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刘永谋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留一切知识产权,侵犯必究。
(美)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用很短但令人印象深刻的篇幅,《浅薄》指出,互联网让人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阅读长文,不能进行持续思考。于是,随着互联网的持续使用,人类越来越成为肤浅的“扁平人”,我们的文化越来越没有深度。
这或许是个一目了然的事实,《浅薄》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
互联网思维是短平快乱,爆炸性的,越快越好。传统思维是线性思维,需要平心静气、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互联网正在吞噬我们以前的大脑。信息过载的问题,可能远比咋一看要麻烦得多:
信息过载已经成了一个永恒的痛苦折磨,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努力只会弄巧成拙,雪上加霜。我们唯一的应对办法就是加大扫描和略读的比重,越来越依赖那些奇妙的机器,而这些机器恰恰就是问题的根源。
信息太多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太多时,是不是要搜一下搜索引擎呢?
从记忆角度,《浅薄》分析互联网破坏人类智力的原因。人类的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短期记忆短暂存于海马状突起中,很快会被遗忘。要想使之成为长期记忆,必须取出来重新加工改造,逐步转移到大脑皮层中。长期记忆能导致大脑发生生理改变,如增加大脑的神经连接数量。因此,“当我们存储新的长期记忆内容时,并不会抑制我们的脑力,相反会提高脑力。记忆每增加一次,智力就会加强一些。”
计算机存储没有长期与短期的差别,都是一股脑存储于硬盘中。由于互联网信息泛滥,超链接的涌现方式,导致上网的人短期记忆活跃,注意力不持久,很难启动巩固记忆的长期记忆。因此,有人说互联网帮助我们记忆了,我们就可以抽身进行思考,实则不然。网络用短期记忆挤占长期记忆,挤占高级推理和概念图式形成所需的智力资源,因而是“让人健忘的技术”。
进一步而言,“把记忆任务推卸给外部数据库,并不仅仅危及个体的深度和独特个性,还会危及我们共享的社会文化的深度和独特个性。”最后的结果是:“记忆外包,文明消亡”。
卡尔说的有些夸张,但是互联网正在改变人脑、人的智力和人类文明确凿无疑。“记忆外包,文明消亡”不对,应该说“记忆外包,传统文明消亡”。也许,会出现一种“鱼的文明”,因为鱼据说只有七秒钟记忆。
当互联网进化到Web3.0,网络文明进化到信息文明,这种人脑、人的智力和人类文明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和加速。比如,智能手机的使用,大家更习惯看短视频,习惯快进,习惯同时看着手机、电视和Ipad,不同内容切换。长此以往,这会对人的智力产生重大的转变,值得深入研究。有一点很明显:不能集中注意力会愈演愈烈。
智力从长期主义转为短期主义,会产生何种人性和文明的影响呢?比如,随着AI for science兴起,缺乏长期主义训练的人类,怎么可能进行AI辅助之后更高阶的创造性思考呢?
有人会说,理性衰落之后,情感应该会变得发达。也许,这种想法过于乐观了。著名的伊利扎效应说明了什么?当然,可以看到人的拟人化习惯。但更深刻的是,将AI拟人化同时意味着人将自己视为机器。对此,《浅薄》也指出:“ELIZA在模拟人的时候尽管有些笨拙,但它却鼓励人类把自己看成是对计算机的模拟。”越来越离不开AI,意味着人类越来越机器化,包括知情意全面的机器化。
《浅薄》称之为人性的丧失,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不认为存在什么人性,只是看到这么一个趋势,并没有对人的机器化做出好坏的判断。因此,《浅薄》认为技术使人“麻木”,即工具增强身体体哪个部分,哪个部分最后会麻木。比如,使用电子地图让人不会看路,手机拍照让人欣赏不来自然风光。按照这个逻辑,AI增强人类智力,同时麻痹大脑的能力。而对于“麻木”概念,我愿意换个更中性的概念“退化”。
人与技术是作为共同体来适应自然环境的,技术进化同时意味着人的退化。但是,人的某些方面又在进化。究竟如何进化退化,不仅涉及技术,也涉及人如何使用技术。有些人使用互联网,却不会被互联网信息过载所淹没。当然,我承认,这是极少的信息素养极高的人,大部分人确实被信息过载所淹没。
无论如何,我同麦克卢汉一样,不愿将退化-进化的辩证法完全判定为负面的。并且,负面正面也是对特定时代特定人群而言的。
今天AI领域的计算主义、联结主义、混合主义、具身主义的背后,都飘荡着人的机器化的幽灵。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我们用机器模仿人类智能的时候,这种危险就开始了。只是如佛教宣传无我一样,我只是搞不清楚“人是智能机器”背后的伦理学意义究竟是什么,这需要仔细研究过计算主义、联结主义、混合主义、具身主义的伦理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