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斯拉明年有望推出一款名为Model Q的低价入门车型,长度约为3988毫米,价格在北美补贴后低于3万美元。
2.然而,特斯拉中国表示目前没有可以透露的信息,市场上的许多消息都是猜测性的。
3.与此同时,福特和通用等美系车在华入门级小车如今难觅踪影,要么难觅踪影,要么都是一年左右的库存车待售。
4.特斯拉更低价入门车型的可能性受到市场竞争环境和财务需求的制约,但仍有可能在未来推出。
5.随着消费者取向更趋实用,对便宜的入门级车型有更多期待,供需之间可能重新磨合、适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 | 一千二白字
步入十二月,在华车企进入繁忙的目标冲量、保交付,以及酝酿改款发布的档期。
最近一条来自国外财经网站的爆料称,特斯拉明年将推出一款长度约为3988毫米的小车,命名为Model Q,在北美补贴后价格将低于3万美元。《每经》记者就此向特斯拉中国核实,得到的回复是“目前没有可以透露的信息,市场上的许多消息都是猜测性的”。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预测特斯拉更低价入门款车型将问世,后来又有声音说这个项目涉及的Model Q和Model 2车型被取消了,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才是当下的优先级。马斯克在今年Q3财报分析师会议上也针对2.5万美元常规车型的可能性做出过偏否定的回应。最近有关这一车型的消息又被爆出,真真假假,反转不停,反映出消费市场的一种心态。
反观同为美系的福特和通用,在华入门级小车如今要么难觅踪影,要么都是一年左右的库存车待售。市场真的不看好“小钢炮”和入门级车型了吗?还是合资品牌迫于价格战压力“弃卒保车”?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特斯拉推低端入门车型的可能性又有几何呢?
听听马斯克怎么说?
最近爆料特斯拉新车型的网站名叫Guru Focus,是类似于Seeking Alpha的投资者交流平台。消息源据称来自德银举办的特斯拉投资者关系活动,这款Model Q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长度比Model 3短15%,重量轻约30%,采用53kWh和75kWh磷酸铁锂电池,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选择,EPA续航最高500公里。
以车长不到4米的尺寸,以及特斯拉一贯凸显性能和操控的风格看,如果这一消息属实,这将是一辆妥妥的“小钢炮”。再加上不到3万美元的价格,它确实对特斯拉现有产品线是一个不错的补充。海外一些汽车媒体甚至曾给出它的两厢版本效果图。
对此感兴趣的不光是消费者,在今年Q3特斯拉财报会议上,一上来就有分析师询问,我们何时能期待特斯拉发布价格2.5万美元的非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常规车型?
马斯克回答,自动驾驶是未来,这一点是明确的。自动驾驶看重的是每英里成本,特斯拉Cybercab的设计理念是为优化自动驾驶,它没有方向盘和脚踏板。现在它的成本花费大约是2.5万美元,你可以叫它2.5万美元汽车。如果你愿意,未来将可以通过独家专属渠道购买一辆。
但针对2.5万美元的常规车型,马斯克对分析师的原话是:I think having a regular $25,000 model is pointless. It would be silly. Like, it would be completely at odds with what we believe.(翻译:我认为拥有一个 25,000 美元的常规车型毫无意义。那会很愚蠢。就像,这与我们的理念完全不一致)
这么看,确如一些媒体预测,特斯拉目前针对2.5万美元车型的发展优先级给了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Cybercab,而不是消费级的常规车型,因为那看起来没有“未来感”。但自从2018年马斯克在对话知名科技博主Marques Brownlee时首次抛出特斯拉可以造出2.5万美元车型的言论至今,传言就一直没有消停,只是版本不同。
再从财务角度看看
在全球车企纷纷降价保销量的竞争环境下,特斯拉今年也不例外,它是否需要一款更低价的入门款车型来提振未来财务数据呢?
