉·莫里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世博会的170多年的历史故事。

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跨越时空的界限,穿透历史的尘埃,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当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传统手工艺受到极大冲击。一方面,工厂生产的产品粗制滥造,缺乏美感与品质。另一方面,装饰艺术被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所主导,过于浮夸且脱离实际生活。在此背景下,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反思工业生产对艺术与设计的影响。他们倡导回归手工艺传统,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主张为大众创造美观而实用的物品。其中,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正是这场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图片

威廉·莫里斯(1834-1896年)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设计师、诗人、工匠。他乐于亲自参与设计制作,擅长壁纸、地毯、家具等众多领域的创作,作品风格自然清新、优雅质朴,具有浓郁的中世纪与乡村田园风情。在设计理念上,他强调实用与美观的结合,注重材料的天然质感和手工技艺。本次展览将展出的威廉·莫里斯的多幅设计作品和生活用品,从平面图案到纺织品、从室内家具装饰到建筑外观,再到书籍装帧的精美设计,全系列展现了威廉·莫里斯“为大众创造美观而实用物品”设计理念。其中,尤其通过对比茛苕设计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织物品,使参观者能够深刻认识到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追求和设计原则,即“删繁就简,以美为真”。这一点不仅展示了威廉·莫里斯对工艺美术运动的深远影响,也是对威廉·莫里斯个人生活哲学的深刻体现。

图片

本次展览展出威廉·莫里斯本人亲自创作设计的作品,包括纺织品、木刻印版、壁纸、水粉画等。其中,除了最负盛名的“草莓小偷”作品,有两份设计手稿不可多见。一件是“草莓小偷”家居纺织品,另一件是“埃文洛德”印花棉布设计图。

图片

图片

展览开幕之前,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接受晨报专访时表示,引入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和他的朋友圈的作品,对博物馆来说特别有意义:

当我们今天把莫里斯的作品展示给观众,既是岁末年初带给观众一场非常重要的展览,也希望大家通过展览去感受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在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的当下去体会那种微小的感动和鲜活的创造力。

艺术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他能够从小鸟去啄草莓的那一瞬间感受到生命的欣喜和快乐,具有捕捉这种鲜活生活中的美好的这种能力,并传达给观众。今天,我们在快速往前走的时候,也可以停下脚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美好,让自己具备这种审美能力。

图片

刘文涛认为,在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博物馆能够差异化发展,无论是对博物馆自身,还是对于观众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而差异可以通过更多关注设计展览,不断推出这种类型展览,慢慢树立博物馆的品牌形象

图片

“不要模仿任何风格,打造自己的风格。”在导览前向嘉宾做开场介绍时,“与美为期”展览策展人俞华蕾认为:“莫里斯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把自己的这一生全部奉献在艺术设计艺术理念当中。其实这句话也是莫里斯对自己的一种评价,也可能是一种愿景,包括英方策展人也非常喜欢这句话,因此我们把它放在序厅的前面。”

“已经期待很久了。现在不用去欧洲,就能在上海零距离观看这些精美的设计展品,而且是免费来看这个展。”在展览现场,记者遇到了艺术博主桥见和她朋友一道来看展。

作为艺术博主,桥见平时喜欢通过小红书分享她个人对一些艺术类展览的解读:“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是欧洲非常重要的一个艺术运动,威廉·莫里斯也是艺术史上很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一直期待来看这个展,了解整个欧洲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

图片

图片

桥见个人非常喜爱展览当中的猫头鹰作品,特别是猫头鹰壁纸“和纺织品设计图以及猫头鹰壁毯作品:“这个展当中有两三件作品都是跟猫头鹰有关的,猫头鹰也是作品当中标志性的动物,因为它很生动,在欧洲的艺术史当中也有重要的含义。而且这件作品更加现代,我们看到它线条更加简洁,没有很线条繁复,包括它在工业背景下人与自然的一个关系。”

记者查询展览相关资料发现,这两件精美作品是威廉·莫里斯追随者们创作的,猫头鹰壁纸和纺织品设计图是查尔斯·沃塞在1897年设计,猫头鹰壁毯是约翰·亨利·迪尔设计的,约1898-1900年期间采用真丝锦缎刺绣、棉背衬制作的。

在开幕式现场,记者遇到一位匆匆赶来的市民朋友,当她得知展览是12月13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时,笑着告诉现场的工作人员,自己对展览太期待,看展太心切,因此搞错时间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