据Q3财报,特斯拉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达188.3亿美元,得益于23000台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增长。但今年前九个月的数据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达538.2亿美元,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平均售价的降低,以及由于Model 3改款、工厂产能尚处于爬坡阶段,致使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减少17000台。但包括Cybertruck在内的其他车型同比多交付了19000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下滑程度。
由于单位车辆成本的不断降低,特斯拉Q3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8.7%升至20.1%;而今年前九个月的毛利率同比基本没什么变化,维持在19%左右,主要还是全球降价策略冲淡了成本节约的效果。
对照一年前数据,即2023年Q3以及2023年前九个月的汽车销售同比收入分别增长4%和23%,主要由Model Y车型贡献;而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从上一个统计期的27.9%降至18.7%,以及从29.6%降至19.7%,仍然是由平均售价的降低所致。
按区域看,今年Q3特斯拉中国整体收入为5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今年前九个月则同比下滑4.8%;而特斯拉美国Q3整体收入为125.8亿美元,同比增15.5%,今年前九个月同比增6.4%。
可以说,在降低售价与降低单位成本同步实施下,特斯拉在近一年里稳住了毛利率水平。经调整EBITDA利润从2023年Q3时的同比下降24%,变为2024年Q3的同比增加24%。这一进一出,换句话说,一年来在汽车收入增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车便宜了而卖了更多的车),成本控制对利润发挥了巨大作用。
那么,在特斯拉更专注于利润增长的当下,它的成本控制能力已经给出了一个更低价入门车型的存在空间,而不至于因此严重破坏既有的利润空间,也就是说在财务角度应该是成立的。在面对大众汽车ID.3等传统品牌电车在欧洲、中国的多市场竞争下,特斯拉是否考虑用一款更低价车型正面对抗?毕竟ID.3在国内市场已经来到了10万出头级别的起售价格。
通用和福特在做什么?
在竞争惨烈的2024年车企市场,美系车入门款似乎在一夜之间难觅踪影。
近期我走访了上海多家通用与福特4S店,在通用旗下的三个梯度品牌里,凯迪拉克入门款CT4基本已经卖光了,后续不再生产,轿车系主要靠一款中型车CT5撑门面;别克入门款威朗pro、甚至中级车君威都在清库存,目前迎来换新的只有一口价模式下的新君越,至于威朗pro是否还有改款,销售人员也含混不清;雪佛兰入门级的科鲁泽更是一年多的库存车,价格一度低至6万多落地。而福特方面,“小钢炮”福克斯也即将停产,4S店里已看不到身影,轿车系只有中型车的改款蒙迪欧在售。
这些品牌的北美市场正在大踏步转型SUV化。相比于SUV,入门款轿车的利润空间有限,通常被认定为走量车型。不止美系,现在几乎所有的量产家用车都在降价,C级车降到了B级车的价格,B级车降到了A级车的价格,那么入门款A级车的空间就被严重挤压,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再加上政策对车企未来百公里油耗限额的严苛要求,不赚钱的车型逐渐被砍掉也就不难理解。
最近,通用汽车向SEC发布公告,将在财务上减记合资企业上汽通用的股权价值,约合26亿-29亿美元,并将额外花费27亿美元实施关闭部分工厂等重组计划。通用中国方面对此的回应中提及了四点措施目标:减少库存、按需生产、保护价格体系,以及降低固定成本。反映在终端消费市场上,基本就是上述看到的景象。
包括特斯拉在内,车企降低固定成本是要持续推进的,但终端车价不会无休止地降下去。这种环境对“小钢炮”和入门级车型、特别是在华总体销量不大的品牌并不友好。但另一方面,随着“靠车撑排面”的时代远去,消费者取向更趋实用。再加上加快旧车报废周期以刺激新消费、年审趋严的市场预期下,消费者像过去那样把汽车当作一个耐用品大件的预期也在下降,转而对便宜的入门级车型有更多期待。所以,这种需求又与车企在供给上的战略调整存在一定的“错配”。
别克从11月份开始针对国内市场推出一口价模式,并在海报文案中自我调侃“主打一个听劝”,针对君越车型取消了48V轻混系统,回归实体钥匙。低调的姿态与更低的价格随即带来一波销量反弹。未来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渐强势,这种供需之间重新磨合、适配的现象会更普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